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本来在毛纺及面料行业发展得如日中天的山东如意集团频频现身CHIC,与雅戈尔、杉杉这些服装大佬们同台飙戏,其标志性的中国红早已成为CHIC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应该说如意是CHIC的老朋友了,可是今年,行业内外却对如意的亮相添了更多的关注和期待。因为2010年7月如意成功收购了曾经是日本第一大成衣运营商的瑞纳(RENOWN)公司部分股权,这不仅是一次国际化的资本运作,更重要的是这是上游面料企业对下游品牌资源的一次产业链整合。
其实,从2008年推出如意生活馆到2010年冠名中国服装论坛,如意已经在释放一种信号——战略性进入下游服装网络终端行业。
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表示:“未来如意将依托强大的科技研发实力和‘如意纺’优势,做强公司面料品牌,然后向下游服装品牌领域延伸,发展自己的服装高端品牌,同时整合国际相关资源,从外部收购成熟的服装品牌。”如意要做中国版的Zegna。

CHIC2011,就是如意“打造全球时尚集团”理念的一次集中展示。
据如意集团宣传部副部长李云鹏介绍,2011年,如意预定了CHIC800多平米的大展位,以特装的形式隆重推出瑞纳品牌,同时,在国际纺织面料展上,带来了全球独一无二的“如意纺”系列面料——皇家如意。通过产品静态展示和模特动态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向行业内外展现如意扎实而深厚的全产业链功底。
从路嘉纳、英迪龙到SimpleLife、MANO
品牌之路越走越宽
CHIC2011,是瑞纳品牌首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但对于如意来说,瑞纳并不是其在CHIC上展出的首个服装品牌,早在2008年“新馆第一展”的时候,如意就通过自主品牌路嘉纳和英迪龙发表了进军高端服装品牌领域的宣言,而携瑞纳入CHIC则是其“全球时尚集团”战略的又一里程碑。
瑞纳株式会社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大型综合类服装品牌运营企业之一,目前运营35个男女服装品牌。作为中国大陆市场的“处女秀”,瑞纳并没有平均发力,展示旗下全部品牌,而选择了SimpleLife和MANO作为先锋部队,进行重点发布。
SimpleLife以“给有个性的人们提供生活方式选择”为品牌理念,强调的是独一无二、舒适宜人的个人空间。追逐以牛仔为主调的自然派世界,与旅行等内心向往的生活方式相呼应,并且承担作为ECO等企业和名牌的社会责任。
MANO强调“感受手的温度、创造别出心裁的商品”。这个锁定30岁左右都市生活者的品牌,认为他们的消费者有着引领潮流的国际化价值,为了证明自我、实现自我、突出自我而消费,并由此认为真品是借由“手”的力量而产生的——披上身时的舒适感、越穿越流露出深沉婉约的韵味、无意中显示出的精工细节和独一无二的工艺。其经营理念则是别出心裁的、轻松自在的多品牌店铺。
李云鹏向记者透露,日方相关人员并不会因地震影响而改变CHIC期间的来华行程。“在地震灾难中,日本民族表现得严谨有序,他们的品牌就和他们的国民一样,有着良好的生活素养,内敛并极富内涵,光而不耀,表达出前卫、镇定、随和、稳重的生活品质和方式。”李云鹏说。
如意与瑞纳是在2010年7月29日正式签署“婚约”的,如意斥资50亿日元,以定向增发方式取得瑞纳株式会社普通股3333万股,增发完成后拥有瑞纳株式会社41.18%的股份,成为瑞纳公司第一大股东。这是中国企业史上对日本上市公司最大的一笔投资。
作为日本的顶级品牌企业和时尚界的标杆企业,瑞纳株式会社拥有国际一流的服装设计、企划、运营团队,在日本拥有2400多家涵盖男女高中端正装、休闲装、运动装的百货店、大卖场、超市店等门店。
双方合作后,按照新经营计划,如意协助瑞纳进行采购环节的优化,降低采购成本并将持有的欧洲知名品牌与瑞纳合作经营,进一步提高日本市场的销售收入。瑞纳也用长期积累的精益化管理经验和服装工艺技术协助如意集团进一步提高管理和工艺技术水平,同时创新运营模式,对现有品牌合理取舍,重点突破。
目前,瑞纳的业绩已经明显陡长,2011年开门即实现了赢利。
此次如意牵手瑞纳,实现了面料——服装——销售渠道的产业链整合,既符合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政策,又通过优势互补拥有了国际一流的服装品牌运营团队和知名服装品牌群,同时为高端“如意纺”产品找到了稳定的客户资源,可谓一举三得。

从如意纺到皇家如意
技术研发越做越实
在感受如意在服装领域的品牌力量的同时,在同期开幕的2011国际纺织面料展上,观众还可以触摸体验到一种“比蚕丝还薄的羊绒面料”——皇家如意。
“皇家如意”是如意集团利用自主研发的“如意纺”技术,集合全球顶级原料,联合意大利和德国知名企业打造的一款高品质面料。这些纤维平均细度在14微米以下,触感柔软细腻,具有丝绸般光泽,为全球盛赞的稀世珍品,贵比黄金。
“皇家如意”的出世一改过去仰外国人鼻息的局面,以如意为原创,由意大利、德国企业制造,使中国服装品牌步入了世界最高殿堂,在欧美国家亦不惶多让。世界开始对今日的中国服企刮目相看:不再是中国人“年年岁岁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了,它们或许是来自德国、意大利的百年老店,或许是产自日本的知名企业,不同的是,总设计、总经营是中国人。中国服企凭借自己的创造力,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调动资源。
作为“皇家如意”核心技术的“如意纺”,还有一个更专业的名字,叫做“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2010年1月1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手为这项技术向邱亚夫颁发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证书。
就像袁隆平院士的水稻技术能使中国不多的耕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那样,“如意纺”大大拓宽了产品的适用范围和利润空间。
“如意纺”技术的发明人之一、如意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彩玲介绍说:“这项技术突破了纺纱技术的高限,又打破了原料使用的低限,在寻找自然界纺织原料可替代资源方面范围宽广,几近无限。”
“如意纺”的核心原理是在纺纱机的关键部位建立三个加捻三角区,在三角区中建立长丝嵌入式系统定位的运行方式,用长丝来提供成纱的足够强力,其他的纤维则几乎不用受力。纤维成纱的根数变少,使原来至少需要36根纤维才能满足的纺纱极限,改进为只要7~8根纤维就能成纱,使原来只能做低纺的原料能够做高纺,可以纺出700英支以上的棉纱和500公支以上的毛纱;而原来不能纺或不好纺的5~9毫米的各种短纤维材料,如羽绒、木棉纤维,甚至杨花、蒲公英等都能用来纺纱织布,而且比以前纺得更精、织得更细;以往落毛、落纱之类的下脚料可以再生利用;不仅如此,毛、棉、麻、化纤等各种纤维可以任意组合,创造多元化、多组分、多功能的系列产品。
2009年,参加“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评选的35位国内顶级专家,负责将全国12项申报项目遴选出8项,他们对“如意纺”的评价是:“这是好得不得了的技术!”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自强、姚穆等专家学者在为“如意纺”做技术鉴定时一致认为,“如意纺”技术是对传统纺纱技术及理论的突破,是纺织工业的一项原创技术,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达到了国际领先。
打造贯通全产业链的时尚集团,做中国的杰尼亚,并不是如意的一时之勇。早在如意2001年以“赛洛菲尔”纺织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颁奖仪式上,山东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对获奖者蒋惠的嘱咐就是:“不要忘了‘杰尼亚’”。
“如意作为一家以研发水平和产品品质领先的生产企业,公司目前在技术、工艺、设备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公司将从生产制造型企业逐步向品牌运营商转变。”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如是说。而CHIC2011上的如意瑞纳品牌的精彩亮相正是如意全面发力“全球时尚集团”建设的完美注脚。
来源:中国时尚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