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专家称遏制过度包装亟待立法跟进

专家称遏制过度包装亟待立法跟进

  过度包装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是惊人的。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有30%以上是包装性垃圾,而这些包装性垃圾中50%以上属于过度包装。仅就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而言,据环境保护部提供的数据,全国每年要生产1亿多盒月饼,耗费大量木质材料,一个节假日就要“吃掉”一片森林。

  过度包装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是惊人的。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有30%以上是包装性垃圾,而这些包装性垃圾中50%以上属于过度包装。仅就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而言,据环境保护部提供的数据,全国每年要生产1亿多盒月饼,耗费大量木质材料,一个节假日就要“吃掉”一片森林。


  如何遏制过度包装?在文化、心里、消费习惯的养成以及法律的角度来进行深入探讨,寻求解决办法,这是本期市民论坛话题。


  1



过度包装现象还是很普遍


  刘丽华:王振先生是深圳市专门负责管理包装这一块的,请您介绍一下这个问题现状是否像市民议论这么严重呢?


  王振:我跟大家交流一下,从2010年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广东省质量监督局都很重视对过度包装商品的监督抽查和检查工作,深圳市也开展了大量相关工作。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广东省生产领域过度包装商品检查情况相对比较好,合格率比较高,都达到100%,在销售领域大概是90%左右,其中月饼是92.2%。深圳地区在中秋节之前开展了月饼的专项抽查,除了对月饼质量安全指标进行检测之外,还依据月饼的国家标准,即JB19855,对月饼市场的过度包装进行了严格的抽查。我们抽查月饼一共120个批次,均没有发现过度包装的情况,抽检合格率达到100%,这次抽检项目主要是包装的孔隙率以及包装的层数。


  刘丽华:就月饼包装而言,有很多小月饼大盒子的现象很突出,您怎么看。


  王振:从其他地区开展的相关的监督抽查来看,合格率只有75%的,主要是江西地区,深圳地区抽查月饼主要是本地生产企业,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合格率还是比较理想。


  刘丽华:刚刚王先生谈到的数字很乐观,从市民角度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杜晓玲:其实今年月饼包装比往年好很多,但酒类还是不行,酒类有手表、葡萄酒杯,我觉得有很多东西跟你的商品根本没关系。包装精美的铁观音、大红袍等茶叶,内含茶叶不足500克,而包装却是木盒、皮盒、塑料盒、纸盒层层相套,售价高达数千元。酒类专柜中,造型新颖奇特的酒瓶让人眼花缭乱。在网上搜索发现,出售包装盒的数量多达数万件,材质包括有塑料、藤编、木质、皮质等,从常见的茶叶盒、糕点盒,到独家定制版奢侈品包装礼盒,价格几元到上千元不等。


  2



不同商品有不同包装标准


  刘丽华:现在豪华月饼确实已经成为了“浮云”,但是天价榨菜又横空出世,榨菜今年推出600克榨菜要卖到668元的天价,再加上一副纯银的碗筷价格是2200多元,本身的价值能够有多少?包装让几元的榨菜也变成“贵族”了?


  汪祥瑞:是否过度包装主要体现在两个比率上,首先是包装的价值占到成本的百分比;第二,包装的容积占了总容积的百分比。我觉得这两个标准比较合理,比如说我买一块钻石,一个钻石可能很贵,一个包装是钻石的零头还是可以买,但是如果包装比钻石还贵就明显不对啦。


  王合成:我第一个感受是过度包装是浪费资源;第二个是有点哗众取宠的感觉,不实在;第三个感觉是在中秋过后第二天垃圾的处理量增大了好几倍,这三个是我感官最直接的认识。


  刘丽华:您觉得这两年过度包装呈好转趋势,还是我们没有管住吗?


  王合成:其实情况很复杂,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面子问题历来最为重要,过度包装正是迎合了这样的文化心理。礼品本是传达双方情意的载体,但人们却更看重由它的豪华表象堆积起来的虚假价值。


  在物质社会,商品过度包装,还迎合了人们的炫富心理。消费主义盛行,人们对物质过于崇拜,忽视精神世界的充实和人与人之间真实情感的交流,人的价值与社会关系似乎只有通过物质财富才能证明,对此,过度包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这种社会现实的必然结果。


  刘丽华:佳楠在伦敦专门学工业设计,您在伦敦生活过,现在回来以后,感觉到过度包装跟国外比怎样?


  王佳楠:因为英国没有月饼,类似于食品包装是散装为主,如果要作为礼盒那也是简单纸的包装,并且重复利用的节奏会比较快。


  刘丽华:中秋节前夕国家质检总局一个紧急通知就是对月饼过度包装要严查。不过有两个问题需要重视,第一,卖月饼和吃月饼的市民不太清楚标准,我们想让您把这个标准介绍一下。第二,治理希望从源头入手,现在也是挺困难的,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孔隙率和成数的问题,还有价格和材料的问题,这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益,这方面您又怎么看?


  王振:治理过度包装要从源头做起,指标主要是三方面:刚刚汪先生谈到孔隙率的问题,一般空隙率都要小于等于50%。刚才汪先生和杜女士谈到一些消费品,主要是饮料和酒的方面可能会存在问题相对突出,还有就是糕点、粮食、保健食品、化妆品,也是问题比较突出的领域。这几方面标准规定的孔隙率都不同,比如说粮食孔隙率是最小的,在10%以下,比较高的是糕点类,允许的孔隙率是60%。还有一个指标是普通消费者也可以观察的,就是包装的层数是三层以下,三层是一定要剥离初始层,比如说月饼,或者是其他食品,最早包的塑料是卫生的塑料膜,作为初始包装的膜,不计算在标准层内。


  3



过度包装本质上是文化心理问题


  刘丽华:检查商品是否过度包装,标准好不好操作,谁来评估价格,老百姓觉得挺上当的,价格是你们来把关吗?


  王振:从我们检查情况来看,包装的计算比例,标准的销售价格厂商都会明示,关于包装的成本一般要求商家自我承诺,提供给我们。因为我们对应的不是一个商家,不是一个生产厂家,可能有很多,所以一个行业就有大致的生产成本,如果我们觉得偏离很大,就可以要求生产厂家提供原始凭证。


  刘丽华:大家最关注的是价格,包括材质适当不适当,但是大家都认为很难来认定和评估。


  汪祥瑞:对一般消费者来说是不容易的,因为这是一个技术标准,一定要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可以把握,一般消费者很难把握,不要说成本,商品的体积都很难测量。


  王合成:过度包装不仅仅是环保的问题,本质上是文化心理的问题。为什么呢?在行业过度包装商品的时候,实际上反过来可以这么讲:市场有这个需求才有这个生产。我们通常都是从生产企业着手限制,效果往往不好。我们现在制定大量标准,但标准本身只是一个指导性原则。


  比如说包装法是重要法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对于生产商,该硬的地方没有硬,该软的地方反过来又不够软,包括刚才所说的消费心理的问题,本质上还有消费的文化,类似于消费教育的问题,我们目前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


  还有所说的文化心理,现在以月饼为例,有很多时候吃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吃,月饼成了一个符号,我们在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其实更重要。


  刘丽华:很多网友都提这么一个观点,天价月饼之所以贵主要是以下几方面:一是为了面子互相攀比,月饼以前是吃心情,一人家在一起赏月,把酒言欢,现在这个功能异化,吃的是身份,讲的是脸面的附加值,商家就不断地开发月饼的商机,月饼就越来越贵。二是过度包装使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其身价几百倍的奥妙在哪里?月饼的功能功夫在饼外,道具才是真正的主角。


  王振:如果整个社会非常关注这个问题的话,给它认认真真解剖开,我想这就不是问题。为什么每到节假日的时候总讨论过度包装这个问题,因为到节假日的时候,过度包装的商品比以前多起来,为什么呢?我个人觉得这里面涵盖一个文化的问题,我们很多商品承载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的内容,承载的是一种文化,脱离商品本身价值的东西,这需要整个社会去认识它。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消费者趋于更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目前,国内一些人的消费心理和习惯开始发生变化,对商品的关注重点也从实用性转向审美性。重视商品包装本身并没错,关键是不要走样、走极端。传统食品功能异化,甚至成为行贿、炫耀的载体,既是生产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和我国部分消费者非正常、不理性的消费心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面子”、“喜送礼”、“好攀比”的心理,对一些“过度包装”现象的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大家都认识到你送我过度包装的礼品就是对我的羞辱,比如说环保人士,你送一个过度包装的礼品给环保人士其实就是对他的一种不尊重。如果大家都有这种意识,过度包装的现象才会在社会上连根拔除。


  4



坚持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相结合


  刘丽华:从根本上来讲,遏制过度包装问题是不是要从法律上着手?


  王合成:不是,事实上法律是最后一道关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文化教育的问题。


  汪祥瑞:我觉得与法律有关,但是法律不是在规范包装的本身。过度包装之所以有愈演愈烈之势,就是因为我们的市场经济培育得还不够完善,既缺乏具体的技术标准,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可以想象,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果在月饼盒里再装月饼之外贵重的东西,不论是生产厂家还是销售商,都会涉嫌行贿;而收了装有金条的月饼礼盒,就涉嫌受贿。这样的话,谁还敢送、敢收呢?


  刘丽华:杜女士在深港两地经常跑,您觉得两地在过度包装商品上面有什么不同?


  杜晓玲:我觉得香港做得比较好,不光是月饼,大部分商品,中档、低档我都买过,很少有过度包装,过年过节就有一些漂亮的彩纸包一下,还有就是丝带包一下就可以了。


  刘丽华:从2005年出来第一个针对包装的月饼细则,直到去年出了国标,国家层面很重视这件事情,从6元钱到600元,质量上可能有差别,是否差别真的有一百倍就让人生疑。我们怎么能够把过度包装现象管住呢?


  杜晓玲:治理过度包装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坚持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源头治理就是要通过制定标准和立法减量、限制过度包装,末端治理就是回收利用和使其资源化。韩国把过度包装归属违法行为,最高罚款可达300万韩元。治理过度包装害怕的不是标准,害怕的是标准到底能够执行到什么程度。


  专家观点



过度包装治理路径


  刘丽华:对于过度包装,您觉得应该从哪方面抓起呢?


  王振:从以下三方面去治理我觉得应该会取得一定的成效。第一,要从文化理念方面进行治理,让全社会来倡导这种简易包装,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第二,从市场自我调节的角度,让市场规律去淘汰那些只重包装不重质量的企业;第三,如果出现市场失灵的时候或者是外部性的问题时,这个时候市场监管要跟上,政府要发挥应有作用。


  王合成:我刚刚说,法律是最后一道关口,这是最强有力的一道关口,也是强制性的。假如有法可依的情况下来做文化理念消费宣传教育工作,可能就有一点依托。既然我们遏制过度包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那么,把包装导致的环境污染成本交给制造和购买这些商品的企业和消费者负责,无疑是最有效也是最公平的。


  杜晓玲:建立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包装回收机制。企业享受了过度包装带来的盈利,却对包装废弃物视而不见。建立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就是要将生产者对产品的责任,扩展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包括产品使用结束之后的回收利用。可以先考虑对部分过度包装严重的行业生产者征收包装税或者废品回收费,如果企业对商品进行了过度包装,就须缴纳额外的废品回收费或者更高的包装税。


  目前我国现有回收机制还不健全,可以考虑包装押金制度,按商品价格的一定比例收取押金,消费者在交回废弃包装后可以全额拿回押金。同时为废弃包装材料等资源回收利用产品的销售提供价格、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回收包装废弃物。


  王振:遏制过度包装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因为过度包装行为本身关系到几个行为主体。第一、产品生产企业应不以包装为噱头,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将包装定位在满足商品包装需求上,并且易于回收、处理利用,着力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第二、包装生产企业对包装应不推波助澜,应积极研发有利于节约资源、回收利用的包装新材料、新技术,着力推广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包装新设计、新工艺、新产品。第三、商贸流通企业应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不采购、不销售过度包装商品,制定拒绝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的具体措施,积极完善包装物回收利用的管理制度,引导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气。第四、消费者不购买过度包装商品,增强能源忧患意识,做到理性消费、绿色消费,选购简单、适度包装的商品。


 


  南海之鳖:产品的包装之所以发展过度以至于被政府明令禁止的程度,这一事实恰恰反证了一个逻辑,那就是市场机制本身已经不能或者难以消灭这种不正常的企业行为了。


  月残中秋:曾有人说过,过度包装的规模化效应,是由公款消费支撑起来的。这话不无道理,因为关于公款吃喝和公款送礼的法律界定相对还比较模糊,缺乏制度监督,无疑促进了炫耀性包装市场的繁荣。


  飞矢不动:解决天价月饼和“过度包装”问题,根本之策是法律,当务之急是动员标准工作人员和各行业协会的力量,制定和实施行业相关产品包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