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世界级化纤纺织基地吴江:纺织业“微笑”升级

世界级化纤纺织基地吴江:纺织业“微笑”升级

  5月份以来,欧盟、北美市场需求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提高,金融信贷政策紧缩……这让不少纺织企业感受到了阵阵寒意。但是在吴江,不少企业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差异化发展,成为在逆境中生存的典范。

  5月份以来,欧盟、北美市场需求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提高,金融信贷政策紧缩……这让不少纺织企业感受到了阵阵寒意。但是在吴江,不少企业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差异化发展,成为在逆境中生存的典范。


  “疯狂”下的理性思考


  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吴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化纤纺织基地,化纤纺织业占该市工业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2010年以来,吴江盛泽镇的纺织市场演绎了一场又一场的“疯狂”。以喷水织机为代表的无梭织机销量翻番,新增至少3万台;以涤纶长丝为代表的化纤原料价格飙升,高峰时每吨每天涨2000元;以化纤布料加工企业为代表的制造企业产能普遍提高三成以上;社会闲散资金不断涌入织造业。“去年是吴江化纤行业从没遇到过的好年景,但这并不是一种正常现象。”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协会副秘书长沈莹宝的话一针见血。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这一切发生了戏剧性转变。有的企业销售额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个别企业甚至出现了减产或停产的现象。沈莹宝认为,宏观层面的问题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纺织企业来说,更需要考虑的是企业的产品和科技、研发水平。


  “寻求问题的解决之策,根本在于科技创新。只有通过现代科技、装备的提升改造,加强企业的产品研发力量,才能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盛泽镇党委书记李建炯说。


  在新形势下,纺织业的转型目标更要着眼于国际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全面提升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每个企业都应有自己的专攻,瞄准的目标应该是全球。这样我们才能走在前面。”吴江市有关负责人表示。


  “小窍门+大手笔”


  纺企形成梯次发展态势


  新产品的开发永远是获取利润的一个最重要方向。这是市场经济教给吴江纺织企业的一条成功实战经验。


  1999年在盛泽投资建厂的吴江汉通纺织有限公司,仅有300多台织机,300多名员工。但就是这样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一直致力于新型纤维面料的开发,每年研发投入达300多万元,开发新品300多个,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研发促销售的发展道路。他们开发的超细锦纶单丝与天丝、亚麻、莫代尔、全棉等环保原料交织的环保面料,打破了以往面料由单一的同种纤维组合的格局。依托差异化的产品,使企业获得了稳定的发展,目前订单已排到了3个月后。


  科技创新,小企业有小企业的窍门,大企业则有大企业的手笔。盛泽纺织业的龙头之一盛虹集团,走出的是另一条道路。“科技研发一直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推手,我们去年的研发投入达2.57亿元。”盛虹集团党委副书记顾栋华告诉记者,依托盛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纤维检测中心、纺织品检测中心两个国家认可实验室,省级企业研究院等一系列研发与检测机构,近年来,盛虹集团已承担并实施了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5个,获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并主持修订了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成功开发出超细纤维、吸湿排汗纤维、PTT系列记忆纤维、超细功能性面料、记忆面料、金属丝面料等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并顺利进行产业化。同时,经过几轮技术改造,盛虹的纺织业装备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特别是纺丝设备水平达到国际最高水平。“大的纺织集团在科技创新上形成了对产业发展较强的带动力量,而中小企业则主打差别化路线,目前,盛泽的纺织企业已形成梯次发展的格局。”李建炯告诉记者。


  此外,盛泽纺织企业还逐渐由过去单一的生产经营转向生产与资本经营并举,不断加快上市步伐,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目前,恒力化纤、盛虹化纤、鹰翔集团、志向集团、聚能硅业等5家企业正积极准备上市。


  政府指方向,市场做推手


  “十二五”期末产值2000亿


  在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党工委副书记钟永林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份将参加9月19日在法国举行的2011秋季巴黎国际面料展的盛泽纺织企业名单。恒力进出口有限公司、吴江金渠纺织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将再次集体亮相。


  钟永林告诉记者,巴黎国际面料展是当今世界纺织面料展中影响力最大、最权威的国际性展会。此次赴巴黎参展的盛泽纺织企业,有一半以上是老面孔。“组团参展是盛泽纺织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最便捷有效的手段,同时也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档次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拓宽视野,寻找与发达国家纺织企业之间的差距。”钟永林告诉记者,为了帮助企业顺利参展,他们在资金和政策上,均给予了大力支持,也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很多老企业通过参展尝到了甜头,所以每年的展会,他们一个都不落。”


  参加国内外各大展览,只是引导、激励企业走出去,向创新发展的一个方面。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还通过每年组织企业参加中国流行面料评比、重奖激励等举措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积极引进人才和技术。据了解,去年仅东方丝绸市场派发的“大红包”就达3989万元。“现在,市场更是一个集信息发布、价格形成、技术交流和人才汇集的地方。”钟永林介绍,近年来,东方丝绸市场电子商务信息中心、设计服务中心、外贸服务中心、外国语服务中心和流行面料联盟等一大批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对于引领纺织企业实现科技创新,做强做大纺织产业集群起到了巨大的引导促进作用。


  如果说市场是最直接的“推手”,那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则从宏观层面给纺织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环境和土地资源制约的情况下,目前,盛泽镇已制定了新的产业发展机制,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飞地经济”,引导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落户盛泽投资发展,同时推动有投资和发展能力的企业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地区,着力培育和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化纤纺织业年均保持12%以上的增速,至2015年产值达2000亿元。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