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规划财务司司长吴文学
旅游服装服饰市场是块富矿
“现在,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业,超过了石油和汽车。”吴文学司长的一句话,着实让身处旅游业外行的记者吃了一惊。
其实这已不是什么新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旅游经济总量就已占到全球
GDP的10%以上了。”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逐渐感受到旅游业的强劲之势,特别是在我国。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旅游业保持了年均近20%的增速。“去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达到21亿人次,平均出游1.5人次,旅游总收入1.59万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4%。从旅游产业体系来看,目前我国有2万余家规模以上旅游景区、1万5千余家旅行社、超过百万的导游人数。”吴文学司长进一步介绍道。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15年后,中国出境游人数每年将超过1亿人。
以上这些数字都在直指一点: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是一个巨大且富有潜力的市场。
具有无限好前景的旅游业无疑将带动与之相关的其他产业受益。其中,服装产业当属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之一。
“数量庞大的游客群体是潜在市场。众所周知,人们走出家门去旅游,在着装上必然发生变化。登山时,需要有适合登山的服饰;海边度假时,需要有适宜海边穿着的服饰。从鞋帽到配饰,人们在旅游时都有非常专业化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不分男女老少,年龄层覆盖极广。”吴文学司长首先指出了游客群体对于服装的特别诉求。
不仅如此,他更以导游业为例,生动阐释了旅游服装服饰市场的巨大潜力。“就目前而言,从导游群体的服饰到配饰、再到导引系统,我们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设计。作为常年活动在户外的一个群体,他们要有属于自己的形象设计。这样,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分辨出来,而且让游客能够跟随。而且,导游本人穿着合体适宜的服装后,也会感觉舒适并体现个人气质风貌。”吴文学司长说。
以上事实中不难看出,旅游服装服饰市场还是一片“蓝海”,作为服装行业企业应该抓住这一机会,在旅游服装服饰这块“富矿”中深度挖掘,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
借“赛博会”释放需求信号
旅游服装服饰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如何做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是关键,找到一个旅游业和服装业可以对接并共赢的平台至关重要。
“赛博会”恰好为两者提供了一个绝好平台。“它将给服饰行业、旅游企业发展提供一个一流的平台和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吴文学说。
本次“赛博会”包括“大赛”和“博览”两部分。其中,“大赛”部分有中国旅游职业装展示大赛和2011中国国际旅游职业装创意设计大赛等两大块内容。“我们想通过‘赛’展示目前旅游服装发展的一个阶段水平,同时向社会发布一种需求信号。不仅如此,还将通过‘赛’竞技创意,使符合旅游行业的服装服饰更多涌现。不仅展示现有的,更重要的是挖掘智慧和创新未来。”吴文学司长对于“赛”做了深入解释,而这正意味着“大赛”是服企展示和学习的上佳平台。
“赛博会”上,将有多种形式的企业直接对接活动,上千家旅游企业的参展不仅将拓宽服企的发展思路,也将寻找到融合旅游产业发展、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商机。
对于“博览”这一部分,吴文学司长还特别强调,它和纯粹市场化的博览会不同:要通过这个博览会,把旅游服装服饰的优秀产业展示厅留在苏州,把服装服饰的专业经销公司设立在苏州,把服装服饰的研究机构落户在苏州。“总而言之,不是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要通过这样的活动,最后形成成果。让旅游业推进服装服饰业的发展和旅游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最后,吴文学司长表示:“希望通过‘赛博会’向服装行业企业发出这样一个信号:旅游服装服饰市场需求和潜力非常大,希望服装领域的科研人员、设计人员能够关注它,服装生产加工企业能够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抓住这一块市场份额,为旅游行业的从业者、经营者、出游者提供更丰富多彩的产品,获取更大的利润,形成旅游业、服装服饰业,以及行业从业者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
来源:童装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