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毛织业界的“晴雨表”,织交会受到海内外客商的关注,织交会期间,主办方特意安排了两场专业采购会,为来自海内外的毛织买家与生产厂家实时对接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10月29日,第十届织交会在大朗毛织贸易中心工厂直销中心举办了首次跨国专业买家采购会,吸引了50多家外国专业采购商与会。会上,海外客商与本地毛织企业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次零距离接触带来了660万美元的成交意向。
10月30日,中国超市联合采购交易联席会议与大朗毛织企业对接会开幕,46家国内专业采购商与40家生产企业现场对接。据不完全统计,订单交易额300多万元,意向成交额1500多万元。
首次举办跨国专业买家采购会
本届织交会首日,主办方在大朗毛织贸易中心举行了跨国毛织专业买家采购会,为国外采购商与国内毛衣供应商之间提供了一个务实有效的贸易对接平台,增进了买卖双方的互信,提升了交易的可能性,促使双方企业从中获益。
当天下午,对接会还没正式开始,几位来自非洲的专业采购商一进场就与东莞市威红服饰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谈得火热。一位加纳采购商认为,大朗毛衣的款式很新颖,设计很独特,而且质量很好,手感也非常不错。
据悉,第十届织交会组织的这次跨国毛织专业买家采购会共吸引了美国、德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家专业采购商进场,他们与86家参展的知名毛织企业就样品设计、价格、流行趋势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贸易洽谈。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把采购商和我们厂商都集中在一块,方便我们洽谈。”东莞众圣针织有限公司的参展负责人认为,采购会让客人知道在织交会有这么一个平台提供给他们,这个平台能够让他们很方便地与生产厂商接洽上,“期望今后能参加更多的此类活动。”
记者在对接会上发现,出席本次采购会的外国买家大都非常专业,他们采购的目标颇为明确,对产品质量和供应商的资质要求也比较高。
来自欧洲某纺织服装市场的一位项目总监在采购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明确指出,某些纺织品必须通过Oeko-tex才可以被欧洲买家所接受。
据初步统计,共有12家采购商在当天的采购会上找到了满意的供应商并达成了660万美元的成交意向,另有17家采购商当天前往供应商的生产工厂进行验厂,目前还有多家采购商正在与生产厂家进行深入的洽谈当中。
“对接会有力地实现了采购商和供应商的共赢,助升了织交会的专业化、国际化形象,突显贸易展的实效性。”织交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做好对接会各项合作意向的后续跟踪服务,积极促进跨国采购商和大朗优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将大朗毛织产业集群诸多有实力的毛织企业纳入到跨国采购产业链条之中,进一步扩大大朗的外贸成交和投资增长。
{page_break}
“超市联盟”对接大朗毛织企业
在人们印象中,“大朗毛衣”是一个响亮的品牌,尤其在欧美等地的影响较大。不过,现在的“大朗毛衣”不仅仅是局限于出口了,正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的销售网络,逐步向我国中西部地区挺进。这让参加第十届织交会之中国超市联合采购交易联席会议与大朗毛织企业对接会的每一位嘉宾感触颇深。
湖北一家超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大朗毛衣”以前在他们中西部消费者记忆中主要是“冬装”、“出口”为主,近年来服饰市场的时尚化潮流变化很快,中西部地区市民对大朗毛衣的了解也更加深入,真正了解到大朗毛衣早已从“保暖”、“冬装”转变为休闲、时装化。
与会的一位重庆采购商坦言,大朗毛织服装品牌凭借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西部地区也一定会很快就能够建立优质的消费基础和良好的口碑,市场潜力非常巨大,“织交会产销对接会为产销企业进行双向沟通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对发展国内市场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搭好这个平台,加强我们与厂商的后续合作。”一位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客商告诉记者,他们商场的销售额也正在逐步扩大,发展的连锁店也会越来越多,“其实在商场超市所销售的毛衣数量是非常大的,我们的商场每次进货就都在几千件以上。”
东莞市卓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李先生说,他们企业在大朗专门建立了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和4000平方米的先进数控织机样板车间,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把内销品牌做起来,其二把大朗毛织服装的形象提升更高的层次,“我们也一直在寻找与商场超市对接的路径。”
“虽然我们在这次织交会上能够与企业对接,能够找到与我们商场合作的厂家,但更加希望以后能够与大朗这边的厂家长久地合作下去。”新疆乌鲁木齐好家乡超市服装部总监李小姐建议说,希望大朗毛织企业能够在网上建立一个发布平台,把企业研发的新产品、新款式发到平台上去,让客商与企业在网上对接,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成本。
记者发现,对于这次对接会,无论是参展商还是采购商均表示看好双方合作前景。他们认为,由荣获“中国行业品牌展会金鼎奖”、“新世纪十年中国品牌展会大奖”的大朗织交会牵头举办供需对接会,针对性强,辐射面广,品牌质量有保证,合作条件优厚,为对日后深入合作注入一剂强心剂有信心。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