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出版人洪晃近日就奢侈品话题接受记者专访。
达芬奇家具事件昭示了中国急需培育自己的奢侈品品牌。近日,中国互动媒体集团的CEO、《世界都市iLOOK》杂志主编兼出版人洪晃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专访时也坦称:“中国现在还没有奢侈品行业”,“我们没有品牌意识”。
中国将是最重要的奢侈品市场
记:奢侈品行业目前在中国发展状况如何?哪些行业和品牌增长得更快?
洪:中国是未来最重要的奢侈品市场,但是,我们自己并没有什么奢侈品行业可言。中国人自己生产的奢侈品有茶叶、酒,可能还有一些补养品。但是,民族品牌还没树立起来,比如普洱茶,有的很贵,可是,你也说不好有一个品牌比其他更好。
记:你认为中国奢侈品行业与国外比较,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洪:我们没有品牌意识,没有培养品牌的战略眼光。
记:从达芬奇家具事件也能看出,中国急需培育自己的奢侈品品牌。目前,在建立民族奢侈品牌方面,中国还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是不是中国的消费者还不够成熟?
洪:这就真的说来话长了,我觉得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是否有能力培养自己的品牌,这需要投资,耐心和愿景。
记:请说一说中国奢侈品行业的未来前景。
洪:中国现在没有什么奢侈品行业,我们可以取代国际品牌的奢侈品都不是同类产品,比如手袋,你能说出哪个中国品牌的包,名字和爱马仕一样响亮,一样被认可。暂时没有,将来一定有。
“我不钟爱奢侈品”
记:据说你母亲章含之喜欢路易威登鞋,你的朋友张永和、刘索拉也对某一奢侈品有一定的偏好。在你身边圈子里,喜欢购买奢侈品的“玩家”都有哪些?他们喜欢购买哪些品牌的奢侈品?
洪:我母亲从来不买奢侈品,她嫌贵。我的朋友中喜欢设计的很多,但是,喜欢奢侈品的不多。张永和酷爱设计,看见好的设计走不动路,但是,并不一定是奢侈品的“玩家”,他买东西不看价格,看质量和设计。索拉很讲究,但是,也不是奢侈品消费者,与张永和相比,索拉对手工,特别是有点民族手工痕迹的设计有偏好。但是,她从来不订奢侈品买。
记:据了解,你第一个香奈尔包是在1984年,能讲讲你购买或者收藏奢侈品的经历吗?
洪:我那时候没有什么奢侈品的概念,而且很晚,绝对不是1984年,大概要1991年吧。我涨工资了,决定出去给自己买个礼物,我公司在五马路54街,我瞎逛,到57街香奈儿的店,觉得里面一个小包似乎眼熟,好像看见过广告,或者某明星背过,就进去买了个超小号的凌格包。
记:你为什么钟爱购买奢侈品?你认为购买奢侈品是有面子吗?你认为现在女性购买奢侈品有哪些偏好?
洪:我不钟爱奢侈品。我不认为购买奢侈品有面子。我不知道女性购买奢侈品有那些偏好。
记:如今,奢侈品在中国内地的消费者已经不再出身名流阶层。你身边的许多都市中产阶级朋友是不是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中坚力量?
洪:是的,奢侈品的市场推广很强大,很给力。(奢侈品的市场推广)已经做到家喻户晓了。
奢侈品理财“很傻”
记:现在许多人将奢侈品当作一种投资理财的方式。你有这方面的心得吗?
洪:没有,而且(我)认为比较“傻”。
记:你认为如果把奢侈品当作投资理财的方式,应该如何进行挑选?挑选时需要注意什么?应该通过哪些渠道购买?
洪:奢侈品是消费品,不是金融理财产品。
记:你收藏的奢侈品增值了吗?你有途径变现吗?
洪:我没收藏。
记:你认为哪些门类、哪些品牌更具有投资的价值?
洪:不知道。
记:有人称,奢侈品是暴发户心理。你认为呢?
洪:只是一部分吧。
记:你认为奢侈品的价值源泉来自哪里?
洪:品牌、质量、限量。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