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举办过55周年庆典的红都品牌,也参加了此次服博会的北京十大品牌联展。
一些展区的布置充满艺术气息。
因着与“流行”(CHIC)同名,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一直都不乏时尚气息。这场由中国服装协会等共同举办的中国服装行业最重要的活动从3月28日开幕起就吸引了众多观众,厂商、买手、经销商、加盟商、设计师齐聚服博会,在展示和分享“最实在”的潮流趋势的同时,也在暗自角力,争夺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
不少国外品牌也把CHIC当作进入中国“试水”的第一站。德国目前最大的女装品牌之一Gerry Weber的国际销售部副总裁Monique Fischer表示,“目前正是欧洲品牌进入中国的好时机”。
吸引媒体的同时更吸引买手和代理商
这个在北京最大的展览中心里举办的全国最大的服装服饰博览会,大大小小的品牌都铆足了劲儿,在展位的装饰和设计、服饰的展示方式上都下足了工夫,对他们来说,服博会不但是打响知名度的好机会,也是谈生意的好时机。与其说是为了吸引媒体的注意力,不如是为了吸引代理商和买手、为了把产品卖出去来得更实在一些。
已经走过19个年头的服博会,今年的服务配套也日趋完善,除了提供免费的穿梭车外,组委会还专门推出了CHIC TV以及CHIC日报,让每天逛展会的人都能得到最新鲜的一手信息。
>>>展会亮点
“合力”推动地方时尚产业
今年特别流行的趋势是“抱团”,不但有抱团参展,还有抱团发布。
美国知名展览机构“ENK国际”召集了20多个美国本土品牌参加,涵盖男女装、休闲装、街头装等美国流行风尚,包括有Hudson jeans、Paige等深受美国影星喜爱的嘻哈风格牛仔潮牌。台湾纺织业拓展会也在服博会上集结了大爱感恩科技、中阿行公司等15个品牌13家台湾优质厂商进行了联合推广,以合力提高品牌台湾设计和台湾制造的形象并拓展更多的商机。
内地亦是如此,北京十大品牌服装齐齐亮相W4的“北京区”,展示北京畅销品牌的实力;深圳服装协会就专门推出了深圳展团的推介会,并举行“深圳印象”品牌联袂时装表演;福建石狮也在服博会上特别举行石狮休闲服装名城以及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暨2011休闲服装博览会的推荐,“合力”推动地方时尚产业的发展。
中韩联合发布“东亚设计”
韩国是CHIC2011的特别合作国,在开幕式后的第一场秀,主办方安排了中韩联合时装表演,这也发出了一个信号:原创的、新锐的设计师,是服博会各种品牌发展和前进的主要推动力。{page_break}
中韩联合时装发布贴出了“东亚设计力量”的标签,推出的都是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或者有不错反响的中韩时尚偶像级设计师。曾经在巴黎时装周上做展示的五位中国设计师以及韩国广受欢迎的五位设计师都带来了各自的力作,让更多普通的观众能够现场看到两国的新锐设计。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冯德虎认为,这种联合发布和交流“对繁荣亚洲服装市场有帮助”。
“快时尚”品牌发力
凡客诚品还没有动作,但已经有“快时尚”品牌抢先一步进驻服博会推广自己的产品。今年荣获“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创新奖的快时尚品牌N&Q(诺奇)就在服博会的男装馆里布下了400平米的展位,并展示了关于线上线下试衣系统的短片。此外,诺奇还在服博会上推出了“快时尚”潮流趋势展示秀,展示了近百款由N&Q买手及设计师今年即将推出的最新款式。
>>>对话
北京品牌联展
给企业一个恰当的窗口
●常青,北京市服装纺织行业协会会长,高级经济师
记者:为什么会组织北京十个知名品牌“抱团”进行联合展示?
常青:主要想发挥北京平台的效果和作用,这个展已经举办多年了,有不少北京企业在这里单独做展示区,但考虑到一些企业每年都做,需要一定实力支撑,另外如果是一些小企业自己参展容易埋没在里面、或者参展对他们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我们就开设了这个北京时装之都品牌联展,统一布展,给每个企业一个恰当的位置,让他们有展示和洽谈的窗口,还有一个共用的展示走秀的平台,企业只需要把衣服准备好就行了,其他的不用管,也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记者:以后会不会打造“北京馆”?
常青:从整体来看,北京企业的实力有限,品牌的集群还是在成长过程中,还是先帮助企业把品牌做强,影响力做大。如果有一天能实现这个愿望,我们非常高兴,这就说明北京服装品牌的实力非常强了,我们也很期待这天。
记者:你觉得北京品牌跟其他地区相比有什么特点?
常青:跟浙江、江苏等地的大品牌相比,北京品牌相对来说规模小,但北京不应该单独去跟他们比规模,北京更注重精致、讲究品牌和质量,货真价实,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比较注重品牌背后的内涵,在时尚设计方面还要继续提升。
记者:作为经济师,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服博会有什么意义?
常青:服博会还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平台,但这并不适合每个企业的每个阶段,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有些品牌是从这里成长起来的,在市场做得比较成功之后,可能就不需要这种平台了、就不参加了,走出去了。有些新的品牌看好这个平台,希望在这里有所表现,希望人们知道它,我觉得这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的。像一些比较成熟的品牌,比如顺美、杰奥、派克兰蒂,它们都还过来,说明还有需要。
今年我还留意到有一些设计师的展示,这个挺好的,中国的服装企业要发展需要设计力量的支持,扶持设计师、做设计师走廊都是对他们很好的帮助,对服装产业未来的发展也很有帮助。
>>>品牌声音
提倡环保的展示行为
●施杰,知名设计师,杰施时装创意总监
我觉得在服博会上,不要太追求商业的目的,只把它作为一个平台才是科学的行为,才是博览会的意义。另外,我希望大家多提倡一点环保的展示行为,装修太浪费了。我们在展览上应该学习欧美,整体场馆有个统一的规划,品牌自己进行软装就可以了,比如带点鲜花进去、带点装饰、弄个桌布凳子什么的,这样的话,空气又好又环保,真正去靠品牌的东西和氛围打动人,而不是靠装修吸引人的目光。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