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春夏系列国际时装周10月24日开幕,13个中外设计师品牌开始了在本届时装周的“擂台赛”。从配角到主流,设计师品牌在时装周经历了一个快速的蜕变。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秘书长杨健称,设计师品牌或以设计为主导的品牌,将来会成为市场上最有发展潜力的军团,也是最能代表中国设计水平、走向国际的标杆。
上海的尹默、王东芳;福建的金苑、洪美璇;浙江的AS AUGUST SILK、郭宝宝;新疆的龟兹丽人、孙秀琴……今年第一次参加时装周的设计师品牌达13个,包括国外设计师品牌,创历届时装周之最。这些品牌有的已经在市场做了很久,只是从来没在时装周上亮相。
“市场上将来最有发展潜力的品牌,一定是设计师品牌或以设计为主导的品牌。”杨健表示。“时装周发布的门槛逐步在提高,审核也越来越严格,成为设计师品牌提升自身知名度的一个平台。”设计师品牌也是走向国际的,代表中国设计水平的。
受惠时装周
销售额增长40%
去年首次参加服装周的设计师品牌蕾沃尔负责人表示:“参加时装周让品牌知名度得到了很大提升。体现在销量上,今年比去年同期销售额增长了40%以上。”国内已有一批先锋设计师品牌,如例外、卡宾、吉芬、玛斯菲尔等。
有了这样的先例,今年报名参加时装周的设计师品牌更踊跃,尤其以外地品牌居多。“长三角、福建沿海、珠三角地带数量最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当歧表示。“参加时装周是为了占领高地。这个交流平台比广州、上海这种区域性的时装周更能起到推广和交流效用。北京囊括了全国的品牌,也为品牌提供了进军世界的窗口。”
“时装周是个大擂台。设计师们面临的压力其实很大,因为人们对其期待越来越高。”李当岐表示。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风格,不需要讨好谁,也没有输赢。
设计师品牌
遭遇商场“灰色地带”
“由于国内市场营销渠道与国外不同,在中国做设计师品牌比国外难度大得多。国外都是买手制,而国内不是,存在灰色地带。”杨健表示:“众多品牌‘求’着商场进驻,但百货公司不是买手,而是招商部在行使招募品牌权力。他们可能只是二房东,跟买手概念相去甚远,造成设计师品牌进商场异常困难。”
“在国外,可能今天是SHOW,明后天就是订货会。而商业买手在中国还没成型,整个商业环境还没成熟,中国服装周也不能生造‘买手’。如果将来买手体制在中国铺开,左右市场的将是买手。”李当岐表示。
而由于品牌太多,商场希望旱涝保收,只选成熟的品牌,以降低经营风险。再加上设计师品牌底子薄,发展时间短,资金实力有限,因此,设计师品牌开店阻力重重。
“时尚买手很重要,将来应该把商场当成经销商,否则商场没有动力做买手制。”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