工作底稿的概念
所谓工作底稿,指的就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会计资料汇总、分析计算表。它是将试算平衡、账项调整、结账等项工作程序与编制会计报表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工作草稿。
在一个会计期间内,会计处理程序以分析会计事项、编制会计分录、过账、调整有关账项、编制调整账项后试算表,然后通过结清临时性账款,编制结账后试算表,再编制会计报表。这就完成了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工作,提供出反映这一会计期间内企业经营活动状态的会计信息。
对于业务量少而且简单的企业来说,以上要求并非难事但是对于那些业务复杂,会计事项发生频繁的企业来说则非易事。在账项结束的阶段,账项调整、结账、试算平衡等工作,经手人多,工作集中,反映的内容又分散,这样登账时就难免出现错误,而且查找时又费时费力,不利于及时准确地编制会计报表。于是,工作底稿便应运而生。
工作底稿的作用
工作底稿在会计期间末编制,有利于及时确定企业的经营成果,同时又能保征账页、账表的整洁,避免对账、结账工作中的差错,为及时编制会计报表作好准备。
具体作用如下:
1.可以避免调整、结算账项工作中出现差错
在账务结束阶段,调整账项、结账、试算平衡等工作是分散进行的,而且工作量大,经手人多,这就难免发生差错。有时即使发现有差错,也难于查明更正。通过编制工作底稿,将每个工作程序都在同一张表格上进行,便于集中查找错误,而且工作底稿上的结账、调整分录可以直接作为编制记账凭证、调整账簿记录的依据,工作既省时又省力,保证了账页账表的清洁,从而可以避免调整、结算账项工作中出现差错。
2.可以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期内的财务成果
在工作底稿上,通过调整账项、结转分录、试算平衡,将企业在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以引进的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项目全期增减变动的结果同时反映在一张表上,因而便于集中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确定财务成果。
3.有助于加速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
工作底稿中有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有关栏目,这两个表内的各个栏目,直接可以根据日常的核算账簿来编制。而日常的账簿资料分散反映着企业的有关经营成果因素和财务状况因素,编制会计报表前,这些项目还必须在账项调整的基础上进行多次的试算平衡,这就需要一定时间,会影响会计报表的及时编制。
编制工作底稿,因账项调整、试算平衡、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结合了起来,集中在同一张工作底稿上进行,这就减少了编制会计报表前的资料整理工作,从而有助于加速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
工作底稿的格式
工作底稿的格式因其用途不同而异。这里介绍的是会计期末编制的结账式工作底稿。
这种工作底稿一般采用的是棋盘式格式。表内的栏次按照会计处理过程的顺序进行排列,包括试算表、账项调整、账项结转、会计报表等。
实际工作中,工作底稿的格式有以下几种:
1.“六栏式”格式
“六栏式”工作底稿,表上设有“试算表(调整前)”、“账项调整”、“调整后试算表”、“账项结转”、“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六栏。每一大栏下再划分“借方”、“贷方”两栏。
2.“五栏式”格式
“五栏式”工作底稿是在“六栏式”基础上,省去“调整后计算表”栏后而成。
3.“四栏式”格式
“四栏式”格式的工作底稿只设置“调整前试算”、“账项调整”、“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四栏。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