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学院创建于1951年,坐落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市,是于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与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实行中央与湖南省共建,以湖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校园面积1806 亩,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是省“园林式单位”和“文明高等学校”。
学校建校近60年来,始终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基层,为机电、纺织行业和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8万多名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学校现设有16个教学院(部、中心)、41个本科专业,涉及工、管、文、理、经五大学科门类,以工学为主。全日制在校学生18900人,面向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现有教职工1165人,其中专任教师732人,高级职称79人,副高职称207人,博士学位61人、硕士研究生395人。现有省级学科带头人6人(含培养对象),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19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学术骨干58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省劳动模范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3人,32名教师被省内高校聘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聘请30余名海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
学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已形成了电气、机械、化工、管理、纺织等优势专业群,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单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中走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前列。自2001年以来有35项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是“全国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和“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现有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11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3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含应院1个),3个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3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金工实习基地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人员培训与考试中心。
学校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近五年来,共主持科研课题685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22项,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项;获得省部级、厅(市)级科研成果奖106项。出版学术专著62部,获得各类专利73项。被SCI、EI、ISTP收录论文300余篇次。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先后与180多家企业签订了厂校合作协议,与企业签订重大项目65个,到帐经费达5200多万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2亿多元。与惠普公司合作万兆校园网和惠普网络实验室堪称惠普在中国的成功合作典范。
我校大学生在知识应用、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中表现了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精神风貌。近五年来,共获得34项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有141人次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英语演讲等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毕业生能干、肯干、会干,受到用人单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湖南省较早开展对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学校与澳大利亚泰福学院(TAFE)、堪培拉大学、南昆士兰大学和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等开展合作办学,先后有200多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
学校将于2011年10月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60载风雨征程,60年丰硕成果。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五洲。全校上下将以60周年校庆为新的起点,在 “十二五” 规划蓝图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指引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高水平工程应用型大学。
湖南工程学院2011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湖南工程学院创建于1951年,坐落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市,是于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与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实行中央与湖南省共建,以湖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校园面积1806 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育人环境良好,是省“园林式单位”和“文明高等学校”。
学校建校近60年来,始终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基层,为机电、纺织行业和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学校现设有16个教学院(部、中心)、41个本科专业,涉及工、管、文、理、经五大学科门类,以工学为主。全日制在校学生17800多人,面向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现有教职工1148人,其中专任教师732人,正高职称70人,副高职称280人,博士、硕士426人。现有省学科带头人6人(含培养对象),省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7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学术骨干58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3人,25名教师被省内高校聘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学校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理念,已形成了电气、机械、化工、管理、纺织等优势专业群,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试点单位。现有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校级、院级重点学科跟进,形成了一批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优势专业群;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有1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48门校级精品课程,97门院级精品课程;有3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湖南省高校创新团队,6个省级示范实验室,3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有 1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有4个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金工实习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人员培训与考试中心。“湖工惠普网络实验中心”,是惠普北在“清华”、南在“湖工”建立的两个高水平实验中心之一,既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网络实验条件,又成为国内和亚太地区惠普网络用户的培训基地。
学校积极推进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五年来,共主持科研课题652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3项,有国家自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厅(市)级科研成果奖88项,其中作为第一主持单位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25部,获得各类专利43项。发表科研论文3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03篇,被SCI、EI、ISTP收录300余篇次。学校鼓励学科团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先后与172家企业签订了厂校合作协议,与企业共建了16个研究所(中心),为56家企业完成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218项,与企业签订重大项目65个,共承担横向科研课题135项,到帐经费达5245.09万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2亿多元。
学校积极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有31项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成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同,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较大影响。培养的毕业生质量高,赢得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社会的广泛赞誉,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
学校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湖南省较早开展对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学校与澳大利亚泰福学院(TAFE)、堪培拉大学、南昆士兰大学和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等开展合作办学,先后有200多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先后有近200名毕业生留学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谐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纺织服装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创建于1978年,历经32年的发展。学院设有纺织工程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两个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我校七个湖南省特色优势专业之一。学院下设纺织教研室、服装教研室、实验中心等教学单位和纺织面料技术研究所、服装设计研究所,现有教职工31人,在教职工中具有中高级职称占90%以上,教师中90%以上具有硕士学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市级优秀教师1人,校级优秀教师1人。学科梯队渐已形成,科研实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在国家一级A类、B类及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科研立项课题21项,教研教改课题20项。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专业作品展示活动蓬勃开展,成绩斐然,荣获第二届“永安美景杯”中国职业装设计大赛商务服工装类金奖及最佳组织奖、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设计制造竞赛二等奖,服装表演学生曾在世界顶尖模特大赛中包揽湖南省赛区冠、亚、季军,以及多项单项奖,一人获全国总决赛十佳;CCTV电视模特大赛湖南省赛区冠军等。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被指定为2007年CCTV模特大赛湖南赛区比赛专用服装。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学校前列,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含服装表演方向)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为适应社会对服装品牌开发、设计、研究及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外贸、服装营销和服饰艺术及表演的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开设的四年制本科专业,授予学士学位。毕业生面向服装企业、设计公司、外贸公司、高等院校及服装科研机构等企业、事业单位就业。专业下设两个培养方向:
服装设计与工程方向:培养系统掌握服装设计与成衣工艺制作、服装CAD等基本知识,具有服装公司策划、组织、经营的初步能力,并能从事科研、教学、设计与管理的实用型高级人才。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服饰图案、时装画、服装材料学、服装史、服装结构学、成衣工艺设计、服装设计学、立体裁剪、服装生产与管理、服装CAD、服装工业制板等。
服装设计与服装表演方向:培养具备服装表演、服装设计及营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表演、服装设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表演、服饰和形象艺术设计、展示策划、营销、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通用人才。
主干课程:服装美术基础课、服饰色彩、时装表演基础、服饰图案、形体训练、舞蹈基础、音乐基础、时装摄影、化妆、服装材料、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与制作、服饰配件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时装表演编排与组织、服装表演舞美设计、中西方形象设计史。
考生须知
1、所有报考我校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工业设计的考生须参加我校的专业考试 (湖南省除外)。考生须持本校签发的准考 证和本人身份证到指定考点参加专业考试;
2、考生所在省(区)对专业联考的要求,请参照所在省 (区)招办规定;
3、考生须提前10分钟入场,迟到30分钟者不得入场;
4、考试期间,严格遵守纪律,违反纪律者按相关规定处理。
5、专业考试科目:素描、色彩(画具自备)。
6、报名须交材料:身份证复印件、报名表(不得复印)各一 份,近期一寸正面免冠同底半身照 片3张(彩色、黑白均可)。
7、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表演方向)的考生,需交近期全身照、免冠正面照各3张,并自备表演道具,着泳装模特台步面试。
招生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四项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表现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符合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高校招生体检标准。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