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西方企业为中国工人涨薪犯愁

西方企业为中国工人涨薪犯愁

香港利丰集团是为美国零售连锁商采购中国日用品的最大贸易公司。总裁乐裕民表示,该公司今年前5个月的商品平均成本同比上升15%。

  美国《纽约时报》6月1日文章,原题:企业为中国工人涨薪犯愁 今年,中国及其亚洲主要的低成本竞争对手涨薪,使这些国家的工人受益匪浅。


  但贸易公司和西方零售商却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并使美国和欧洲的物价变得更高。


  香港利丰集团是为美国零售连锁商采购中国日用品的最大贸易公司。总裁乐裕民表示,该公司今年前5个月的商品平均成本同比上升15%。其他日用品公司的负责人也遭遇类似或者更严峻的问题。面对以两位数速度增长的中国工资,许多公司的高管纷纷飞往越南、孟加拉国、印尼和其他低工资亚洲国家,寻找替代中国的供应商。但全世界的物价都在涨,在中国的带动下,上述许多国家的工资也在迅速增长甚至增长更快,这些采购商已没有多少选择余地。


  奢侈品牌蔻驰今年1月宣布,通过将生产线迁入越南和印度,5年内该公司对中国的依赖将从目前的80%下降到低于50%。但越南的工资上涨速度并不低于中国,而印度向来让大型制造商头痛不已。乐裕民表示,印度的基础设施“破败不堪”,而包括政府规定在内的劳务问题,使其不太可能建成拥有数万工人的中国式工厂。另外,许多服装企业依然对在中国以外的地方采购顾虑重重。“所有人都担心质量,要对一个工厂培训多年”才能达到各种具体要求,美国服装设计商Cassin总裁本尼特莫德尔称。


  乐裕民表示,通过使用社交网站,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工人都更具薪酬意识,使企业的涨薪压力加大。他和其他公司负责人预测,未来5年,过度密集在中国东南地区的工厂,将逐渐分散到中国各地。工人越来越不情愿花3天时间乘坐交通工具从内陆抵达沿海工厂,尤其当国内需求增长为内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时。甚至最近开通的高铁线路,也未能使足够多的农民工返回沿海工厂。此外,中国内陆的工资涨幅甚至高于沿海省份,与后者的工资差距逐渐缩小。


  许多公司选择继续留在中国自有其原因:这是他们销售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已成为许多产品的最大市场,如汽车和钢铁等。在中国生产并销售可以使企业避免面对“购买中国货”的政策、反倾销调查和其他进口限制。他们还可以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


  工资的增长和坚挺的货币,使亚洲对西方的汽车制造等高附加值行业的吸引力降低。但几乎没有一名业内人士提及让这些相对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重返美国或欧洲的可能性。乐裕民也对这种说法持否定态度。“西方世界并没有从事此类行业的劳动力,”他说,“对‘意大利制造’而言,工人们如今都上了年纪,也没有新工人能顶上来。”

来源:纽约时报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