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监测,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商场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4045亿元,同比增长19%。春节期间,各地百货零售业、购物中心、商业街货品促销,活动多、力度大,客流和销售大幅增加。从7大城市的春节销售业绩中,可以看出兔年的零售业依然“涨”势喜人,给力十足。
北京
黄金周日均消费4.8亿元
兔年春节黄金周,北京消费市场再次迎来井喷。据北京商业信息咨询中心监测数据显示,126家重点流通样本企业的3165个店铺节日7天实现销售额33.9亿元,同比增长15%。从各业态的入账数据看,超市行业揽金量达到11.1亿元,力压百货、餐饮甚至专卖店等业态。
尽管春装新品和冬装出清等活动不断,百货商场也采取了多种促销形式,但被监测百货商场在春节期间的入账总额不敌超市。根据统计,37家被监测的百货商场的70家门店实现销售额10.9亿元。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消费者节前趁各网上商城大幅让利,已在网上购买了服装、化妆品犒赏自己和家人。
虽然多数网上商城春节期间半打烊,只能下单无法配送,但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当当网、苏宁易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地区仍坚持正常配送,尝试挖掘节日网购市场。根据国美旗下库巴网统计,尽管不少网上订单的送货时间推迟,但今年春节期间仍有逾三成消费者在网上下单购买。
专卖店方面,监测的26家企业节日期间销售额达10.8亿元,同比增长32.2%。其中,黄金市场销售火爆,菜百、中国黄金等专卖店的黄金类、千足金类商品较去年同期都有较大程度增加。家电卖场针对消费者送礼等需求,通过家电庙会、新品集中亮相等形式拉动销售。苏宁、大中等家电销售企业春节期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
上海
日均销售额7.21亿元创新高
兔年春节长假,上海商业市场销售规模突破50亿元,实现了“开门红”。据上海市商务委公布统计数据显示,7天中,全市460家大中型商业企业的4000多家网点平均日销售额达到7.21亿元,比去年增长11.5%,创下1999年起本市实行节日市场销售统计制度以来的历史新高。
从具体消费情况看,充足的年货给了市民更多的选择,7天中除夕的市场销售额最高,达到7.91亿元。
节日期间,由于天气晴暖,百货商场成为市民休闲、逛街的首选,销售额增加明显。全市119家百货企业7天共实现零售额22.15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百货商厦、购物中心销售分别增长26.1%和16.6%。从百货商厦单店销售额看,第一八佰伴和新世界城保持领先。专业专卖店的销售也很畅旺,零售额同比增长27.2%,名列业态增速第一;服饰、名烟酒销售分别同比增长16.7%和20.3%。此外,电视和网络等新兴消费模式深受欢迎,2家抽样企业7天实现零售额9000万元,同比增长23.3%。
“兔”飞猛进的商业增长还体现出上海的商业格局有所变化,虽然中心城区客流集聚,但郊区县的消费同样兴旺。从销售规模看,黄浦、浦东新区、徐汇、长宁、静安、杨浦、普陀、虹口8个区以营业额超亿元领先,其中静安、普陀、虹口、杨浦、浦东新区5个区实现20%以上的增长。而在郊区县,购物中心成为农村居民节庆消费集中地,8个郊区县抽样企业共实现营业额5.95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闵行、青浦区抽样企业销售突破1亿元。
广州
七大百货吸金4.1亿元
七日的春节长假在温暖的阳光中度过,众市民在拜年访友、购物消费或出游中欢聚,包括广百、新大新、友谊、新光、东百、天河城、摩登在内的七大百货在这个春节黄金周中,吸金达4.1亿元。
黄金周商家促销相当给力,返券、打折等招数尽出。春节期间恰逢广百20周年店庆,广百百货北京路店、天河店更在当天举行广百“辉煌二十载,腾飞创未来——200送100”促销活动,吸引数以万计的市民蜂拥而至。上午不到10点,各路车龙已经集结在西湖路和中山五路,当地行车一度拥挤,交通协管员和交警在现场疏导交通。服装、电器、床品、家品、贺年食品都是市民的扫货热销品。
冷空气余威终于在春节期间散去,不少之前购买的厚大衣,毛衣,羊绒等品类准备过节的市民立马改变策略,趁拜年空隙到商场购置薄装,春装回归服装销量冠军宝座。在新光百货、友谊等服装商场中,之前遭冷遇的裙子、短裤、棉毛衣等新款春装再度出现在橱窗或专柜当眼位置。
春节假期也是黄金销售旺季,广百、新大新的黄金首饰销量大幅飙升。名表、工艺精品、进口珠宝、一线品牌服饰、顶级化妆品是友谊商店的“招牌商品”,春节期间许多国际高端奢侈品品牌如卡地亚、江诗丹顿、万宝龙、CHANEL、LAMER、伯爵、欧米茄等均有不错的进账。
天津
108家企业销售22.05亿元
春节期间,天津市商务委对友谊商厦、华润万家、狗不理、金钟等108家商场、超市、餐饮及批发市场进行的跟踪调查显示,春节期间上述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2.05亿元,同比增长20.5%。春节热潮尚未退去,情人节、元宵节商品又开始旺销,预计未来几日将达到销售最高峰。
从除夕开始,天津各个商业街人如潮涌。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到滨江道、和平路商业街游览、购物的市民及外地游客日均120万人次。20家大中型百货商场,黄金周共实现销售额3.15亿元,同比增长24.9%。友谊商厦日销售额更是突破2000万元,一举创下本市单店日销最高纪录。与此同时,花卉、参茸礼品、数码产品、健身美容品、国际一线品牌商品销售火爆。
重庆
零售额达37.8亿元
据重庆市商委公布兔年头一份消费监测报告单:今年春节七天长假,纳入了监测统计范围的重庆六大商圈和26家重点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零售额37.8亿元,比虎年春节增长18.1%。其中,解放碑、观音桥、南坪、三峡广场、杨家坪、两路六大商圈实现销售16.3亿元,增长25.2%。
“我们的销售高峰出现在节前,节日期间反倒较常规。”世纪新都营销策划部负责人表示。今年,超市和百货商场节前针对年货的促销搞得异常热闹。重百、远东等商场均推出了“冬出清”,服装类商品低至5折;家乐福、沃尔玛两家洋超市,更是首次在春节前集体延时打烊,最晚凌晨2点才关门,就是为了方便市民置办年货。
据悉,节前一两天,永辉、家乐福、沃尔玛、世纪新都等商场的客流,均比平时增加了两三成。重庆零售商协会秘书长李卫星表示,商战越来越密集,促销时间也越来越被提前,均表明零售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南京
30多家百货店销售4.41亿元
南京市商务局发布的全市重点商贸企业监测显示,节日7天拉动全市城乡居民消费53亿元,同比增长21%,创南京春节市场消费新高。其中,主副食品、百货、家电、超市、餐饮等实现零售额近30亿元。
春节7天,南京市30多家百货店实现销售4.41亿元。其中,金鹰天地、苏宁环球等表现不俗,销售额增幅在20%~70%之间。
节日期间,南京面向都市圈城市的辐射力也进一步凸显。记者从新百、中央等商场了解到,节前马鞍山、滁州、句容等地到南京核心商圈的消费人群较去年增长20%以上。
哈尔滨
22家企业销售额增长15.3%
据哈尔滨市商务局介绍,春节期间对哈尔滨22户重点企业的监测显示,春节期间商品销售总额达1.646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5.3%。
监测显示,哈尔滨各大商场、超市的客流量大幅增加,远大购物中心、新一百、中央商城等大型商场、超市的日均客流量比平日增长五成以上,大型百货店、超市成为居民节日休闲购物的首选场所。其中,中央红连锁、新一百、远大购物中心、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57.0%、22.1%、5.6%。
来源:中国时尚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