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之光(前左一)陪同周恩来(前左二)到棉花种植地区实地考察。
1953年,国家在胜利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后,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纺织工业随之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这一年的秋天,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主持会议,专门讨论纺织工业的发展问题,周恩来、朱德、林伯渠等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钱之光代表纺织工业部党组汇报了纺织工业的基本情况和有关建设规模的意见。毛泽东听得很仔细。他同意钱之光在汇报中提出的分析,并且认为在计划方案中,发展规模还可以再大一些。他说:“不是180万锭,也不是250万锭,而是300万锭。”这次会议原则上确定了我国纺织工业大规模发展的决策。
8月10日,钱之光向中共中央作了《关于目前纺织工业基本情况及今后工作部署的报告》。钱之光在报告中说:“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纺织工业完成了企业的恢复和初步改造工作,并使纺织生产有了一些发展。纺织工业今后的指导方针和任务是:
第一,在不断改善企业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和改进设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潜在力量,增加生产,提高质量,保证人民生活需要。
第二,根据需要与可能,在中国腹地产棉区,有计划的建设新厂,扩大内地纺织工业的基础。
第三,在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比重不断增长的前提下,正确领导私营企业向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并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挥其积极方面的作用。
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批示:
(一)中央批准纺织工业部党组关于目前纺织工业基本情况及今后工作部署的报告。希望纺织工业部所属各企业按此执行。
(二)纺织品的供应是关系全国人民生活的一件大事,是关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特别是与农民联系的一件大事。因此,在集中力量建设重工业与继续努力发展现有企业生产潜力的方针下,应及早注意适当地发展纺织工业的问题。根据全国人民对棉布的需要与纺织工业部在报告中所提的意见,中央认为纺织工业系统除努力发展现有企业设备的潜力外,在5年内应考虑至少争取增加300万左右的纱锭(包括50万锭扩建在内),而不是250万纺锭,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基本上满足人民群众对棉布的需要。为此,中央责成纺织工业部党组根据中央的指示,认真地、切实地研究纺织工业五年建设方案和逐年建设进度计划,并提交国家计划委员会审核后报中央批准;同时,纺织工业部门应积极地有计划地逐步加强基本建设的力量,特别是技术力量,以适应基本建设逐年进度的需要;应积极地、有计划地在现有企业中培养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以适应新建企业开工生产的需要。
(三)满足人民群众棉布的需要,不仅要注意数量(自然数量在今天还是首要的问题),还应及早注意纺织品的质量、品种和花色的问题。随着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对纺织品将要求更好的质量和更多的品种、花色。这种趋势势必还要发展,如果我们不及早注意这一方面,不采取有效办法来提高国营纺织工业产品的质量、加强印染、增加品种花色,就会使我们的产品不为群众所喜欢,不能适应人民的需要,势必形成积压,这就会使国营纺织工业在领导私营纺织企业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纺织工业部应特别注意加强新产品的设计工作,认真研究提高产品质量。
(四)国营纺织工业这几年来在发挥设备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料、降低成本等方面是有成绩的。为了供给人民群众以物美价廉的产品,为了给国家积累更多的资金,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比重的不断增长,纺织工业部应继续努力防止和克服自满情绪、保守思想和某些浪费现象,加强对私营纺织企业的领导,引导其逐步走上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并进一步提高纺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为增加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而斗争。
中共中央的批示,充分说明了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指明了纺织工业今后几年的方向。批示要求各有关部门努力配合纺织工业部门,解决纺织生产中的有关问题,以加快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适应人民衣着和国家建设的需要。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