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纺织行业飞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十一五”期间,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十二五”期间,基础研究有哪些重要课题等待攻破?创新开发体系在哪些方面还有待完善?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主任李金宝,就我国“十一五”期间在基础研究和创新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十二五”期间将要实施的内容、推广项目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5项基础研究亟待突破
在《纲要》提出需要突破的50项关键技术中,涉及基础研究的共有5项,其中又包括细化技术65项。这5大项包括纤维材料加工基础研究、纺纱织造加工基础研究、印染加工基础研究、智能纺织品及服饰文化基础研究和纺织机械制造基础研究。
李金宝介绍说,纤维材料加工技术的研究为纤维新产品开发奠定科学基础,也是解决高性能纤维加工技术的关键,很多研究成果在军工、航空航天、电子、核动力等尖端技术领域有广泛应用。比如,化学纤维成型基本理论与工程模型系统研究项目将为现有装置增产节能、提高品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这项技术主要是在纤维成型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成型加工新技术如冻胶纺丝、热管纺丝、超细纤维复合纺丝等,并结合新产品研发如中空纤维、细旦纤维、异形纤维、功能纤维等建立工程模型系统,确立工程优化方案。
在碳纤维领域,开展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缺陷形成与控制机理的研究可解决碳纤维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为开发新型高性能碳纤维打下基础。
环境友好型油剂、溶剂、特种化纤功能母粒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研究也是材料加工技术的重点。李金宝说,我国涤纶长丝纺丝油剂目前大部分还是依靠进口,真正实现国产化的油剂还很少。研究该项技术的目标就是实现聚酯纤维长短丝油剂的产业化,包括POY、FDY等高速纺系列产品所需油剂,争取到2020年实现大类纤维材料油剂的专业化和系列化。李金宝介绍,环境友好型溶剂的研发目前已有小试基础,到“十二五”末,该项技术的研究将为建立万吨级Lyocell纤维国产化生产线、千吨级离子液体产业化生产线提供技术支撑。
其他如含氯芳杂环聚酰胺共聚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聚醚酰亚胺纤维等高性能纤维目前在国内已经开始探索研究,都将在2015年完成小试。
纺纱织造加工基础研究主要包括纤维梳理过程的研究和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梳理过程柔性力学的理论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十二五”期间,将主要针对超细天然纤维素纤维、羊绒纤维等柔软纤维材料的强力低、耐磨性差等缺点,研究该类纤维在梳理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特征,建立梳理件与纤维力学作用过程的相关关系,设计超锋利、超高密的圆边角分梳原件,设计最优工艺,达到纤维受损最小、短绒最少的目的。该项技术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实现20万锭的产业规模。
由于纺纱过程长,纱线性能指标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因果关系很复杂,目前纺纱加工过程的控制通常还需要依赖技术人员的经验,从而导致产品质量波动性较大。因此研究纺纱过程在线质量检测成为进一步提高纱线性能的必然选择。李金宝说,将分布式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将纺纱工艺设计和纱线质量在线检测集成研究,是纺织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十二五”末,纺织行业将实现纺纱生产线全流程在线检测的产业化。
在印染加工基础研究方面,纺织酶基因的研究具有基础性作用。特别是纺织生物酶加工技术具有生态环保、节水、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是纺织印染行业清洁化生产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技术。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到2015年,印染行业将构建2~3种纺织酶的基因克隆及高效表达技术,初步完成纺织印染加工与纤维改性应用工艺研究,到2020年实现4~6种纺织酶工业化应用,并取得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其他如PVA浆料的生物酶高效降解、涤纶织物的无熔滴阻燃技术、纤维表面纳米结构、功能性染料的设计等研究都将在产业化研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智能纺织品主要进行织物键盘、智能服装的研究。李金宝解读说,原料及多层复合技术等是这个项目攻关的关键,需要多层复合编织技术及电路设计等多学科联合攻关,争取到“十二五”末试制出样品。其他如服装人体热湿响应及感觉的研究、温敏感形状记忆纤维的研究等都在有关院校开展了基础性研究工作,后者力争拿出样品,并开始指导产业化开发。
李金宝认为,我国纺机行业在高精尖产品方面落后的原因多是因为在机械运用机理上的研究欠缺,因此加强10项细化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纺织机械产品的结构许多都是往复运动,通过运动分析和结构优化,能够提高纺织机械的运转速度、降低噪音、减少电耗。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在精梳机、无梭织机、经编机、横机等产品中,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开始攻关,到2020年将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纺织机械产品进行应用。此外,纺织机械的可靠性研究也是缩短与国外产品差距的重要课题。目前纺机行业已经组织制定了9项纺织关键单机的可靠性评价文件,正在进行中试。下一步将依靠产学研结合研究适合提升纺机产品可靠性的实施方案,推动我国纺织装备可靠性水平提高。
为了加强对基础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李金宝介绍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已经决定从今年开始投入100万元支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page_break}
3项推广技术提升开发能力
在《纲要》中提出的110项“十二五”纺织工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项目中,有3项涉及纺织服装产品开发和管理技术。其中纺织企业产品开发管理体系研究和推广应用项目主要包括纺织企业产品开发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的研究与推广。该研究旨在建立纺织产品从功能需求到实现技术方法的产品开发效能数据库,以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产品开发效益,到“十二五”末将重点在100家产品开发创新示范企业予以推广。
纺织品色彩管理系统开发推广项目,将重点完善色彩的标准化语言,总结近15年纺织品领域常用的色彩,以及色彩的流行趋势、生产技术等。到2015年将初步建立纺织品色彩的标准化、系统化管理方案,并在一些大型纺织企业中推广应用。届时,色彩生产的可行性及对性能的影响将可以通过实验分析来解决;在色彩管理的初始阶段就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问题,使用共同的色彩语言进行沟通,各环节在操作过程中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使得各方对于生产要求都心中有数,从而保证色彩管理的高效率和高品质。
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在国际时尚领域的话语权是建设纺织科技强国的目标之一,因此加强纺织服装及家纺产品流行趋势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这个项目的研究,将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研究系统、发布系统和应用系统;建立流行趋势研究实时监测网络;依托中国时尚同盟,强化流行趋势研究成果的发布系统,提高中国时尚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