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这是晏殊《浣溪沙》中描绘的个美女形象。
夏日黄昏,女子晚妆初罢,如出水芙蓉一般,比荷花还要漂亮,透过纱衣都能感觉到她肌肤的洁白与腻滑。她缓步向词人走来,这时,容貌更加清晰了:有些微醉的她额头涂着额黄,鬓发微微垂向一边,“酒红初上脸边霞”,那微醉的情态煞足迷人。词人正欲迎上前去,突然,女子不见了,原来,是“一场春梦”。
梦是虚幻的,而梦中女予的装饰可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的。“眉际月”是指古代女子的面部妆饰之一 —— 额黄,因以黄色颜料染画于额间而得名,是南北朝以后流行起来的一种风俗。据说,这种风俗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定的关系。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正式进入鼎盛期,一 些妇女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黄色,渐成风习。一直到辽宋时期,北方地区的妇女仍有做额黄妆的。
人的想像力是非常丰富的,只要肯开动脑筋,调动自身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一定能从生活中挖掘到美并创造出美的。
来源:本网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