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部摆满各式各样的李宁鞋
李宁波特兰专卖店
李嘉铭总经理留影
在哈佛大学教授发文谴责美国公司视国家利益于不顾,而选择不断开拓以中国为代表的国际市场并为他国增加就业机会的时候,中国公司也开始像蔓藤般壮大伸展着自己鲜活的国际触角,探索并进军30年前还遥如梦想的海外市场。对于这些进入美国甚至世界市场的中国品牌,前行途中筚路蓝缕的境况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还可以走多远?李嘉铭,李宁国际市场系统总经理、李宁美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中,围绕这两问题娓娓道来李宁品牌的美国路。
李宁有限公司从2007年建立俄勒冈州设计研发中心后,短短三年间成长有目共睹。2010年1月,李宁美国体验店在波特兰市中心NW Hoyt 街正式开业;8月,李宁与美国最大的运动品牌运营商Champs合作在西海岸售卖李宁运动鞋;10月,宣布进军跑鞋市场。目前李宁在波特兰的雇员近50人,还在不断扩展中。
海外市场学习第一
李嘉铭先生说:“很多人有这样的误解,李宁在美国设立公司,并不是要大规模进军美国市场。中国一直都是李宁品牌的主要战场。李宁在美国是本着学习精神的,这也是为什么波特兰总部被称为‘设计研发中心’的原因。三年来,李宁在美国的每一小步都是学习的过程,波特兰研发中心教会我们太多,从产品本身研发过程,到最新的技术和理念,甚至渠道营销,我们一直在学习。以蓄养长期竞争力,以备厚积薄发。”
“为什么是波特兰?”这几乎是每一个知晓李宁美国公司的人第一个要问的问题。对于这一疑问,李嘉铭先生给出了简单的答案:“波特兰是美国鞋业聚集地,另外一个是波士顿。鞋业聚集地代表了优秀人才储备,而波士顿和中国日夜颠倒的时差并不合适。”对于外界认为波特兰的优惠政策,李先生给予了否认。“波特兰并没有给李宁公司任何税收优惠,不过李宁入驻的时候,波特兰发展署提供了很多帮助。作为中国国际企业,市政府也非常重视,李宁公司代表可以出席波特兰市长季度会议。”
如果有机会进入李宁公司波特兰总部,“专业、简约”是立刻映入脑海的字眼,李宁用细节布置了大公司的专业和活力。比如,虽然这里只有4名华裔员工,但公司门上仍然贴着中英文的“推”字标签;再比如公司电梯墙布满鲜红的李宁Logo,公司休息区赫然挂着中美两国的国旗。
“现在是进入美国第四个年头,三年来,李宁脚踏实地的在美国市场留下自己的烙印。首先李宁在这里建立研发中心,挖掘人才,建立工作团队。其次,在初具规模后,李宁开始尝试性业务。这包括在美国建立体验店,并且将国内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引入美国市场。未来,李宁当然希望可以从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大规模进军。但李宁一直以来都是务实的公司,急功近利并不符合公司战略。”李嘉铭先生在采访中一直强调“务实”二字,这也是公司给人的直观印象。
坚持中国品牌专业化道路
“李宁从没有试图隐藏自己的中国DNA,”被问到李宁在美国主推的产品之一是羽毛球等中国特色产品时候,李先生这样回答。“李宁一直在美国市场推广太极、功夫、乒乓球等产品,用以区别美国品牌。毋庸置疑,我们是骄傲的中国品牌企业。”
近日,李宁有限公司对国内500多家分店进行整顿,再加上订单金额减少的影响,李宁港股一日暴跌16%,外界由此猜测李宁发展遇到了“天花板”。对于这一问题,李嘉铭先生也给出自己的解释:“李宁一直坚持走高端的专业品牌装备路线,并不是功能性差却可能具有时尚性的产品。每一个企业都会经历高速增长、瓶颈调整的产品周期。我不能对资本市场做过多评论,但李宁自1990年创办以来,绝对不是第一次遇到瓶颈。中国专业运动装备市场在成熟,我们一直都在为运动人员提供专业装备。我们将会在做专业的运动装备品牌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非常赞同李宁先生的一句话,‘李宁是世界的李宁,不是中国的Nike。’”
这同样解释了李宁对人民币升值的看法,“我们不是劳动输出型企业,我们没有在美国售卖廉价商品,相反,李宁盈利的很大部分来自独具品牌效益的高端专业运动产品。人民币升值当然有影响,但同时李宁品牌也在世界升值,从这一角度讲,并不一定就是坏事。”
在专业化道路的信念下,李嘉铭先生透露他未来一年的计划是继续扩展海外业务。“李宁发展20年,已经在海外积累了声望,这是下一波增长的动力,2011年扩展欧洲市场。在已建立的新加坡子公司影响下,将李宁向东南亚市场辐射。希望新的一年可以让李宁海外市场初具规模,按部就班的实现公司的战略计划。”
三年来,作为中国让人骄傲的民族产业,李嘉铭先生认为在波特兰最遗憾的事情,是还没能与当地华人社区甚至全美国的华人社区有更多互动。他希望未来能够弥补这一缺憾。
来源: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