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服饰文化之老北京满族服饰习俗

服饰文化之老北京满族服饰习俗

  服饰与发式习俗是一个民族物质与精神生活特征的重要标志。对美的追求,人皆如此。满族的先人勿吉人“头插虎豹尾”作为首饰,而黑水靺鞨人则将野猪牙系于颈作为项饰,并插雉尾作为冠饰。金代女真人仍以皮毛为主,多是短襟、紧身窄袖,皆左衽,崇尚白色,这恐怕是北方狩猎民族服饰的特点。

  服饰与发式习俗是一个民族物质与精神生活特征的重要标志。对美的追求,人皆如此。满族的先人勿吉人“头插虎豹尾”作为首饰,而黑水靺鞨人则将野猪牙系于颈作为项饰,并插雉尾作为冠饰。金代女真人仍以皮毛为主,多是短襟、紧身窄袖,皆左衽,崇尚白色,这恐怕是北方狩猎民族服饰的特点。


  



 


  满族的服饰、发式直接承袭了女真人的基本习俗,同时融汇了汉族、蒙古族等服饰的某些形式。其袍、褂、鞋、帽与发辫则更具新颖多彩而浓郁的民族风格。


  满族独具特色的服饰是袍、褂、马甲、靴等。袍,满族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都穿,因是旗人的常服,所以被后世人称为“旗袍”。它的基本款式是圆口领、窄袖、左衽、衣摆四面开衩、有扣袢、束腰带。男子穿的袍长至脚的下摆肥大,故称“箭衣”。早期男袍窄袖上还有袖头,形似马蹄,称为“箭袖”,或“马蹄袖”。入关后满族袍袖的“箭袖”只作“掸袖”,行礼而用。平常穿的袍称常服袍,外出穿的袍子称“行服袍”。袍因季节不同而有皮、棉、单、夹、纱而异。满族贵族的袍子以黄色为贵,与汉族尊黄的服饰制度相同,而今满族妇女的旗袍不仅被国内各族人民所接受,而且推向了全世界。


  套在袍外的短衣称为褂。官员穿衣长过膝,袖长过肘,对襟施扣的褂子,称为补褂。宗室开四衩,一般官吏士庶开双衩。官员的褂子有表示级别的“补子”,而无补子常穿的褂子称为常褂。平常穿的行褂长仅及腰,袖长及肘,袖口平齐宽大,又称“马褂”,原只限于士兵穿用,后来演变成为燕居便服。马褂的形制还有对襟、大襟和缺襟的区别。对襟马褂多作为礼服,大襟马褂多作为常服,缺襟马褂多作为行装。这些马褂大多为短袖,袖口齐平而宽大。内穿袍,外著褂,是清代满族的主要礼服。


  马甲又称坎肩,是一种无袖短衣。它由古代汉族的“半臂”服发展而来,是一种便服。马甲也有大襟、对襟、缺襟区别,一般穿在里面,体式窄小,清代晚期有把马甲穿在外面的。现在这种马甲也被各族人民接受,与旗袍一样,成为中华民族喜爱的服装。


  满族服装还有穿袍时外加硬领的“领衣”,贵族穿的比袍略短、对襟、圆领口、平袖的端罩等。此外,还有套裤,无裤腰,不连裆,两只裤腿单独分开,用带子或扣子穿系腰间。旧时满族人通常穿长腰、宽裆、肥裤腿的裤子。裤腰高阔,要在裆上抿个大折之后系以腰带。裤腿也肥阔;也要抿褶扎上腿带。这种服装一直到本世纪60年代才废止。


  {page_break}


  



 


  满族的鞋靴最具特色的是“靰鞡”。靺鞨以兽皮或牛猪皮制做,前平、后圆、口方。前脸上聚皮纳褶,两侧安有6个小耳.穿时用皮条或麻绳穿耳缠在小腿上。里絮以经过加工的草,穿脚上轻便、结实、暖和。平时贵族穿靴,平民不准穿。后来受汉族影响,渐穿布,但底厚,鞋头多绣云卷纹,突出鞋底之外。鞋脸镶一或二条(单梁等双梁)皮条,今称练功鞋,平常无人穿用。旧时农民还在春夏季家中穿“瓜搭板”,用软厚2厘米的木板,稍大于脚,大脚趾与二脚趾丫间穿一透眼,脚腰左右各穿一透眼,系麻绳,高于脚面子,以便套脚,今以拖鞋取代。


  满族的冠帽分礼帽、便帽。礼帽俗称“大帽子”,士绅所戴,冬是暖帽,夏为凉帽,随节气而易。便帽称为“小帽子”,以六瓣合缝,俗称“瓜皮帽”,为富者戴用。而平民则戴毡帽。今天,礼帽亦已为各族人民所接受,使帽子发展变化了形式。


  佩挂。满族男女皆有佩挂。凡袍必有腰带,必挂什物。腰带,宗室系金黄色,觉罗为红色,普通皆蓝色。腰带上系有小刀、匙子袋、火链袋、手帕等,此外还有烟袋、牙箸、荷包之类。


  满族妇女服饰大体与男子相同。也有官服、便服之分。官服分袍、褂、氅、衬。袍一般多是窄而瘦长,褂如袍长,氅衣袖口用花绦白色绣花卷袖,衬衣则舒袖。凡新妇及青年妇女的氅衣,用大红色;中年则藕荷色;已有儿媳者则用深紫色;老年则用深蓝色。红色、藕荷色是周身镶大花边,紫色、蓝色则仅镶右襟一道到底。衬衣用浅色。未婚女子不穿袍、褂,穿氅、衬,但不卷领,用围脖或手帕围上。夏天,女便服没有领子,出则围以手帕。


  满族妇女无裹足恶习,均为天足,因此,有俗语说满族“男女一双鞋”。鞋有靴、平底布鞋和宫廷贵族妇女穿用的“花盆底”鞋,即鞋底中间有前平后圆木底,高3寸的鞋。平民妇女主要穿平底布鞋,夏天多跣足,故有“修头不修脚”之谚。


  {page_break}


  



 


  发饰。满族的发式与发饰多承袭金代以来女真人习俗。男子半剃半留,编发作辫,在辫子上以珍珠、宝石、金银坠角等为饰,而普通百姓则仅扎辫绳而已。女子发式变化较多,幼年也是剃去周围头发,只留颅后发,编结成辫,盘于脑后。成年后蓄发缩髻。清初,成年妇女风行“两把头”(或称“架子头”、“叉子头”),以高髻为尚。康乾以后,由于受汉族“如意缕”影响,流行“一字头”。女俗重饰头,不仅发式优美,而且还要插戴簪钗栉环等各种首饰,而尤其喜爱插花饰发。贵族妇女穿礼服时戴“钿子”,前后垂饰旒苏,长及肩。饰钿花九片者称“满钿”,五片的称“半钿”,类似汉族的凤冠,故又称为“凤钿”。清代后期,贵族妇女盛行顶戴“大拉翅”,直流行至清末。对耳饰,满族妇女也很重视,少女时即扎耳眼,成年或婚后戴金钳,或铜钳。


  发式——燕尾.清初时的普通旗女和汉族妇女模仿满族贵妇发饰,以高髻为尚,梳时在头顶后部将发平分两把,向左右方横梳成两个长平髻,两髻合宽约一尺,俗称“叉子头”(也称“两把头”、“或“把儿头”)。作叉子头时,又在脑后头垂下一缕头发,下端修成两个尖角,形成燕尾形,名谓“燕尾”。清吴士赞《宫词》对这种发式作了描写:“髻盘云成两道齐,珠光钗影护蝤蛴。城中何止高于尺,叉子平分燕尾低。”这些宫词对满族妇女的独特发式作出形象的描绘。


  发式——团头。“团头”,又叫旗鬓,是民间常见的发式。满族妇女进人中年以后,便不再盘“头翅儿”,而改梳“团头”,其造型好像一个带花纹的馒头,但“团头”不同于一般平民百姓中年妇女的“疙瘩鬓”。两者梳法位置不同叫法也有区别,疙瘩鬓在脑袋后下方。团头位置在正上方,把头发在头顶梳成竖式的圆形或扁形高髻.有的也留“燕尾儿”,并在发中插戴银、铜质扁方等首饰。一些老年妇女因头发较少,在头顶绾成一个螺旋式的“卷儿”,即简单又便利,直至近些年在满族聚居的农村还可以看到。


  还有一种叫做“水葫芦”的发式,俗称“水鬓”。即挑下两鬓微弱之发,用肥皂水傍耳根成钩形,丰颊面颐,相衬如桃花带雨,格外美观。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