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恋权力的男人
这是关于靴子最早的记录,也是关于战争的记录。很显然,最早拥有靴子的人是男人,而最早的靴子也就是军靴。
为作战而诞生的装备
在一幅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壁画上,镌刻着萨根王二世凶猛的武士乘着战车,扩充亚述帝国版图的场面。画面上所有的人都足蹬饰有花边的皮靴。这是关于靴子最早的记录。很显然,最早拥有靴子的人是男人,而最早的靴子也就是军靴。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士兵一直用皮靴保护他们的脚和腿。他们穿着皮靴越过崎岖不平的乡野,涉过冰冷刺骨的河流。几百年后,古希腊的斯巴达战士的军靴更加富于想象——红得耀眼的皮靴(以及颜色相配的红色短袖束腰外衣),其目的旨在遮掩伤口流出来的血液。这种红皮靴很快在疯狂的斯巴达青年中流行开来。一些历史学家坚信,皮靴的历史要比古希腊和亚述帝国更加久远。
权利者的最爱
靴子过去是男性服装的一部分,是权力的象征。拿破仑特别欣赏罗马帝国的艺术和服装,最喜欢皮靴前面高过膝盖,但后面则切割得稍短,便于行走。为了保持必要的亮光,皮靴上面用特殊的油脂和蜡的混合物打光,不允许有一块发暗的斑点。
1815年英军在滑铁卢一役大败拿破仑,统领英军的威灵顿公爵曾出人意料地说,他之所以能在军事上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他的士兵是“欧洲鞋穿得最好的人”。就像拿破仑一样,威灵顿也是一个皮靴迷,以至于出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威灵顿皮靴”。那时候,一位男士只有从头到脚都穿戴得整整齐齐才能去拜访一位女士,其中当然包括穿着一双白色干净的鞋罩。这种鞋罩用皮革或纤维做成,是男性用来遮盖鞋面和脚踝的用品。事实上,它把一双普通的鞋变成了漂亮的靴子。
军靴即军威
事实上,威灵顿公爵并没有夸大其辞,在步兵战争的时代,长途行军使得鞋的磨损率相当惊人,许多人在鞋子穿破后只能硬着头皮光着脚打仗。因此是否能够配备坚固耐磨的军靴往往成为战争的关键。在1863年美国的南北战争中,南方军得到消息,在葛底斯堡的仓库内存放着大量军靴,于是动了抢劫的念头。然而南方军到了仓库,并未得到军靴,等到他们的反而是北方军的伏击。于是一场围绕着军靴展开的战斗,最终变为了南北军大规模的葛底斯堡战役。
德国首相俾斯麦曾经说过,“行军的靴子和脚步声是部队的有力武器。”事实上,德国人的服饰至今仍是男装美学的典范。早在1866年的普鲁士时期,当时的德国军靴为牛皮制褐色长筒靴,看上去十分威武。而同一时期,穿长筒军靴也成为了欧洲其他国家军队的惯例。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军队就规定军队必须配备长及小腿的军靴,以体现军威。此后,虽然战争逐步过渡到机械化部队,但是身着长筒军靴的传统还是保留了下来。直到二战以后,美军研制出了更为科学的“丛林靴”与后来在海湾战争用到的“沙漠靴”,传统的军靴才真正走入了历史。
高筒靴的妙用
曾经,高筒靴是男性工具的一部分。英国海盗和早期美国商船上的一些成员喜欢穿顶部很宽的高筒靴。因为有了“高筒”,走私有价值的物品就很方便。“bootlegging”,即“高筒”,后来成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禁酒时期的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因为当时那些穿高筒靴者经常非法制作并销售酒类。
美军与沙漠靴
海湾战争让沙漠靴名声大噪。这种军靴的面料由防潮皮革与编制尼龙制成,靴面装有拉链以防止沙子进入;在靴底设计上取消了防刺钢片,加入蜂窝状的铝制保护层,以减轻地雷爆炸时对足部的伤害程度。同时,靴底的橡胶较软,能防止沙中的碎石硌脚。此外,镶拼系带孔面和带涂层的黄铜快速穿带系统则大大减少了穿脱靴子的时间,几乎可以在10秒之内完成。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国防部订购了大约42万双沙漠靴。
精致的男人
提到上世纪60年代的鞋,每个人几乎想到的都是靴子,尤其是“切尔西靴”(Chelsea Boot)。这种由The Beatles乐队捧红的皮质短靴,即便在现在的男装T台上,仍然是秋冬的最佳单品。
60年代 靴子即一切
“男人穿着这些靴子,他们散步的样子真迷人……”1966年,美国歌手Nancy Sinatra曾这样唱道。事实上,提到上世纪60年代的鞋,每个人几乎想到的都是靴子,尤其是“切尔西靴”(Chelsea Boot)。这种由The Beatles乐队捧红的皮质短靴,即便在现在的男装T台上,仍然是秋冬的最佳单品,你可以在几乎所有的品牌中找到这种皮靴。
The Beatles乐队在60年代初期,被看做从利物浦走出来的花花公子,终日身着奇装异服,但事实证明,正是他们确立了60年代的时尚典范,成了当时“摩登族”(Mods)的代表和先驱。他们会穿着中性紧身裤、尖头皮靴(配上高得吓人的古巴鞋跟),如同南美洲草原地区的牛仔。这些靴子非常抢眼,这就是“切尔西靴”(Chelsea Boot),而当时的人们更愿意称之为“Beatles Boot”。
人脚一双的切尔西靴
摄影师Robert Freeman曾拍摄过4双The Beatler穿过的切尔西靴,因而让这一款男靴名声大噪。事实上,“切尔西靴”并不是The Beatles发明的。切尔西靴源自维多利亚时期的马术活动,它的前身就是马靴。贴近脚型,通常略高于脚踝,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两侧从鞋跟到鞋筒顶部由松紧带连接着,十分便于穿着。搭配修身西装便可创制出一种很强烈的精致英伦风格。休闲一点的切尔西靴鞋头更圆一点,和牛仔灯心绒类的服饰最为搭配。最重要的是,这种靴子是The Beatles的标准装备,几乎在任何关于他们的照片上都能看见这种靴子,并且The Beatler还在每双靴子上都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以免与别人的混淆。还有就是,这种靴子穿起来,可以让人昂首阔步。
此后,The Beatles迅速蹿红,全球的年轻人都为他们疯狂。英国的《标准晚报》(Evening Standard)将1963年封为“The Beatles之年”。而当大家用放大镜检视、讨论这个星球上最受欢迎的乐队之一时,切尔西靴成了全世界人模仿的对象。当时的评论认为,“若走在伦敦国王路,而没有穿切尔西靴,简直就好像没穿衣服一样。”而英国的《每日镜报》更是得出了一个完美的结论——“靴子就是The Beatles的一切。”
摩登族(Mods)
于上世纪60年代在英国出现的年轻团体。他们愿意尝试最新潮的装扮,同时着迷于服装细节的设计。穿修身的西服和九分裤,搭配尖头的皮鞋或者皮靴,讲究服饰的体面与整洁。每个人都刻意模仿法国新浪潮电影男主角的发型,留着法式的蘑菇头。在冬天,他们更喜欢穿上军装外套来抵御风寒,在外套里面仍然是体面的西装。
高贵的鞋跟
鞋跟可以突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关于马术鞋跟的最早记载来自入侵的蒙古人。相传蒙古骑兵是穿着亮红色的木跟鞋横扫欧洲的,并在欧洲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由于饲养马匹一向都需要主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并且骑在马背上可以直接地凸显出高人一等的状态,因此骑士和高跟鞋代表了权贵。直到今天,人们说一个人有很好的“鞋跟”,就代表着这个人很富有且尊贵。
人类制靴史
皮靴与其他鞋子一样,其设计也随着制靴者和穿靴者的需要和可供利用的资源在变化。野兽也经常为制靴者提供灵感,于是形成了今日蔚为大观的皮靴样式。当生活在北极圈以上的因纽特人注意到,北极熊皮即使在最严寒的气候下也不会冻结时,他们就用巨熊腿皮和熊掌制作皮靴。生活在日本北海道的土著人曾用鹿皮做皮靴。而北美驯鹿和长胡须的海豹的皮革则成了阿拉斯加近海土著居民制作冬用皮靴的最佳材料。为了制作最好的防水皮靴,萨莫耶德人使用了海豹皮,把带毛的一面翻在外面。俄罗斯极东部堪察加半岛冬天十分寒冷,夏天则凉爽多雾,堪察加人用鱼皮做成的皮靴可在霜冻情况下穿,这种皮靴在饥荒时还可煮食充饥。这再次证明了,“最好的穿衣智慧总是在民间”。
自由不羁、叛逆气质的男人
如果,牛仔形象被视为美国精神的浓缩,那么,打造这种形象的秘诀一定是一双棕色的牛仔靴。
牛仔靴代表美国精神
相信每个男人都有过成为美国西部牛仔的梦想,身手敏捷、深藏不露,过着自由的生活。如果,牛仔形象被视为美国精神的浓缩,那么,打造这种形象的秘诀一定是一双棕色的牛仔靴。美国前总统布什就曾经通过穿着牛仔靴,来表示自己从未忘记美国精神。
牛仔靴的历史,还是要从之前提到的惠灵顿公爵说起。在打败了拿破仑之后,1850年~1880年,惠灵顿靴子成为美国军队骑兵的指定用靴。虽然步兵被分配了普通的鞋子,但是他们还是更喜爱惠灵顿靴。这款靴子也就随着部队一直向西到了北美大陆深处。在自然环境艰苦的跋涉中,士兵经常需要到当地村民那里修补鞋子,因此军队的跋涉也打开了美国西部的靴子贸易市场,士兵也成为试穿各种新款靴子的模特。在试验过各种材质的皮革之后,橡树淡黄色的西班牙皮革久经考验,成为牛仔靴的主要材料。
由军靴演变的牛仔靴
1870年代至1880年代的美国各州的路面汽车及铁路运输还不发达,集中于德州、奥克拉荷马州及堪萨斯州的畜牧者及牛仔因为工作需要而经常策马四处奔波。他们的行程很多时候都是在州与州之间,面对不可预测的天气转变和艰难的地势,他们开始向当地制靴工人请求将旧有设计改良成适应他们劳动环境的长靴。参考了1860年代早期美国南北战争中常见的策骑靴(Cavalry Boot)设计,牛仔靴最终应运而生。
此后牛仔靴的款式逐渐从军用靴的样式中分离出来。鞋跟更高一些,还稍稍向前方倾斜,与直跟的军靴不同;靴子前方的形状也和军靴开始不同。炉管靴筒,五星和马蹄铁图案,缝制花纹和高跟成为牛仔靴的标志。1900年4块皮革的靴子成为主要款式,其风格、颜色也多样起来:有地方特色的德州靴,北方靴,大盆地靴相继开始出现。对牛仔靴熟悉的人会知道,现在有4种主要的靴子。一种是4片皮革的,由惠灵顿靴直接演变而来的盛装惠灵顿靴。当然全惠灵顿靴也仍有生产。
最初的牛仔靴又可以分为西部式牛仔靴 (Western) 和套绳者式牛仔靴 (Roper) 两类。西部式以倾斜的鞋跟设计见称,鞋跟通常高过1英寸。按顾客需求鞋头可被订造成不同形状,但现代一般都以尖鞋头为主流。套绳者式有更完整、贴地的鞋跟,类似一般的皮鞋,鞋跟不高于1英寸。鞋头设计由圆形甚至到方形都有。不同的制靴公司另外有更多不同分类,不过由于现在穿着牛仔靴的人不再局限于牛仔群内,不少顾客对牛仔靴的选择重视其外观更多于其传统实用性,这些分类亦是跟随了这方面的需求而被衍生出来。
牛仔变为都市骑手
事实上,牛仔靴的样式完全是依据骑马的需求来设计的。光滑的皮鞋底能令穿着者轻易将足部嵌入西部式马鞍的马镫,或方便下马时从其滑出。当策骑时,高鞋跟能防止足部从马镫滑落。但另一方面,如果骑马人不幸从马鞍上摔下而靴又被扣在马镫上,不带鞋带的靴筒会让穿着者因为人体的重量和重心倾移而自然地脱出。高靴筒有助步行时抓住腿部,以弥补鞋带的欠缺。 靴筒亦能保护策骑者的腿部避免与马鞍摩擦(类似现在摩托车靴筒有隔热功能)。牛仔靴的高靴筒亦与其他的中、高筒靴一样保护步行时免受砾石、荆棘与蛇等的侵袭。而传统上的牛仔靴都是防水设计,以适应潮湿的环境。
此后,由于好莱坞西部片的大热,传统的牛仔靴开始更为时尚化。1940年代时髦的尖头开始取代了保守的圆头。而随着世界逐步地城市化,一人一马行走在荒原中的情景不复存在,现如今的男人早已将牛仔情结寄托在摩托车的身上,变为现代版牛仔——都市骑手。
马丁靴(Dr.Martens)
在The Beatles与摩登族大力宣扬切尔西靴的同时,英国另一部分年轻团体——光头族(Skinhead)开始推崇马丁靴(Dr.Martens)。这种马丁靴其实是由军靴改装而成,创始人Klaus Martens以从德国空军基地购买的老旧塑胶制成鞋底,以军用外套上的配件当做圆扣,鞋面的皮革则是由军官的皮裤制成。
与摩登族的修身优雅不同的是,光头族喜欢穿大一号的服装,他们被定义为“对工人阶级的滑稽模仿”。而马丁靴舒适的气垫鞋底,正是当时英国工人阶级的最爱。当英国警察禁止光头族穿着带金属底的军靴之后,大一号的马丁靴成了它们的替代品。不仅如此,在70年代,喜欢在球场闹事的年轻人也开始在自己的马丁靴上喷上心爱球队的颜色。而英国的朋克族也开始穿着这种靴子,其中包括乐队The Clash以及Madness。值得玩味的是,在同一时刻,马丁靴也成了英国警察的必备装备,“柔软的鞋底气垫在追捕罪犯的时候事半功倍,高筒设计则能保护警察的小腿。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