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五》有这样一段描述。魏昭王欲与官事,谓孟尝君曰:“寡人欲与官事。”君曰:“王欲与官事,则何不试习读法?”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王曰:“寡人不能读此法。”夫不躬亲其势柄,而欲为人臣所宜为者也,睡不亦宜乎?
意思是说,魏昭王想自己去仲裁(参与官府的事情),于是唤来宰相孟尝君,昭王对孟尝君说:“我想自己处理裁决之事。”孟尝君说:“那么,王就要先学习法律。”于是,魏王开始学习法律,但学没多久,读了十余简,就开始想打瞌睡了。“我没有办法学习法律。”魏昭王说。韩非子认为,作为国君不亲自操控他的权柄,却想参与臣下该做的事情,睡着了也是正常的了。
领导者应掌握权力的中枢,但所谓的中枢就是赏罚的权限,掌握好后,默然地以威势折服人,这才是领导者应有的态度。换句话说,《韩非子》否定以身作则、事必躬亲的领导方式,因为这样会事倍功半,尽管自己的身心俱疲,也没什么效果。诸葛亮是怎么死的,就是事无巨细全部揽上身,结果确实如他说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个企业家如果凡事躬亲,部下必然无主动性和创造性。“管得少,就是管得好。”刘备算是做到了,放权给诸葛亮。而在诸葛亮看来,刘备作为董事长,三顾茅庐把CEO的位子给了他,让一个无高学历、无海归背景、无实操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有了用武之地,因此对刘董“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那个认真劲儿无人能比。
这集权利与事务于一身的CEO可不是那么好当的。诸葛亮又是一个谨慎的人,不轻易用人,大权独揽,小权紧握,连一封小文章也要自己亲自批阅校对,这样事必躬亲,任他有再大的法术也分身乏术,不累倒才怪。最后也没换来什么好结果,“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仅此抱憾而已。
既然身为管理者,便要充分运用手中的权利,让能人为我所用,各尽其能。所有事情你都做了,别人做什么?无用武之地的企业,又有多少人才愿意逗留。用人不可太过谨慎,放手一试,合理调配,互为取长补短,自可为己所用。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