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圆通、顺丰相继涨价以后,近日中通速递公司也宣布函件类快件在原收费标准基础上上调1元/票,物品类快件在原收费标准基础上上调1元/公斤。面对快递公司的涨价风波,有网友猜测,这是否意味着快递业或面临大洗牌?
快递涨价风波接二连三配图
18日,中通速递合肥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目前合肥地区的中通速递价格已经调整,调整幅度依据公司给出的标准。该工作人员表示,安徽省内以及江浙沪地区函件类和物品类快件的起重都是10元/千克,上涨了1元/千克,续重是8元/千克,保持不变;合肥到北京的起重从原来的14元/千克涨至15元/千克,续重仍是10元/千克。
物流利润不足5%
据了解,不断上涨的成本,在侵蚀着快递等物流业本来就不大的利润空间。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省物流企业利润已由原来的10%降至3%—5%左右。
“物流业现在的毛利只有3%—5%左右,以前还有10%。”省物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桂汉明告诉记者,人工成本上涨、高油价造成物流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率不断降低。与此同时,参与同质化竞争的快递公司越来越多,而价格一直提不上去。
“对于我省快递企业来说,大家都在坚持,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桂汉明表示,在这个角逐的过程中,有些物流企业就会被淘汰,坚持下来的企业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做大做强。不过,“洗牌”一方面会出现部分物流企业重组、升级,但也可能衍生不规范竞争,运输超载等现象。
其他公司也会涨
“燃油、路桥费用、人力成本都在涨价,快递价格已经不能完全覆盖成本。如果快递企业通过延误时限等方式来应对,并不利于行业发展。”桂汉明表示,“为了在竞争中争得有利的位置,快递公司只有通过提价能保证服务的质量。”
桂汉明告诉记者,其他速递公司的涨价或许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涨价机会就摆在眼前,而且小额涨价消费者也是能接受的,元旦、春节前后,预计将迎来新一轮涨价潮,但这个涨价与行业旺季也有一定的关系。”
网购群体连连叫苦
快递涨价,反应最强烈的是省城一些“网购达人”。“以前买件衣服快递费只要12元,现在要18~20元,有时候一件衣服才30多元。”经常网购的李小姐感慨地说。快递涨价也让一些小网店开始承受生存之痛。省城一家网店店主刘小姐表示,“为了吸引客户,网店一般都选择包邮,而快递费一旦上涨,成本就会增加,网店就几乎没有什么钱赚了。”
“叫了个快递,等我下楼师傅已经走了,让我明天早点打电话,他太忙。”白领田小姐抱怨道,“快递员现在都挺牛的,收件发件都要迁就他的时间。”网购达人范小姐则表示:“以前在网上买东西三五天就到了,现在等一个多星期是常事。”面对此次调价,不少消费者提出如果能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可以接受,千万不要“提价不提质”。
近期价格变动不会引来洗牌
对越来越多的快递公司可能“跟风”,很多消费者自然感觉压力增大,但在物价上涨的大环境下,又觉得无可奈何。他们希望是,快递业除了涨价也要提升服务,不能“提价不提质”。
事实上,目前国内快递行业投诉有上升趋势。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受理的消费者关于快递业务的有效申诉比上月增长了12.3%。其中,反映快件延误的占39.6%;反映收投服务问题占24.4%;反映快件丢失及内件短少占19.1%。
“公众都希望快递公司能‘提质基础上提价’,但目前难度反而大了。”广东快递业专家、《物流》杂志总编辑廖永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国内快递业长期以来“小、多、散、乱”、靠价格恶性竞争的情况比较突出,确实需要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但由于近期涨价主要是成本上涨使然,并非竞争性的价格洗牌,难以起到“优胜劣汰”的洗牌作用。
“反而是一些大公司虽然想推出价格高端的创新服务,但由于涉及价格变化,现时很容易引起客户普遍反感,只能放慢创新步伐。因此,预计近期出现因价格变动而引发行业洗牌的可能性不大。”
相关链接
圆通涨价顺丰“跟风”
继圆通速递后,近日顺丰速运也悄然提价。9月30日,顺丰速运在其官网发出通知称,自10月8日起,对国内部分线路快件进行价格调整,平均涨幅2%~4%。这也是近一个月之内,第二家宣布提价的快递公司。
8日,顺丰速运合肥公司一位业务员向记者证实,已接到总部的调价通知,从8日起正式提价,起重普涨了1~2元,但续重并没有涨价。
记者致电顺丰速运全国客服热线,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合肥市内起重由原来的10元/千克涨到11元/千克,涨幅10%;安徽省内的起重由原来的10元/千克涨到了12元/千克,涨幅20%,而续重是2元/千克,保持不变;合肥到上海的起重从原来的12元/千克涨至14元/千克,涨幅达16.7%,而续重仍是2元/千克;合肥到北京的起重从原来的20元/千克涨至22元/千克,涨幅达10%,而续重仍是10元/千克。
对于此次涨价原因,顺丰速运工作人员汪先生表示,这是由于部分线路人力、操作及运输成本增长过快所致,速度上不会受到影响。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