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传统制造行业,瓶颈之期急需转型;一个是新兴娱乐行业,初出茅庐渴望舞台。他们的牵手,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他们的结合,是双赢的智慧,必将在经济危机的洪流中跃出一道龙门……
谈到中国的服装行业,人们常把两个第一挂在嘴边:一个是“世界第一服装制造大国”,一个是“世界第一服装出口大国”。这两个“第一”,看似光鲜,实则充满了危机,就像一袭华美的袍子,爬满了虱子。这是一个争奇斗妍的时代,缺乏特色缺乏宣传的事物只能在时代的洪流里黯淡无光直至销声匿迹。
近期的行业分析显示,在经历金融危机后,我国服装行业目前处于行业恢复期和转型期的阶段。而进入2011年以来,原材料、运营成本上升的压力在不断加大,并已经深深影响限制了服装业的发展。即使是品牌服装,也像是中道事变的贵族王孙,靠着从前的资本勉强维持。道理很简单,品牌服装一旦被抄袭,如若不能及时设计出讨喜的新样式,就会失去最后的优势,而被价格低的盗版仿制产品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大大影响品牌服装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彻底演变成柠檬市场。
那么,怎样避免这一状况的产生呢?
引人注目的独创和信息平衡的市场。
在这一点上,动漫业的特殊——独创的卡通形象和另一大片广阔的市场恰好能够填补这一空洞。
事实上,已经有聪明的企业和厂家开始这么做了。美特斯邦威联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了印有“黑猫警长”、“哪吒”等形象的个性T恤,班尼路合作日本流行卡通形象“海贼王”推陈出新,艾夫斯则用上时尚大牌Fifi兔疯狂吸金。知人所需,才能求人所求。不要小看这几个单纯的卡通形象,它们是不会过气的时尚代言人,它们是追求新潮的代名词,它们是力挽狂澜的有力舵手。它们还使十几元的背心卖到百元,带给厂商利润的同时还提供了版权的保障从而避免被仿制抄袭的风险。
放眼环球动漫产业,美国和日本的动漫发展程度之高,令世人无不瞠目结舌。从相关公布的数据上来看,日本每年的动漫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美元,早已成为了日本的第二大支柱产业。而在美国,动画产业涉及面广,衍生产品多,很多公司也并不仅仅从事动画产品,所以并没有相关动画产业的专门统计报告,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的文化产业经济产量里有很大程度是动漫的功劳。起步晚,经验少,我国在近年来深刻地意识到走文化强国道路的必要性,在政策上提出了对动漫产业的大力支持。,十七大六中全会把“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提出,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除了直接的财政补贴外,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有望落实和扩大覆盖范围。
一个是传统制造行业,瓶颈之期急需转型;一个是新兴娱乐行业,初出茅庐渴望舞台。他们的牵手,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他们的结合,是双赢的智慧,必将在经济危机的洪流中跃出一道龙门。
服装设计的独创性,是行业内竞争的法宝。为解决同行业图案设计抄袭魔法的现状,服装行业首先会想到法律保护,但由于行业性法律体系尚不完善,除了业内自行建立的道德准则外,很难形成有力的约束力,往往最终沦陷到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尴尬境地。
服装业目前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就是我国服装企业处于全球服装价值链的最低端,服装品牌缺乏价值感,与国际品牌相比缺乏行业优势。国内与欧洲的服装业相比,缺乏文化气息,是最直接的表现。品牌服装面对的消费群本身与普通服装消费群体就存在一些差异性,尤其是高端的奢侈品服装,这些消费者对品牌服装的要求不仅是质量高而且要多样化,要更多的文化赋值。
再看当下国内的动漫企业,大部分具有原创能力,而且设计的自主品牌动漫产品能有效地受到法律保护。然而,动漫企业单纯地停留在设计层面上,带来的也只有一大群漫迷,难以转化成更广阔的产业资源、发展成庞大的市场。
服装业和动漫业的迫切需要,刚好可以在对方身上得到补足。二者合作,一方面可以提升品牌形象,达到动漫品牌与服装品牌叠加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更多认同,形成广告效应,进而带来销售上的提升。
华漫兄弟高级营销总监刘本艳曾说过,作为服装企业,尽可能的降低设计成本,引用更为可靠方便的设计力量,将会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这种合作的方式,可以转变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力,帮助传统企业获得更有力的发展动能。
2009年,华漫兄弟凭借漫赢模式、快鱼竞争力等先进方法理念和深度整合营销的服务优势,与吉林省巧妇制衣有限公司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预计未来可能会有新的突破。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异业合会创造出另一个更成功的美特斯邦威、班尼路或是艾夫斯,而在大动漫时代背景下,产业融合成为一种必然,服装业和动漫业的牵手还会给予更多成功的案例佐证。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