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日发布报告,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制造业PMI已连续32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但明显接近临界点——50%,并降至2009年3月份以来最低点,表明欧美经济环境恶化对中国经济构成影响,制造业经济总体仍处于增长态势,但增速明显回落。
10月份,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4个回落。其中,生产指数为52.3%,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并低于历史同期均值2.9个百分点,但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为50.5%,回落0.8个百分点,为2009年3月以来新低,略高于临界点,其中出口订单指数为48.6%,低于上月2.3个百分点。
调查还显示,10月份制造业企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6.2%,比上月显著回落10.4个百分点,是2009年4月份以来首次跌落至临界点以下。这表明随着欧美经济的走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落,以及国家一系列稳定物价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制造业面临的通胀压力进一步缓解。
专家解读
经济回调 通胀缓解
经济仍处回调阶段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这显示中国经济增长还处在回调阶段,但PMI继续保持在50%以上,表明整个宏观经济依然保持适度增长态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同样认为,PMI指数回落预示未来经济增速继续降低,三季度出口和投资都出现增速下降,企业资金紧张问题日益突出,受其影响,经济增速呈降低态势。
通胀压力明显缓解
当然,从当前PMI指数中,依然能看到经济发展中一些积极变化,颇为突出的是,物价涨势加速回落,通胀压力明显缓解。
数据显示,10月购进价格指数为46.2%,回落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是自2009年4月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内,反映出通胀压力已明显缓解。据新华社
相关链接
制造业PMI是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重要先行指标,通常以50%为临界点,高于50%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