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温州服企加大“品牌”和“人才”投入

温州服企加大“品牌”和“人才”投入

今年以来,温州乔顿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全国各地寻找店面,原本低调的乔顿仅在温州地区就开出了14家直营店。

  今年以来,温州乔顿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全国各地寻找店面,原本低调的乔顿仅在温州地区就开出了14家直营店。总经理沈应琴说,乔顿一直以来都是ODM与自主品牌两条线一起走,但很快,自主品牌将成唯一重心。据介绍,乔顿已经拒绝了许多客户的ODM订单,原来做加工的流水线,腾出一半专为自己的品牌生产,而且接下来,这个比例会越来越大。


  “我们没有把有限的资源拿去大做广告,而是花了更多的钱来做渠道终端形象。”沈应琴认为,做直营店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就是品牌与终端可以实现直线距离,绕开中间层层分销环节,使品牌的管理思路、营销理念直达终端,利润率也随之升高。


  去年,乔顿在温州市区王朝大酒店开出500平方米的直营旗舰店,仅橱窗展示就以每两周一变的速度更新,一个崭新的休闲品牌形象脱颖而出。现在,乔顿在全国已拥有近400家的品牌专卖店,这些店也正逐步重组为直营店。


  温州腾旭服饰则把设计创新作为特殊的DNA,打造独特的品牌优势。“我从韩国引进35名优秀设计师团队,甚至请了阿玛尼的主打设计师为我们做设计,为的就是增加品牌的时尚含金量。”腾旭服饰董事长徐云旭说。从单纯引进设计师,到与国际时尚服装品牌合作,腾旭服饰用设计创新的理念,不断提升品牌的内涵和价值。


  从2002年开始,乔顿就没有扩大过生产车间。近两年来,他们唯一一次大规模扩张,是购置了一座1万多平方米的大楼,但这座大楼全部都是给乔顿员工住宿与生活用的。沈应琴说,公司未来发展只投资“品牌”和“员工”。


  的确,除了在品牌上下功夫外,温州服装企业还仅仅抓住“人才”这一关乎企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招工难”似乎一直被认为是制约温州服装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年初温州当地一家大型服装厂要招1000名工人,虽然提供的工资不算低,最终只招到了100人。”“一家牛仔裤厂原计划招募400名工人,最终只招到了100人。”这样的报道屡见不鲜。


  但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却认为,当前温州服装行业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招工难,而是盈利能力弱。管理、福利各方面都跟上的企业,招工相对就没那么难。关键还是要加强研发投入,提高全员素质,提升产品附加值。“今后的企业,要让每个从业者,上至老板,下至工人,都从‘打工者’变成‘技术工人’”。


  这两年,温州服装商会也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去年组织了大大小小24场培训,整个行业有4000多人次参与。


  温州服装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提升全员素质。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说:“接下来10年、20年,温州服装或可依托原有的资金、产业优势,再延续一代人。但若没有突破,恐怕前景并不那么乐观。特别是在人才方面,如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吸纳人才,温州服装原有的优势将越来越不明显。”


  这两年来,温州不少加工和外贸服装企业纷纷重拾品牌,通过代理或合作等方式,进军服装消费市场。温州市羽萱制衣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他们在为意大利一家童装品牌贴牌加工六年后,与这家公司合资,运营童装品牌。意大利公司除了投资40%(现金)外,还将所有品牌和知识产权授权给新公司免费使用。


  另据了解,目前温州市乔鹏服饰、阔帅服饰、格林兰服饰等一批贴牌加工企业都已开始运营新品牌。


  点评:温州服企正在重拾品牌以求不断创新

来源:服饰资源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