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LAN珠宝创始人杨澜:辛苦,但心不苦

LAN珠宝创始人杨澜:辛苦,但心不苦

再度补充采访时,杨澜的声音比在北京新书首发会见到她时更为沙哑。她不经意的谈到,自己声带小结,“在吃药,好在不疼。大家让我别接受采访、别说话了,但是做不到。”杨澜坦言,自己不像很多同行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不会正确用嗓子,“就是干用。但也有人说,不会播音腔显得自然。”


 


  杨澜


  无论以何种定义来诠释成功女性,杨澜无疑是其中独特的一位。代表中国申奥;与歌后席琳 ·迪翁联手创办国内首家高端定制珠宝品牌LAN 珠宝,并担任创意指导;签约美国最大的经纪公司CAA;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所任命的第一任大使;2010上海世博会形象大使;还有担任着《绿色影响力》和《天下女人》两档节目的主持人……40岁远不意味着衰老和落伍,对于杨澜而言,她似乎无所不能。而她对自己的定义则是:一个以提问为生的人。


  以提问为生


  “我是一个以提问为生的人。辛苦,但心不苦。


  再度补充采访时,杨澜的声音比在北京新书首发会见到她时更为沙哑。她不经意的谈到,自己声带小结,“在吃药,好在不疼。大家让我别接受采访、别说话了,但是做不到。”杨澜坦言,自己不像很多同行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不会正确用嗓子,“就是干用。但也有人说,不会播音腔显得自然。”


  从30岁到40岁,她将女人最富创造力的10年给了《杨澜访谈录》。克林顿、希拉里、索罗斯、安妮公主、王菲……500多位重量级嘉宾,他们或多或少敞开了他们世界的一个部分。她会问张海迪:如果你见到上帝会不会向他投诉,为什么把我变成这样。采访王菲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则是:为什么说今天我们都感到很紧张。“我就是希望用一个问题,能够打开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可能是文化意义上的,可能是国界意义上的,可能是行业意义上的。更可以是一个心灵世界意义上的。”


  记者:我面对重量级的嘉宾,有时担心问题过于浅显和幼稚,您有过这样的担心吗,如何化解?


  杨澜:简单的问题比复杂的问题要好。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发现电视记者问的问题大都是一个路数的。我不满足于那样的提问,希望更有专业性和针对性。比如面对政治家的时候,会更多考量国家和习惯的因素,多问些专业性强、深入的问题也是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会刺激他的谈兴。为采访做功课,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和我们团队几轮的研讨,最后由我自己选择,回到简单的问题并不刻意追求专业术语,而是平实的让更多人了解对方。


  记者:那天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您,您精致的妆容下略显憔悴,但似乎永不丧失活力。


  杨澜:我算是精力旺盛的人。你见我的前一天,我刚出差回来,时间有点紧张。但我身体很棒,每天保持8小时睡眠,胃口也好,每周打两次网球。每到一个国家我还爱大吃美食,消耗大也要能补充才好。我不认为工作只是支出,而是一个平衡状态。做自己爱做的事,正面能量更大。


  记者:有人说,您每个人生节点的选择都很成功,到现在您有没有觉得自己做过后悔的决定,有没有比较遗憾的选择?


  杨澜:(笑)其实有很多,主要是时间过的长了,你们也忘了,我也快忘了。比如想采访一个嘉宾,人家说同意上陈伟鸿的节目,不同意上我的节目,我很有挫败感。


  从2000年到2004年阳光卫视是人生最大的起落,无论是起还是落,都很具有戏剧性。对我个人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在朱军的节目里曾经说过这段经历,我在这之后好几年不愿意提这个事,心里很痛苦,觉得是很失败的感觉。现在能够提,是因为我能够面对自己。我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样,一路很顺风顺水。我不后悔,年轻的时候不肯为自己的梦想冒一次险,不肯犯一次错,这个青春太苍白了,有什么意思?等到你四五十岁,你输不起的时候,你更不敢做了。没有任何可后悔的,我相反非常庆幸自己当时追随了内心的愿望。通过这样一次很大的人生挫折,我对自己有了更好的了解。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有很多诱惑,有很多捷径,我还是想走稳当的道路。做自己的节目,这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记者:怎样形容您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当我已达巅峰?”


  杨澜:千万别这么说。人生是不可预言的。我是以提问为生的人。这为我打开更大的世界,人生苦短。我希望它充实而有创造性,我很幸运能做自己热爱的事,并希望一直做下去,仅此而已。不了解我的人才会用成功、巅峰来形容我。每个人都在不同层面上有所挣扎。工作固然辛苦,但我热爱它,觉得值得,所以我常说,自己辛苦,但心不苦。{page_break} 


  在石头上睡觉


  “当一个人决定离开床的舒服,去石头上睡觉时,他就已经摆脱了某种惰性,而带来许多种可能。有一天,顽石上也会留下他的温度。


  《一问一世界》中,我最喜欢的那个问题是谁能在石头上睡觉?当我告诉她时,杨澜以她特有的方式回答了我的疑问。她谈起自己采访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如何在父亲的盛名之下选择自己的道路。“做自己爱做的事”,杨澜强调了几次,这在她的言辞中并不多见。


  她在新书序言中说“不要做被造型的英雄,要做真实的自己”。可是,生活中、职场上,做到真实并不容易。底线、真实、妥协、坚持、热爱,是杨澜谈及“成功”时,用得最多的词。于她而言,选择是否在石头上睡觉,选择怎样的石头,似乎从不纠结。


  记者:我很喜欢您书中的那个比喻在石头上睡觉。


  杨澜:这是个人选择。席梦思当然舒服,但做事是从不舒服开始的,改变环境也从不舒服开始。首先我了解自己喜欢的石头,希望自己有热情和创造力。从央视的体制内出来,成为个体,办企业,都是不“舒服”的。身在其中时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在高山上的一棵树被风吹雨淋只有自己承受。


  记者:适应了石头,选择一块适合的石头。您是哪种?


  杨澜:人需要调整和妥协,但要坚持底线不容易。面对困难,只能更加努力,因为没有退路了。有时会纠结选题不通过、采访经费不够,还是自己没准备好,要努力做到最大的可能性。不能苛求完美的采访对象、环境等,在磨练中在石头上留下温度。


  像张海迪,身残志坚,在特定环境下能保持个人的特质,这很不容易,需要很大勇气。我尽力不说违心的话,做自己爱做的事,哪怕妥协,也有底线。


  记者:您采访过众多成功人士,他们的特质是什么?


  杨澜:我觉得现在的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太狭隘了。我理解的成功是做自己,表达真实的心愿。如果每天要逢迎、违心,即使身居高位,对我也毫无意义。


  这是一个对成功这个词非常痴迷和执着的时代,甚至我到小学演讲,小学生问我一个问题,杨澜阿姨我们怎么才能成功呢?从老的到小的老想着成功这事。我在刚开始做这个节目的时候,我也觉得我是采访各界成功人士,后来对成功的定义,越来越产生质疑、疑问,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所以序言里,我写到,我觉得成功就是你能够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这就是一个最高意义的成功。如果你还能够给周围的人带来正面的改变,更了不起的。


  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在我看来都一样。他们克服了很多东西,保持热情、单纯、好奇等特质,而那些斤斤计较、世故、盘算的人很难做到我定义的成功,斤斤计较太消耗精力了。用十足的热情和相对单纯的心态做事更容易成功吧。


  身为女人


  “我相信幸福要靠运气,但更要靠能力:梦想的能力、创造的能力、感受的能力和分享的能力。总之三个字:幸福力。我要的幸福是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世界,请不要让我取舍。


  每当我用“完美”来形容她,杨澜总是很谨慎。“我不够聪明,说我完美都是不了解我的人。” 即使行程永远排得满满当当,但每次出场,杨澜永远精致大气妆容雅致、头发纹丝不乱,对于场面的掌控力更是无需多言。虽不刻意提到老公吴征,但只言片语中,能体会到他对于杨澜的影响。在家里两人互称老头子、老太婆;吴征是她新书的第一读者,细心的核对每一处细节,连机场名称都会一一核实;当杨澜为了阳光卫视放手一搏时,他竭尽所能令她后顾无忧。这十年最困难的时候,他会在杨澜几乎放弃的时候,抬起她的下巴说,“亲爱的,你要坚持。”


  “你是怎么平衡事业与家庭的?”这是杨澜每次接受采访都会被问到的问题。而困惑在于,这问题没什么不妥,只是为什么很少有记者问男性这个问题?男人们就不需要平衡事业和家庭吗?《杨澜访谈录》关注世界各国的女性领袖,她们的“成功”与“成长”呈现了不同选择。“关键是,我们需要突破怎样的刻板印象,是复制男性的竞争模式,还是在贤妻良母的惯性思维中内疚不已?”杨澜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记者:从未见过您失态,在公众面前表现永远完美。


  杨澜:我属于女性中比较理性的那类人。


  记者:您的标签优雅知性。是个完美的女人吗?


  杨澜:(笑)说这话的人不了解我。我很辛苦,我想是我不够聪明的缘故。如果真的够聪明就不会这么辛苦了吧,也许会更轻松一点,打打高尔夫之类的享受生活的方式。我能感受到自己的个人局限,就像我当年到央视时,编导就说我不够漂亮,只能从其它方面多努力。做企业也是如此,我并没有天生的生意头脑。


  记者:您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杨澜:我理想状态的自己不必像现在这么忙碌,希望嗓子能够得到足够的休息,不至于这么沙哑。的确有一点身不由己的感觉,天天赶来赶去,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为了自己,有些为了朋友,有些为了公司,实为了这些身外的理由工作时间占的更多一些。再过十年,我是不是进入更加自由和闲散的状态,所谓想让节奏慢下来都是一种梦想,实现不了。


  记者:如今功成名就,还有梦吗?可以和我们分享吗?


  杨澜:2009年4月,在采访法国女明星朱丽叶·比诺什的最后,她反问了我一个问题:“您的谜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我的孩子们长大了会是什么样的,这是我最希望知道答案的谜。”现在一双儿女健康成长,自己也上了轨道,不求轰轰烈烈,只望岁月静好。如果说还有心愿的话,现在的节目和公司对我个人的品牌影响力以来抬高了,希望加强团队的建设。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