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已被逼到颈子上了」,东莞多家台资鞋厂年底关门,有的束装返台,有的留在当地,准备转型做服务业。有台商建议,政府此时应开放利多,让台商返台投资,未来半年就是「黄金时间」。 制鞋台商说,制鞋业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总向劳动力工本低的国家转移。七年代,从美国转到日本、台湾,九年代初,又转到大陆,现在被迫转到越南、印度。同样是台湾人的车间,在最落后、最没法治、最高风险的地方,重复做着代工低利行业。 「现在开端的半年,是返台黄金时间」,东莞全轮五金塑胶总经理颜添益是乐观派。他说,面对鞋厂大规模倒闭、转厂,传产另觅生机之时,若台湾能设立一专业区,用台糖或大片中南部荒置土地盖厂房,给台商纾困融资,开放引进大陆员工,台商返台设厂的应该不少。 和东莞、越南相比,颜添益表示,台湾电价便宜、法治化、配套设施完善,还有先进的管理,这些都是强项,如果台商愿回去,珠三角的订单和客户也能一起带回台湾。 「这只是主观愿望,鞋业台商真的想回台湾的不多,都往落后地方跑。」经常辅导东莞鞋厂的深圳亚广总经理林琦翔则指出,只见到台商去越南、印度,还有的去孟加拉、柬埔寨。「毕竟高劳力密集行业,也不适合台湾了。」 「让传统产产和鞋业台商返台投资,只是一个假命题」,林琦翔表示,台湾要有更好的条件,更低廉的工本,才能拉回台商。
来源: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