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近七成纺服企业今春招工难——2011年江苏省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

近七成纺服企业今春招工难——2011年江苏省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

  招工,成了节后企业的头等大事。2月9日,江苏省就业管理中心发布了一份《2011年全省企业春季用工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

  招工,成了节后企业的头等大事。2月9日,江苏省就业管理中心发布了一份《2011年全省企业春季用工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这份涉及全省2524家企业,涵盖13个省辖市和所有县(市)的报告显示,节后企业用工需求将迅速增长,超过六成的企业认为春季招工会有困难,企业也调高了员工工资预期,平均达到了1925元/月,比2010年预期增加了469元。


  被调查的2524家企业现有员工157.09万人,计划提供就业岗位37.46万个,涉及制衣制鞋、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纺织等19个行业和国有、集体、民营、港澳台及外资等10种企业类型。


  超六成企业认同春季招工难


  调查中,有67.2%的企业认为今年春季招工会有较大困难或一定困难,只有13.9%的企业认为没有困难。从行业看,70%以上的玩具制造、纺织、制衣制鞋、医药制造企业,60%以上的电子电器企业、印刷和造纸企业、建筑企业、住宿餐饮企业认为今年春季招工会有较大困难和一定困难;从注册类型看,80.8%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5.2%的外商投资企业和60%以上的国有、股份合作、有限责任和股份有限公司认为今年春季招工会有较大困难和一定困难。


  为保证正常生产经营,企业一方面提早招工,招工途径也更加多样,通过媒体发布招工广告、到本地劳务市场招聘、发动老员工从家乡带人和到劳务输出基地招聘是企业选择最多的招聘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走出去,通过从外地引进劳动力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为了及时将这些企业的用工信息传递到劳动者身边,春节前我省已经通过城乡基层平台、“12580”手机求职通和电视、电台、报纸等渠道,将本次调查的2524家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发布给城乡劳动者和中西部劳务协作省份。节后将组织市、县和企业赴中西部地区举办劳务招聘洽谈活动,吸引外省劳动者来江苏务工。同时定期跟踪调查企业招工情况,及时掌握企业招工进度和缺工人数。对在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一次招工规模100人以上、招工缺口30%以上的企业实行分级监控,提供针对性用工服务,重点支持缺工企业引进和培训外来劳动力。1月至3月全省各地将举办1000多场用工招聘,帮助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缓解企业招工难。


  企业职工工资预期平均为1925元/月


  日益加剧的用工紧张状况,使得企业对招工难有了更加清楚、客观的认识,对劳动者的性别、年龄、文化、技能等要求逐步放宽。2011年有64.7%的岗位对技能无要求,27.1%的岗位对文化无要求,25%的岗位对性别无要求,16.4%的岗位对年龄无要求,招聘条件比“十一五”时期更为宽松。


  为吸引人才、留住员工、增强用工竞争力,我省逐年提高企业员工工资待遇。今年初,我省再次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一二三类地区分别为1140元/月、930元/月和800元月。受此影响,企业也调高了员工工资预期,平均为1925元/月,比2010年预期增加了469元,增长32%。特别是苏南大幅度提高员工工资待遇,企业预期员工工资平均达到2071元/月,比2010年预期增加了616元,增长42.3%。苏中预计为1962元;苏北预计为1748元。其中,苏州市2263元/月、无锡市2204元/月、常州市2120元/月、南通市2087元/月和扬州市2003元/月,依次居于全省前五位。


  招工难度的加大并不意味着企业淡化了对员工的技能、文化的要求。调查显示,七成以上岗位对劳动者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有要求。83.6%的岗位有年龄要求,其中要求18—25岁的占43%,要求26—35岁的占32.9%,要求36岁以上的占7.7%;有75%的岗位有性别要求,其中要求女性的占45.3%,要求男性的占29.7%;72.9%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其中要求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2.6%,要求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2.3%;35.3%的岗位要求具有初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其中要求初级工的占24.5%,中级工及以上的占10.8%。


  苏北用工需求增幅超苏中苏南


  经济持续向好是带动企业用工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从调查情况来看,今年节后有招工计划企业比例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提供岗位比节前净增20.4%(计划新招员工人数减去弥补流失员工人数),增幅创2006年以来新高;计划招工企业户均新招员工175人,为2010年的近两倍。


  苏北企业用工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提供岗位比节前净增36.3%,高于苏南苏中增幅,成为拉动我省用工需求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淮安市、宿迁市和徐州市以61.8%、33.4%和29.9%的增幅位居全省前三位。


  作为制造业大省,春季新增岗位有7成来自第二产业,但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扩大内需等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以住宿餐饮、商务服务、居民服务、交通运输为主的第三产业用工需求大幅增长,达到43.9%,高于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其中,住宿餐饮业以78.1%的增幅位居行业用工需求增长首位。


  专家表示,苏北地区和第三产业用工需求高速增长,但受工资待遇偏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观念变化等因素影响,苏北和第三产业招工难问题短缺内难以缓解。但招工难也将倒逼企业提高劳动者待遇和改善劳动者就业环境,加快转移升级步伐,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

来源:江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