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蓝领也“精英”——温州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蓝领也“精英”——温州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人才是经济转型的第一资源。如果将人才结构比喻成金字塔,技能人才则是支撑高塔最坚实的塔基——它的厚度直接决定了金字塔的高度。

  人才是经济转型的第一资源。如果将人才结构比喻成金字塔,技能人才则是支撑高塔最坚实的塔基——它的厚度直接决定了金字塔的高度。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蓝领”在社会的人才评价体系中并不属“人才”之列,他们与干部、管理人才在身份、地位、收入和福利待遇等方面也是天差地别。


  时间在变,社会对于“蓝领”的认识也在变。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基地,经济发展急需大量技能型劳动者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企业用人观念进一步向理性实用性方向发展,“蓝领”人才逐渐成为社会人才构成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温州不断探索技能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路子,通过技工院校、企业等多种途径培养高技能人才,并在住房政策、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子女就业、就学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上,着力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在温州,拿着五六千甚至上万元月薪的“高级蓝领”越来越多。


  据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至今,全市累计培养各类技能人才66.45万人,其中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10.07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16.1%。


  一批又一批的“高级蓝领”正在温州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


  扎钢筋扎出“中华技能大奖”


  人物:贺刚市建筑工程公司钢筋班班组长


  一根一米多长的钢筋上扎绑着20多个直径约3-5毫米的扎丝圈,这些扎丝圈就像精密机器扎出来的一样,松紧、间距一致,而这全都出于贺刚的一双手。


  贺刚的这双“手”,为他赢得了无数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建设行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华技能大奖”等。同时,他也是温州首位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蓝领”,住上了市里特别为高层次人才设立的人才公寓。


  1995年,刚满20岁的贺刚跟随从事建筑业的姐夫从老家四川来到温州。那时的他除了练过2年武术,对于建筑行业一无所知。“既然选择了这行,就一定要干好。”凭着练武术的这股韧劲儿,贺刚从零学起,一步步成长。


  起步初期,贺刚常常加班加点学习扎钢筋,去其他工地“取经”,向前辈学习。“实践”,成了贺刚的最好师傅。学习过程中,贺刚也逐渐意识到“技术不能够只凭经验,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才能更上一层。”实践之余,他开始研读相关专业书籍,研究钢筋技能标准,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


  2006年,他以精准过硬的业务实力在温州市、浙江省和全国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技压群雄,登上了钢筋工第一名的宝座。从此,他成了各类技能比赛的得奖常客。2008年,他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成了北京奥运火炬手;2011年获中国技能人才的最高奖励“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每年仅10人获此殊荣。


  “技术工想要再发展,就要向管理方面靠拢。”贺刚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利用业余时间,他完成了工商管理的函授大专课程。去年,在市总工会推荐下,他还脱产去北京参加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了一年半工商管理的本科课程。现在,贺刚已独立承包了公司的钢筋项目。


  如今的贺刚,是市建筑工程公司钢筋班班组长,享受着“蓝领”人才的高薪,带领着100多人的团队。


  贺刚明白成功背后的艰辛:“大家都觉得技术工,知识含量低。他们不明白,要做精做透也不容易,做好了一样能成功!”


  用“技术”投资的80后


  人物:吕德爽温州亿科电子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


  10年前,他是一名普通电工。10年后,年仅29岁的他已是电子研发企业突出高技能人才,在多家公司拥有技术股份,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他就是温州亿科电子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吕德爽,一个用技术实现自己理想的80后。


  提起自己的孩童时代,吕德爽自言“皮得不行”。初中毕业后,16岁的他只身一人从苍南来到温州机械技工学校学习,主修电工。“这三年的学习,我发现原来自己还能努力去做一些事。”他所说的“事”,便是电子工程。对电子的痴迷,让原来的“小皮孩儿”,变成了整天泡在图书馆的“电子迷”,阅读与电子相关的书籍,照着本儿动手制作电子产品。


  技校毕业后,吕德爽没有急着去找“高薪水”的工作,而是选择了在一家大型电子公司做实习生,一个月只400元的工资。这半年,他一边工作学习,一边借来了大学课本自学电子技术。然而,自学的过程并不容易。当时在温州鲜有电子方面的人才,吕德爽遭遇了有问题却无处请教的困难。“本地找不到师傅,我就全国找。”聪明的他想到了QQ群。吕德爽成立的QQ群,不久就聚集了全国300多位电脑高手。群中浓厚的交流氛围,高手们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使得吕德爽迅速成长为一名电子高手。


  2003年,他以电工的身份来到亿生科技有限公司。当时,公司没有技术研发部门。一次交货期限迫近,公司研发主管人员突然离职,吕德爽自告奋勇,接下了任务。没有实战经验的他,仅仅照着产品说明书,就完成了程序编写,使产品如期交货。吕德爽趁机说服老板,成立独立的技术研发部门。2006年,亿生科技下属的温州亿科电子有限公司成立,吕德爽以技术入股,任研发部经理,终于有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团队创造了多项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发明,世界第一台十字绣缝纫机、国内几乎没有的步进伺服化锁眼缝纫机。此外,还有数字超声波焊接技术……如今,他在温州亿科电子有限公司、亨泰缝制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拥有技术股份,扮演着负责公司技术研发的重要角色。


  从一个技校毕业生到拥有高新技术的人才,吕德爽终于实现了用“技术”为自己掘金的理想。


  “不能好高骛远,”采访过程中,这句话吕德爽重复了N次,“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然后就是勇往直前地去实现它!”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