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在民间,人妖相恋的故事屡见不鲜。妖往往美丽、忠贞;而与其相恋的书生则俊朗、专情。他们拥有令世人赞叹、向往的浪漫爱情,也正是这种美好的情感赋予妖精以仙女的容貌和善良的性情,使她们在世人的眼中变得风情万种。
影视作品《新白娘子传奇》、《青蛇》的内容就取材自白蛇精与书生许仙人妖相恋的民间传说。虽然两部影片取材相同,但片中的人物服饰形象却风格迥异。《新白娘子传奇》中以温婉娇柔形象出现的白蛇集女性优点于一身,是人们意识中完美女性的化身。因此她的服饰形象采用唯美的浪漫主义风格。而在电影《青蛇》中,蛇精的形象则充斥着一种蛇特有的野性、蛊惑与妖媚。这种独特的形象塑造方式反映出现代社会对原生态的关注以及个性化的解读方式。
剧集名称:《新白娘子传奇》
主要人物:白素贞
服饰看点: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讲述了书生许仙与白蛇精白素贞之间人妖相恋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白蛇化为名叫白索贞的娇柔女子,人称白娘子。这个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源自左思的《魏都赋》“连眉配犊子”一节中,连眉女便是白蛇精的原型。但其形象没有在书中有过多描述。唐代传奇《李黄》(《太平广记》卷458)将白蛇精描述成~个“绰约有绝代之色”的白衣女子。这是白蛇精最早的服饰形象。由此白色衣裙成为其形象的标志,流传至今。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的人物形象则以明代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冯梦龙著)为基础。书中的白娘子是个“头戴孝头髻,乌云畔插着些素钗梳,穿领白绢衫儿,下穿一条细麻布裙”的美妇人。“孝头髻”亦称“孝髻”,是妇女服丧时所戴的一种假发髻。以麻绳为胎,上蒙白布、白纸,使用时扣覆于顶,以别于普通妇女的黑髻。“素钗梳”是指没有花纹的钗和梳子,为明代妇女服丧时的头饰。如此装扮与书中关于“奴家是白三班白殿直之妹、嫁了张官人,不幸亡过……”的记述相符,明白了娘子的身份——寡妇。可见她与许仙的结合在明代人的眼中是妖精作怪,迷惑害人。但在民国时期,白娘了的故事被涂上浪漫主义色彩。她由迷惑害人的蛇精变为对爱情执著的义妖。鲁迅曾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为其鸣冤叫屈。毛泽东也称赞她是反封建、争取婚姻自主的女性。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强调白娘子对爱情的执著,将其与许仙之间的爱情演绎得浪漫引人。赵雅芝饰演的白娘子更是明眸善睐,柔情绰态。她身裹白色绢纱长袍,腰束锦带。珠花、金钗插于黑色假髻之上。发髻后披的一方白纱更添其妩媚娇羞之态。这便是电视剧中的白娘子,其服饰形象在明代话本的基础上略有改动,即淡化守节意味。如将“孝头髻”改为黑色假髻;将“素钗梳”换成华丽的金钗:用内衬彩色绸缎的绢纱袍衫替下“细麻布裙”等,这些变化既表现出人物情感,又美化了视觉的效果。
因而剧中的白娘子身上散发着令人无法抗拒的柔和美。对这般风情最贴切的形容只有徐志摩的那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剧集名称:《青蛇》
主要人物:白素贞、小青
服饰看点:
电影《青蛇》根据李碧华的同名小说《青蛇》改编而成,取材自民间传说《白蛇传》。影片以青蛇的视角,讲述了青蛇、白蛇、法海及许仙之问的情感纠葛。影片凸显出的导演徐克的个性风采既切合了公共文化心理,又区别于以往的风格,诠释出不同视角下对传统文化的解读。
在影片中,王祖贤饰演的白素贞比赵雅芝扮演的白娘子更多了一分性感和妩媚。设计师张叔平运用京剧服饰元素为白蛇设计的服饰形象极具特色,是影片的一大亮点。簪着蛇彤花饰的发髻沉甸甸垂于脑后,额前、鬓边的秀发一缕缕一丝丝婉转妖娆。由脑后绕至额前的雪白绸缎上,一朵白绒球颤颤巍巍。脸颊旁的白绸花轻轻摇摆。那悬垂在对襟长袄上的细纱,像艨胧的薄雾,像缥缈的轻烟,平添了几分媚气与仙气。如此装扮的白素贞在裙摆撩动间撒发出一种蛇特有的蛊惑与美丽。张曼玉饰演的青蛇与王祖贤扮演的白蛇有着浑然不同的风采。与白蛇一同入凡尘的青蛇电已修行了五百年。在明代话本中只见她“身上穿着青衣服,头上一双角髻,戴两条大红头须,插着两件首饰”。“双角髻”即“丫髻”,因左右两髻形制较小,式立¨两角而得名,多为丫环发型。“头须”应是指头绳。话本中的青蛇起着言明身份的作用。电影《青蛇》中的小青不再是陪衬角色,饱满细腻的形象毫不逊色。初入凡尘时,桃红柳绿的三月天,小青漫步于两子湖畔。发髻上暗花缠绕,胸前的几缕发丝随着微风轻轻飘摇,裹着青色罗裙的娇躯娉婷多姿。湖光潋滟山色空蒙间的小青眉含黛,唇似绎,气如兰,道不尽万般风情!纤腰一摆,化作婀娜女儿身后的青蛇依然保留着些蛇的习性,如由低处向上看人时的媚眼,直不起的水蛇腰,时常出现的爬行吐舌等。尽管有白蛇的指导,野性难驯的她始终找不到做人的感觉。专看到轻纱帐内白蛇与许仙的柔情缱绻时,她便渴望感受人的“情”。
在酒肆中,肯蛇与印度女人一起跳着妖艳的舞蹈。蛇般扭动的娇躯上披着一方轻薄的印度纱丽。她那流转的眼波传送出的千般柔媚、万般风情,令在场的男人们魂不守舍。媚眼如丝的她,轻移莲步穿行于水廊上。淡青的衫子在娇艳的荷花间,愈发显得妖娆妩媚。她的一颦一笺,一举一动,活生生将许仙勾进了温柔乡。在碧波荡漾的潭水中,青蛇轻轻托扯着法海的白色袈裟。她细眉轻挑,眼波流转,红唇似火。漆黑如墨的秀发湿漉漉地贴在那白暂的脖颈上,倍添风流的意味。浸在水中的青色衣衫勾勒出她丰满的身躯。此时青蛇浑身散发出勾人魂魄的妖媚。渐识情滋味的青蛇以身青色衣衫绽放出万种风情。
总结:《新白娘子传奇》与《青蛇》虽取材于同一个神话传说,但其服饰形象却有着诸多的差异,其根本在于解读视角的不同《新白娘子传奇》塑造的白蛇是追求历史性和舞台美的艺术杰作。其中隐含的大众文化也代表着20世纪80年代香港影视创作、审美的共同意识。
而电影《青蛇》是以京剧服饰元素的运用为特征。譬如青白二蛇的发型综合了——梳大头、贴片子、线尾子等多种京剧发式的特点。服饰形象的仿生符号则是《青蛇》的又一特色。如发髻上的蛇形花饰,鬓角上的弯曲发丝等。这些极具仿生意味的服饰符号起到着提示身份的作用。同时影片采用的淡化朝代概念的写意式表现方式也极具创新性。另外,小说《青蛇》的作者李碧华以青蛇的视角重新构建白蛇与许仙之问的情感以及对自恃多情的人的嘲讽:“……都说人间有情,但是情为何物?真是可笑,连你们人都不知道……”对传统爱情的嘲讽:“那些温柔誓语,那些风花雪月,那些雨丝和眼泪,那些‘爱情’,原来因为幼稚!”这些一反传统观点的结局造就了影片《青蛇》的独特性。其出现也可视为是对传统文化重新解读学术潮流的产物。
如果说,《新白娘子传奇》中的蛇精是张被温柔、善良细细勾勒的白描,那么,《青蛇》里的蛇精则是一幅由妖媚、缠绵泼洒出的人写意。前者精致隽永,后者酣畅淋漓。而这些不同风情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样的执著情感!
来源: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