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喝奶粉可致性早熟,没料到穿件运动服也可能导致性早熟。
阿迪李宁等品牌服装被检出有毒物
近日,国际环保组织发布了名为《毒隐于衣―全球品牌服装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的报告,该报告指出阿迪达斯、李宁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产品中含有“环境激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继7月份“剑指”服装品牌的水污染之后,再次将多个知名品牌推向风口浪尖。
NPE可能导致性早熟
NPE学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就是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它本身不是危险品,由于化学效果好、价格便宜,在服装加工、洗涤用品的生产中被大量使用。我们日常穿的衣服、生活中使用的洗衣粉里都很可能含有该类物质。为了保证成品衣服的柔软、光滑、防皱免烫、不易褪色,厂家在原材料加工的过程中会使用到染料、柔软剂、精炼剂等近20种助剂,这些助剂中大都添加有NPE成分,因此成品衣服中残留NPE的可能性很大。
衣服上的NPE残留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会影响人体的生殖系统,医学实验证明这类激素可能导致性早熟,并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雄性体征的发育。而且它很难降解,一旦进入到环境中,还会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损害。
除了NPE,服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受污染的机会还有很多。很多服装的原材料比如棉花,如果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杀虫剂,即使经过多次加工,也会有少量农药残留,皮肤经常接触也会造成伤害。此外,在衣服染色和防缩水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染料、固色剂和整理剂会含有甲醛、可分解芳香胺等诱发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甚至致癌的物质及重金属离子。
NPE其实有替代物
目前已经有环保无害的“异构醇类表面活性剂”可以取代NPE,但该替代品价格要高于NPE,而且使用该物质对于厂家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较高,大部分企业出于成本和操作方便的考虑,弃之不用。但只要服装生产企业在衣服的加工过程中选用环保的化工原料,NPE残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相关法律亟需完善
由于担心NPE安全性,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禁止使用其达20年,欧盟已于2005年颁布《REACH法规》,禁止NPE和NP在纺织生产行业中的使用。今年年初,环保部和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国严格限制进出口的有毒化学品目录》中首次将壬基酚(NP)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列为禁止进出口物质。而我国尚未对国内产品的NPE含量作出相应规定。
消费者选购服装小建议
专家建议,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求衣服的多功能,不论是棉麻还是涤纶材质的衣服,功能越多,加工程序越多,使用的化工原料就越多,感染有毒物质的几率越大。消费者在挑选服装尤其是贴身内衣和童装时,应尽量选择染色剂使用较少的浅色服装,新买回去的衣服在穿之前最好洗一遍,“因为NPE的水溶性很好,通过水洗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残留有害物质。”
链接:
绿色和平组织简介
绿色和平组织属于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以环保工作为主,总部设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绿色和平组织宣称自己的使命是:“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并以行动作出积极的改变。”不论在科研或科技发明方面,绿色和平都提倡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解决办法。对于有违以上原则的行为,绿色和平都会尽力阻止。其宗旨是促进实现一个更为绿色,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2011年7月,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名为《时尚之毒—全球服装品牌的中国水污染调查》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14家国际国内知名服装品牌在中国的两家供应商(位于宁波的雅戈尔纺织工业城和位于中山的中山国泰染整有限公司)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能够干扰内分泌并影响生殖系统的环境激素类物质。调查报告所涉及中外服装品牌包括:Abercrombie&Fitch,Adidas,Bauer Hockey,Calvin Klein,Converse,Cortefiel,H&M,Lacoste,Nike,PVH Corp,Puma,李宁、美特斯邦威和雅戈尔等。
来源:中国制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