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双汇发展终于在复牌后第三个交易日止住了跌停的脚步,当日换手率高达9.20%,33.97亿元的成交额多数来自机构之间的多空博弈。交易所披露的公开信息显示,买卖席位的前5位中,9家为机构投资者。
双汇发展21日早盘以60.13元开盘,打破了此前连续的跌停局面,盘中曾下探58.20元,不过在抄底资金的推动下,股价逐级上行,并一度逼近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尾盘收于62.90元,成交量为5575.63万股,成交金额合计339720.72万元。
早在20日,已经有2家机构投资者出手买入双汇发展,显示出机构观点出现分歧。随着股价的进一步回调,机构之间的博弈越发激烈。
从深交所公布的信息来分析,机构依然是抛售主力,21日双汇发展卖出前5家营业部均为机构席位,卖出金额最高的达6.29亿元,最少的有1.37亿元。
与此同时,在接盘席位中,机构也成为了主力。在买入的前5家席位中,4家为机构席位,不过有2家机构在买入的同时也有卖出行为。此外,光大证券深圳深南中路营业部买入额达到了3.01亿元,位列买入金额首位。
虽然目前在买入机构的烘托下,双汇发展的股价出现了企稳迹象,不过卖出前5家席位成交总额为14.07亿元,买入前5家席位成交10.15亿元,这表明该股卖压依然沉重,股价波动并不会在短期内平息。
深圳游资3亿接货 双汇天量终结跌停
业内人士分析,双汇发展仍将是肉食品行业老大,但恢复元气需要一段时间
3.01亿元!
光大证券深圳深南中路证券营业部,这家游资云集的机构席位昨日出现在双汇发展(000895.SZ)最大买入名单上。紧随其后的四家大买主均是“机构专用”席位,且买卖互现,仅上述营业部为净买入。
受到如此大手笔支撑,因瘦肉精事件而连续两日跌停的双汇发展,昨日终于终结跌停板,报收每股62.90元,相对于前一个跌停板只稍稍下跌0.38%,且创下成交天量。
业内人士分析,60元的价格对于双汇发展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估值位置,从基本面看,双汇发展仍将是肉食品行业老大,但恢复元气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
天量终结跌停
今年3月15日因为瘦肉精事件的曝光,双汇发展当日股价出现跌停。随后便是长达一个多月的停牌自检。而扎堆其中的160余只基金此时却像热锅上的蚂蚁,为自己“不幸”踩到的“地雷”所担忧。
4月19日,在双汇发展发布了相关自检公告之后股票开始复牌交易。二级市场毫无悬念地“送上”两个跌停板。
昨日开盘,双汇发展报每股60.13元,距离其跌停价有近4元的距离。随后便开始急速拉升,将之前的连续跌停阴霾一扫而光。随后随着A股市场的整体走强,双汇发展的股价也扶摇直上,一度接近翻红,最终报收每股62.90元,相对于前一个跌停板只稍稍下跌0.38%。而值得注意的是,交易记录显示,双汇发展昨日的转强伴随的是成交天量,全天共计成交金额达到33.97亿元,换手率也陡增至9.20%。
基金分歧严重
深圳证券交易所昨日晚间披露的交易数据显示,卖出的基金依旧占据上风。卖出双汇发展的前五大席位均为机构席位,且十分一致地均为全卖无买。记者统计发现,仅此前五大卖出机构就共计卖出13.34亿元。而排名第一的机构席位就卖出6.29亿元,其抛售之坚决可见一斑。
相比卖方的决然,买方机构则有些许不淡定。交易数据显示,买入最多的是知名游资集中营光大证券深圳深南中路营业部,共计买入3.01亿元,且一股没有卖出。而剩下的四个席位虽然均为机构专用,但是却出现两个席位买卖互现。买入最多的机构席位共计买入1.94亿元。
实际上,早在瘦肉精事件曝光的当日,机构对于双汇发展未来的股价走势就已经显现分歧。当日的交易记录显示,机构专用席位同样均现身买卖前五大席位。如今,跌停连续上演之后,这种分歧显然还在继续。
未来或以震荡为主
尽管出现分歧,但是未来的双汇发展股价走势将如何演绎备受关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震荡或许是未来一段时间双汇发展的主基调。
昨日收盘后,记者第一时间致电持有双汇发展股份最多的兴业全球基金(微博)(微博)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称,公司对于未来双汇发展的股价走势依旧看好,作为行业龙头短期受影响,但是长期而言依旧值得投资。
但是记者查阅兴业全球重仓持有双汇发展的两只基金去年四季报发现,其中兴业全球视野去年四季度末持有的双汇发展股份已经占到该基金资产净值的9.75%,再度买入的可能性较低。但是,兴业趋势双汇发展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却只有7.40%。为此不少业内人士称,昨日该基金有可能会大举买入双汇发展。而对于昨日是否买卖双汇发展,上述兴业全球基金人士称不清楚。而资料显示,在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之后,兴业全球基金给出的调整估值方案是一个跌停。
而沪上某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向记者透露,该公司旗下的某只基金于昨日卖出了少量的双汇发展。对于为何卖出,该人士称一方面担心跌停打开之后是否会出现基金疯狂出逃的局面,另外一方面则是对于瘦肉精事件的具体影响可能需要进一步观察。
但是与此同时,沪上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管理公司人士则向记者坦言:“昨日我们买入了一些双汇发展的股票。”该人士称,之前公司就已经讨论过,如果出现两个以上的跌停,就会考虑买入部分双汇发展的股票。“因为双汇发展在经历瘦肉精事件之后,如果加强管理,行业龙头的位置、未来成长性还是值得期待的。”
对于双汇发展未来的走势,上述基金人士均表示短期内可能会以震荡为主,毕竟依旧处于风口浪尖,大幅反弹的概率较低,但是进一步深跌的可能性也很小。
仍将是行业老大
在瘦肉精事件爆发后的第二天,金锣集团一位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双汇还将是老大,目前还没有企业能够动摇双汇在行业内的地位。
在中国肉食品行业,2010年,双汇集团收入已经达到500亿元人民币,第二名雨润食品和第三名金锣集团在肉制品领域年收入规模目前已经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但还没有迈过200亿元人民币的门槛。一位券商分析师认为,双汇发展股票价格肯定会跌停,但是估计双汇发展的股价不会大幅跌破资产重组前的价格水平,预计会稳定在每股60元左右。
双汇与其他企业相比,在销售渠道的布局上还是占有明显的优势。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介绍,双汇旗下的加盟店全国有3万余家,与之相对应,金锣集团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门店数还只有1.8万余家,不到2万家。今年3月底,在双汇万人大会上喊出“双汇万岁,万隆万岁”的辽宁经销商孙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销售双汇的产品,赚得盆满钵满。
除了遍布全国的加盟店,双汇近年来开始大建自己投资的双汇连锁店,双汇总部办公楼前的双汇路上,约500米的距离至少分布了三家双汇直营的连锁店,这些门店中除了出售肉制品,还有双汇生产的豆腐和馒头,以及其他食品,就是一个小型超市,类似的门店在全国接近1000家。万隆说双汇未来还会做挂面,将成为一个大概念的食品企业,“仅仅靠杀猪就能做到1000亿,再加上挂面,盘子可以做得更大。”万隆如此表示。
即便是在瘦肉精风波中,万隆也表示今年生猪的实际屠宰量将争取达到1900万头,与2010年的约1500万头相比,再上一个台阶,双汇的屠宰能力在3000万头左右,其在漯河的工厂大量使用了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进口设备,产能不是问题。
不过,瘦肉精事件对双汇产品销售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经双汇发展确认,3月15日以来因“瘦肉精”事件的影响,部分地区经销双汇产品的商场、超市、特约店出现了产品下架的情况,仅3月份预计影响双汇集团营业收入13.6亿元,其中影响双汇发展营业收入13.4亿元(含代销双汇集团产品营业收入)。
目前万隆最担心的是怕再出其他食品安全或者质量事故,只要有一件这样的事情,他认为双汇就真的完了;另外在分析人士看来,消费者对双汇产品的信心很难在2个月内恢复过来,半年时间都是快的。
在3月31日的双汇万人大会上,近30家银行代表出席大会,据称没有一家银行在瘦肉精事件后要求收回贷款,但是在信贷日趋紧缩的背景下,这些金融机构能否有耐心等到双汇恢复元气的那一天,还是一个未知数。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有关部门对双汇瘦肉精事件的调查并未结束。一旦出台不利于双汇的调查结果,将再次给这家公司以致命打击,股价可能再次走低,这也是投资者必须面对的风险。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