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服饰城——千亿产业走廊”规划的解读:
规划起因:
服饰城需要“原创”来助力
芦淞服饰城地居人民南路,北为火车站,南以星通路为界,东为铁路,西为建设南路,并有跨过建设路向东扩张之势。经过提质改造,如今的她已是市场林立,商铺如云,街道风景如画……
株洲芦淞服饰城闻名全国。特别是在近5年时间里,凭着自身优秀的资源与管理,收获全国十大服饰市场、中国服饰名城、中国女裤名城等殊荣。但“只有市场,没有产业的芦淞服饰注定难以再继续做大做强。”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多年来,芦淞服饰业界也曾多次呼吁,株洲服饰必须有自己的原创,即拥有服装加工基地和创造株洲的本土品牌。
在狭窄拥挤的芦淞市场群内,如何打造与芦淞服饰城相匹配的加工基地? 芦淞服饰城寸土寸金,生产商怎会选择在这里开厂?而依靠市场群本身,无论如何升级改造,也都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更无从奢谈产业发展的春天。
如何突破现有规模的局限?如何能够将其打造成为株洲的五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唯有跳出芦淞市场群这个圈子,才能找到株洲服饰业的海阔天空。于是,向东部跃进成了势在必行!
今年8月,
服饰城规划通过审查
2010年,我市开始谋划十二五规划,五大千亿产业思路正式定稿,服饰业成为其中之一。
同年,芦淞区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包括服饰城在内的“三城一中心”战略。去年年底,芦淞区行政区划调整,原属株洲县的白关、大京两乡镇调整至芦淞区,为服饰城的规划奠定了空间区域基础。
为了顺应服饰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发挥后发优势,政府旨在把专业市场提档升级,同时承接扩大服饰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强化市场、产业的联动发展,坚持时尚引领、品牌支撑和创意驱动,促进株洲服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今年初,芦淞成立服饰城指挥部;6月,株洲市国投与芦淞区国投将共同出资组建株洲服饰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决意打造中国南方服饰之都。8月,芦淞服饰城与航空城分区规划通过审查。
规划重点:
一个中心 一个基地 一个服饰新城
按照规划,中国南方服饰之都包括:
一个现代化商贸中心,即以芦淞市场为核心,推动市场空间外拓、品质提升、业态升级,推动芦淞市场由服饰批发转向功能综合、业态合理、形象时尚的现代商贸中心。
一个总部创意基地,即以品牌和品质为核心,发展服饰贸易的新型业态,打造服饰品牌营运中心,带动时尚创意、总部研发、物流商贸等相关功能的发展,完善服饰产业的商务服务、研发、物流等生产服务功能。
一个服饰产业新城,以推动服饰产业空间的外拓和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形成适合多种企业类型、具有多种空间模式的产业园区,包括中小服饰企业园、规模服饰企业园、品牌服饰企业园等多种类型,打造株洲服饰产业集聚区。同时推动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形成产业新城。其发展理念为:以品牌核心,坚持时尚引领、品质支撑、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强调城市功能,吸引人、留住人;产销结合、市场带动产业,流通带动生产,生产推动品牌。
规划目标:
打造千亿服饰产业走廊
服饰产业新城的规划范围约23.3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龙泉办事处、五里墩乡和白关镇,现状居住人口约为3.2万。
新城的发展,主要通过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服饰加工、设计、展示、物流等产业,与现有的芦淞市场群连接成千亿服饰产业走廊。在服饰城内,建立三类生产企业用地,用于培育中小服饰企业,壮大规模企业,引进品牌服饰企业。在仓储物流方面,服饰城依靠左权大道(320国道)、服饰大道(果园路)、株醴路、长株攸高速等,交通便利。研发基地、品牌运营中心和专业市场等均有科学安排。
根据规划,新城的建设,将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形成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发展产业的同时,强调动态平衡的开发过程,坚持产城融合的发展原则,形成满足就业人员需求的配套服务、居住服务等生活服务需求。
前景:
发展成多功能的宜居之地
服饰产业是劳动力密集产业,它将吸引大量人口聚集,这将为服饰城带来强劲的消费需求。千亿服饰产业走廊将以市场为核心,拥有贸易、采购、办公、酒店、展览、居住、休闲等多种功能。规划实施后,必将促进其他服务行业发展,成为人文之城,宜居之地、服饰商贸之都。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