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服装翻新行业黑幕多 消费者需谨慎

服装翻新行业黑幕多 消费者需谨慎

  旧衣服,在我国老百姓家里基本上都有一大堆。如何处理这些或者是款式过时,或者是面料泛黄的衣物实际上是一件相当让人头疼的事情。

  旧衣服,在我国老百姓家里基本上都有一大堆。如何处理这些或者是款式过时,或者是面料泛黄的衣物实际上是一件相当让人头疼的事情。便宜一点的扔了也就扔了,可是像一些名牌服装就不怎么舍得随手扔掉了。真可谓是“穿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一点,在大部分爱穿名牌服装,经济条件又达不到可以随心所欲购买名牌服装的年轻人群体里表现得特别明显。于是,一个新兴的翻新、整染服装的行业应运而生。


  目前,在纺织服装翻新行业内产业链基本已经形成。从翻新、整染设备,到各种配饰补充以及经营模式都已经初具雏形。但是,和纺织服装产业链条上的其他行业一样。纺织服装翻新行业同意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潜规则”、“土办法”。同时,也正由于这个行业从事的业务性质所决定。纺织服装翻新行业里面的暴利更高,黑幕更多,反应出的问题更加让人怵目惊心。


  循规蹈矩:小商家的幸福生活


  目前,在我国各大城市都有几乎遍布各处的服装翻新、整染的小店铺。这类店铺大多是由以前的缝纫店、干洗店等相关行业发展而形成的。并且,服装翻新所以带来的利润已经开始超越其原来所从事业务产生的利润。


  张曦是昆明一家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2008年他拿出自己全部积蓄在当地开起了一家服装干洗店。刚开始的前两年,干洗店的生意还算不错。张曦每月经营干洗店能收入3000到5000元。然而,进入2010年之后,干洗店的生意便一落千丈。原因是在他干洗店附近的两条街上,陆续又新开业了3、4家跟他经营范围基本上一模一样的干洗店。竞争大了,不但生意比以前差了很多,并且由于洗洁剂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他每洗一件衣服的利润也更加低了。


  就在张曦对自己从事的服装干洗生意萧条而焦头烂额的时候。2010年3月的一天,他无意在报子上看到了一条关于外地服装翻新、整染行业生意火爆的消息。这个消息无疑让张曦眼前一亮,让他似乎又看到了新的希望。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有关服装翻新这方面的资料。最后几经比较、筛选之后,张曦最终决定前往山东,加盟一家服装翻新企业。


  在山东这家服装整染、翻新企业,张曦比较系统的学习到了纺织服装产品染色、改色、拼色技术以及简单的服装印花、缝纫、裁剪等技术。随后在交了一笔加盟费之后,张曦带着全套设备回到了昆明。并且,立即在自己的干洗店里面展开了这项新的业务。由于噱头新颖,也确实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所以,张曦的纺织服装翻新业务开展的很好。


  每天都有一些慕名而来的顾客拿着自己闲置在家的旧衣服前来要求张曦帮忙重新染色或者是整改领口、袖口等。每件衣服的翻新费用大约在40―50元之间,毛利润最少也能达到20―30元。按照当时张曦每天20余件衣服翻新的业务量来计算,他的这项目服装翻新业务每月至少能给他带来近万元的收入。


  服装翻新,投资小,见效快相对来说门槛很低。所以,就在张曦的业务蒸蒸日上的时候,越来越多服装翻新店也开始出现在昆明的大街小巷。实际上,就目前服装翻新行业的总体情况来看,经营情况并不乐观。除了部分入行较早的服装翻新店,有固定的大客户(宾馆、学校等)经营情况尚可之外。很大一部分服装翻新店还是依靠干洗、缝纫等与服装翻新业务搭配经营才能生存。


  另外,服装翻新行业加盟连锁的情况也是鱼龙混杂。炒作、蒙骗加盟人员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同时,由于从业人员培训时间不长,掌握的技术手段有限。所以,服装翻新的质量很难有多大的保障。类似由于翻新过程中出现纺织服装产品损坏,以及翻新效果不理想等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由此带来的消费者投诉也日益增多,同时由于服装翻新行业的各种法律、法规还不是十分健全,所以服装翻新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还较多。


  服装翻新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除了相关从业人员的自律之外,相关职能部门也还需要加大监管力度。{page_break}


  触目惊心:洋垃圾的灰色渠道


  说到旧服装翻新再出售,自然就不得不提到广东省陆丰市的碣石镇。碣石镇历史上是依托碣石湾而发展起来的渔商城镇,交通运输方便,水路距香港和汕头都是115海里,距澳门和广州分别155海里和213海里。改革开放前,这个临海的小镇人民大多以捕鱼为生,生活过得单纯而祥和。但改革开放之后,由于这里的地理位置特殊,走私拼装摩托车等行业一度非常兴旺。


  后来,随着政府有关部门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走私拼装摩托车的生意逐渐淡去,但走私“洋垃圾”服装产品倒卖的生意却意外的兴旺了起来。碣石镇新饶村,村镇建设规划显得凌乱,几天不大不小的巷子排列其间。但跟其他村镇大不一样的是,这些巷子里都密密麻麻的开满了店铺,显得十分热闹。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些店铺都无一例外的在从事着“洋垃圾”服装的倒卖。这个行业在当地被叫作“旧衣服”生意。这门生意在当地规模之庞大,参与人数之众多,不得不用“膛目结舌”来形容。


  张丽君是碣石镇本地人,几年前她就跟周围大多数人一样开始走起了所谓“旧衣服”翻新倒卖的生意。每隔几天凌晨,她都会按时来到碣石镇“洋垃圾”服装进入的大本营。一片在当地一个叫“获州水产品批发市场”旁边的一块空地上。此时,这里早已经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基本上,所有通过各种渠道运到碣石镇的“洋垃圾”服装都在这里卸货。


  空地上停放着4、5辆集装箱大货车,据了解每个此类的集装箱大货车大约可以装载10吨多的“洋垃圾”服装。在这里,二手的服装由于数量太大都已经只能用重量来计算了。简单统计一下,按照一件“旧衣服”半公斤左右的重量来计算,仅仅一个集装箱货车拉来的服装就在20万件左右。并且,这里几乎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洋垃圾”服装非法进入我国服装市场的数量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张丽君,在随意挑选了几大包“洋垃圾”服装之后便自己用三轮摩托车将其拉回到店里。每包“洋垃圾”服装的重量在100公斤以上,在当地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单件挑选跟一包一包的购买“洋垃圾”服装的价格也是不同的。前者相对较贵,而后者则便宜,但里面“旧衣服”的成色、质量等就全凭购买者的运气了。


  “洋垃圾”服装产品进入这些零散的店铺之后,张丽君及其雇工首先的一道工序就是将包里面的衣服进行分门别类。男士的、女士的甚至还有儿童的按照款式、厚薄分开防治。这些“洋垃圾”服装一开始从集散地运到店铺时,被堆放得杂乱无章,犹若垃圾,从中几乎找不到一件卖相好的。据说,这些衣服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为了节约集装箱的空间,尽可能多的装“旧衣服”才故意压缩得严严实实。给人的感觉就想盐水坛子里捞出了的泡菜,皱皱巴巴。


  随后,这些“洋垃圾”服装就开始被经营户们进行翻新的处理。但这里对服装的翻新处理方式比较起昆明等地的服装翻新店铺来说,就更加简单了。他们一般是用板刷跟去污剂将“洋垃圾”服装表明比较明显的污渍进行清洗之后,便开始补纽扣,贴商标等下一步工序。只有部分售价稍贵的毛料衣物,才额外进行熨烫处理。之后,绝大多数“洋垃圾”翻新的服装便被挂在店铺的随意出售了。


  在碣石镇的“洋垃圾”翻新行业里,基本上全部的服装产品都不会进行消毒处理。并且,这里几乎所有出售“旧衣服”翻新的店铺无一例外都是无证照经营。在当地,很多村民只知道加工和经营“旧衣服”的生意是见不得光的,但并不清楚这实际上已经是违法行为了。


  在当地,目前打击走私“洋垃圾”服装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当地政府甚至还组织了专门的宣传车,向广大群众宣传这种衣服的危害。但是,就在大幅的宣传标语下,碣石镇狭窄的巷子里,仍然还有一辆接一辆的两轮和三轮摩托在来回穿梭。源源不断地将满车满车的“旧衣服”运到自己的店里去。而这些从国外走私入境的、携带大量病菌的“洋垃圾”服装产品,在经过简单的处理之后,就被当做新衣服销往全国各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碣石镇的“洋垃圾”服装生意存在的时间已经很长,要想彻底取缔也非短时间能够办到。实际上,对于“洋垃圾”服装,大多数中国人并不陌生。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有不法分子在鼓捣这种“生意”,稍作加工后卖给崇尚洋品牌的消费者。但这种服装的危害却一直没有能够引起一些消费者的警惕。


  据了解,这类“洋垃圾”服装大多来自于国外医院的太平间、垃圾场,有的带有皮肤病菌,有的带有传染病、性病甚至艾滋病菌,一般的清洗熨烫并不能消灭其携带的病菌。“洋垃圾”服装大举入侵,我们不能批评外国人没有道德,只能怪我们“自己人不争气”。


  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国人的健康为代价。“洋垃圾”服装的泛滥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忽视、纵容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另外一个原因还是相关执法部门在打击上没有形成合力,海关、工商已经质检等方面往往都是“各自为战”。在一定程度上给“洋垃圾”服装经营者留下了生存的“夹缝”,这都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和着手解决的问题。{page_break}


  行迹隐秘:二手服装的批发市场


  上文说描述的仅仅是“洋垃圾”翻新服装的集散地跟制造地的一些情景。但这些“洋垃圾”翻新服装最后的去向,却一直颇为隐秘甚至是诡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世界领先的现在,我们似乎很难想象究竟是哪些人,哪些群体还在消费这类的二手翻新服装。事实上,据了解在我国很多大中小城市,都存在着一个不为人知的二手服装批发产业链条。这些二手翻新批发市场,往往就隐藏在我们的身边,但如果不是行业内人士恐怕还不会引起注意,更不会了解到这个行业的真相。


  在川北某地级市,跟普通市民谈起二手翻新服装的话题。绝大多数老百姓不但不清楚本市是否存在一个二手服装市场,甚至还对此不屑一顾。大多数人并不会去购买所谓“价廉物美”的二手翻新服装产品。但实际上事情却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的简单。


  在该市最繁华的地段,有一个从规模上来说是当地最大的菜市场。每天前来这里买菜、购物的群众络绎不绝。但是,这些老百姓可能想不到,就在他们平日里天天都要光顾的这个菜市场二楼上,隐匿着一个规模庞大,且存在时间相当长的二手服装批发市场。


  从这个菜市场穿过,再经过两条小巷子就来到了一桩居民楼下。表明上看去,这不过是一个非常普通常见的楼房。但不同的是,在这栋楼的边上,一个缓缓的斜坡直接通向2楼。不时能看到一辆辆的人力货三轮车从二楼沿着斜坡进进出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走进这个二手服装批发市场,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凌乱。各种衣服都“像模像样”的挂在衣架上向消费者展示。在这里,很难看出二手翻新服装的痕迹。基本上所有的服装都是吊牌、商标一应俱全。只有走近了才能看出一些服装上还留有污渍的痕迹和洗涤剂略显刺鼻的味道。据了解,这里的二手服装价格仅仅只有正品的10%左右。基本上都是一些周边乡镇上摆地摊的人前来这里进货,消费的对象也大多都是农村中老年人群。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乡镇销售时候这些经营者一般不告诉消费者这是二手翻新服装。大多用“外贸尾单”、“破产甩卖”等名头蛊惑、诱惑消费者。另外,这部分长期在家务农的消费者也是贪图便宜,并且鉴别服装产品的能力非常有限。这也是目前“洋垃圾”二手翻新服装仍然有销售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际上,也并非所有的二手服装经营都不可取。目前,在一些品牌服装专卖店推出了“旧衣服代卖”的业务。另外,一些二手服装销售的网店也陆续出现。特别是在童装市场,这种正规经营的二手服装商店还是很有潜力的。


  众所周知,现在生活条件好,许多家长为孩子买的衣服都几百,甚至上千,但孩子长得快,没穿几次就不能穿了。如果能低价出售给需要的人,绝对是个两全其美的事儿。市民张女士就在一家儿童服装专卖店里看到了一件帮别人代卖的儿童服装。据说这件衣服仅仅穿着了两次,但由于购买的时候就偏小,再加上纽扣掉了两颗。于是,原本售价300左右的衣服,在这里仅标价50元。同时,专卖店也保证该件衣服是经过严格消毒处理过的。这样一来,这件8、9成新的品牌童装的性价比就相对很高了。


  总而言之,服装翻新行业利弊皆备,善恶都只在经营者的“一念之间”。但就目前我国对翻新服装的监管力量尚显薄弱,各方面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二手翻新服装的风险还是相当大的,类似“洋垃圾”服装产品在市场上也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具备鉴别服装质量的能力,所以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二手翻新服装的时候还需相当谨慎才行。另外,对于市场上的二手翻新服装,特别是一些洋品牌二手翻新服装的监管、查处也是我们各个相关职能部门无法回避的问题。

来源:中国纤检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