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网络购物市场未规范 “网络碰瓷”需整治

网络购物市场未规范 “网络碰瓷”需整治

  李小姐在网上开了一家小店,主要经营箱包类商品。自从小店开张,李小姐便辞去了工作,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小店生意上,希望用自己的汗水和诚信,换来买家的肯定以及事业的发展。

  李小姐在网上开了一家小店,主要经营箱包类商品。自从小店开张,李小姐便辞去了工作,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小店生意上,希望用自己的汗水和诚信,换来买家的肯定以及事业的发展。但就在李小姐为了挑货、进货、买货忙的团团转的时候,突然遇到一位“不速之客”。一位买家以包包颜色不满意为由,给李小姐的小店一个差评,在同意退货的情况下,这位买家竟然依旧“不依不饶”,几经电话沟通之后,无奈李小姐只能支付了150元钱才被同意删除差评。


  “现在网上专门就有这么一批人,以给小店差评为职业,威胁我们“交钱息事”。同样遇到过“网络碰瓷”的凌小姐对记者说,“我们小店的信誉积累起来不容易,大多数人都不愿为这一两个人毁了自己长期建立起来的信誉,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凌小姐的语气里抱怨中又透露一丝无奈。


  如今网络购物、电子商务日趋兴盛和繁荣,而网购信用水平却远远未达到网购技术水平的发展。网络消费被看作是“弱势群体”,大量电子商务企业以及国家相关政策都在向如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倾斜。但与此同时却忽略了网络卖家的权益同样需要保障。


  “网络碰瓷”屡见不鲜


  在淘宝网中,每用支付宝成功交易一次,就可以对交易对象作一次信用评价。评价分为“差评”、“中评”、“好评”三类,每种评价对应一个信用积分,具体为:“差评”扣一分,“中评”不加分也不减分,“好评”加一分。积累到250个好评才能获得一个钻石级别的信誉等级,500个以上好评是两个钻,1000个以上好评是三个钻,依此类推,当积累到10000个好评获得一个皇冠级别信誉等级,淘宝信誉五皇冠是最好级别,对应的评分是二十万零一分以上。对于那些兢兢业业希望靠信誉积累而扩大客源的初级卖家来说,几个差评几乎会毁掉一个店铺之前所取得的所有的努力,生意也几乎会受到“灭顶之灾”。所以在以信誉为生命的网络市场中,每个卖家都在竭尽全力小心翼翼地维护者每一位消费者。


  而职业差评师则是由淘宝网催生的新兴职业,他们当中有很多都是恶意买家做起,任务是利用目前网络市场中存在的政策漏洞,专门对网店店主以差评相威胁,谋求钱财,甚至还出现多人合作的“团伙作案”,他们一个月取得的利益有时能达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给淘宝卖家造成巨大伤害。


  职业差评师也有“作案”特点。首先是在挑选差评对象过程中,绝对不会选择与自己在同一区域或相近区域的卖家下手,以防受害者找上门来。并且他们经常挑选信誉较低的卖家下手,几个差评对于高信誉度卖家来说影响较小,而对于心级或是一、二级钻级别的卖家,却足以“赶跑”大部分买家。此外,在作案过程中,职业差评师也绝对不会在旺旺聊天工具中留下任何证据,只有在与受害者电话中交流过成功才会透露要钱的目的。


  卖家权益也需保护


  毫无疑问,这种故意制造虚假评价,并向卖家索要钱财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对于面对“网络碰瓷”,很多卖家虽然苦不堪言,但几乎都采取“打碎牙往肚里咽”,选择了吃“哑巴亏”,给钱息事宁人。


  主要原因很明显,职业差评师每次所要钱财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很多卖家不愿在这些小钱上费精力,干脆直接“花钱买清净”,采取了妥协退让。第二是调查取证难,就像上文所说,除非采取电话录音,否则对此勒索行为很难取证。第三就是网络市场经营和法律政策方面的不健全,几乎没有明文政策对恶意评价做出界定以及对其处罚措施进行规定,导致“网络碰瓷”有空可钻。


  随着网络购物市场的日益火爆,很多人在虚拟世界中找到了赚钱的新路子,法律在尽力保护消费者的同时,却忘了商家同时需要良好信誉环境的保障。专职试客专门靠索取试客网中提供的使用商品为生,职业差评师则靠恶意勒索赚取不义之财,而更有甚者竟然自称在淘宝网有内线,以职业删差评师自称,删一个差评几百元,卖家殊不知这位职业删差评师和职业差评师其实是一个人。在这条灰色利益链各类衍生公司伴随网上交易市场的规模壮大与日俱增,暴露出网购行业自身的漏洞。


  每一个新兴事物的发展必有一个不断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过程,网络购物市场亦是如此,发展之初消费者受骗上当现象屡见不鲜,法规政策自然向消费者一边倾斜。而当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卖家权益受侵犯情况日益凸显,同时也在给行业规范敲响警钟。

来源:中国服饰报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