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新华社评货币政策 中央或出台大动作

新华社评货币政策 中央或出台大动作

我国货币调控部门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今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我国货币调控部门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环境进一步向常态回归,物价总水平出现高位回落的迹象,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四季度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果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助推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企稳回升。但与此同时,两年间投放的过量货币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物价上涨的压力,从去年年底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涨,目前已站到6%以上。


  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终究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过控制货币的增长,可一定程度上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以稳物价为首要目标,央行在上半年打出了六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多次在公开市场实施资金净回笼操作的货币政策"组合拳"。此外,为对冲不断增加的外汇占款,央行于9月份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动态调整,将银行机构保证金存款纳入准备金缴存范围,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进一步增强。


  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我国信贷增速明显回落,银行贷款月投放量逐渐向监管目标靠拢,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也从两年前的超过30%,逐渐回落到年初预定的货币增长目标之内,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货币信贷环境已回归常态。


  在政策作用下,持续走高的物价水平在三季度终于出现了涨幅企稳回落的苗头。数据显示,8月份CPI同比上涨6.2%,涨幅较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经济学家预计,四季度CPI同比涨幅将继续有小幅下行,稳物价的政策调控效果初步显现。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经济增长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然突出。


  受欧美债务危机不断蔓延并进一步深化的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将更为曲折,这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无疑将加大我国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而受货币信贷政策趋紧等因素影响,当前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明显抬升,沿海一些地区的企业出现了融资难、融资贵和资金链紧张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增长。


  当前货币调控正进入到"两难"的十字路口。这种"两难"体现为,一方面物价总水平仍处高位,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货币调控力度不能骤然放松;另一方面,随着外部环境的恶化,我国经济增长将面临增速下滑之忧,政策又不宜过于紧缩。


  目前,无论是世界经济还是国内经济,都将步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应对得当,中国经济一定能够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下一步我国宏观调控将把握好经济政策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今后我国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通过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政策将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来源:华讯财经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