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开幕式叶孔新讲话
第16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开幕式叶孔新讲话
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委的正确领导下,虎门镇坚持科学发展,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力促“两个升级”,突出“两个扩大”,坚持“两个根本”,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推进滨海国际商城建设,经济和社会取得了新的发展。
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达285.2亿元,同比增长13.9%;工业总产值619.5亿元,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2.3亿元,增长16.4%;各项税收总额43.8亿元,增长21.9%;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17亿元,增长18.5%;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69.5亿元,增长15%,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359亿元,增长12.6%;农村人均纯收入16439元,增长8.3%,多项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一年来,我镇获得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十一五”规划中国综合实力百强镇、广东省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广东十强”(第一名)、全市工作量化考核综合一等奖等荣誉。
一、给力产业升级,推进经济转型
政策措施有保障。设立了三个3000万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颁布实施企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创意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扶持重点企业等办法、方案,为我镇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导向和措施保障。
科技创新有力度。科技投入7000多万元,支持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申报国家省市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923项,授权专利734项,获国家省市技术创新项目34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6家,省民营科技企业5家,市民营科技企业4家,市技术中心1个。拟定了信息传输线缆联盟标准,申报专业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实施人才兴镇工程,共引进教育部、科技部企业科技特派员12名,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招商引资有突破。利用外资和外贸已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并迅速回升。全年进出口总值36.9亿美元,增长24.8%,其中出口总额22.7亿美元,增长17.5%;累计利用外资项目签约57宗,增加22宗。投资70亿元的滨海大道人防工程和首期投资56.4亿元的中国电子东莞产业基地项目落户我镇。{page_break}
企业转型有实效。100家外贸加工企业已转为“三资”企业或民营企业。推动了近百家加工贸易企业拓展内销市场。积极引导50家企业增资扩产、新项目投产、引进先进设备和设立研发机构。民营经济有实绩。全镇累计在册民营经济单位4.98万家,其中民营工商企业5633家。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168亿元,民营经济实现工商税收15.1亿元。民营企业投资的万科紫台、地标广场、龙泉豪苑、龙泉华苑、虎门国际购物中心等正在加快建设,虎门不夜天美食广场、东方索菲特五星级酒店、虎门国际公馆、滨江花园、虎门地标等重大民营项目相继落成投入使用。
品牌战略有深化。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有2家企业获得省著名商标,全镇累计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3个,广东省名牌14个。
二、加力城市升级,构建商城格局
完善各类规划设计。修编实施《虎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通过了《虎门镇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纲要)》专家评审,重新整合了17项控规。完成了威远岛、新城市中心、新湾片区等概念性城市设计。编制完成了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及 “五整治”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推动城市升级的文件。
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开展了滨海大道、长堤路、环岛路BT模式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和招投标,已进入正式施工阶段。完成了威远职中扩建主体工程。开展了虎门过海隧道、新威远桥等工程前期设计工作,配合省市对省道256、358进行改造大修。完成了虎门火车站临时疏解工程和富民商圈道路等工程的施工招标前期工作。全面推进“三旧”改造。编制了《虎门镇“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共涉及26个社区、152个地块,总面积达4.6万亩,已有35家企业签订了94个地块、2.6万亩的改造合作意向书。完成了28个改造方案和9个单位规划的编制。出台了《虎门镇“三旧”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办法》,进行了土地权属调查和单元规划编制,开展了安置房建设的前期准备。
坚决实施土地统筹。出台了《虎门镇土地统筹实施办法》,强化了镇储备土地管理,全镇储备土地面积达到3246亩。完成农保区增补规划,共调整建设用地2400多亩。成功拍卖3块镇储备土地。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全年市镇和社区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4亿元,重点实施了25项水利工程,全镇水利工程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三、大力繁荣文化,创建文化名城
强化规划指引。制订了《虎门镇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及其实施方案,出台了文物保护管理、文化扶持与奖励、建设图书馆之镇等一系列方案,从规划、政策与措施上保障虎门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做好文物普查。积极响应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镇登记文物116处,其中新发现的文物86处,完成了成果图册的编制设计和印制工作。
举办重要活动。编纂出版《东莞市虎门镇志》并举行了首发式。举办了全国纪念鸦片战争170周年学术研讨会,深化了鸦片战争的学术研究成果。举办了大型音乐盛典《和平颂》,展现了虎门人民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风貌。举办了第六届读书节,推动了学习型城市建设。圆满完成了亚运火炬在虎门的传递。
普及群众文化。精心组织2010虎门文化艺术节,开展了50多场次文化竞赛、展示、表演,观众超过15万人次。创作、展演了一批优秀作品,其中61件获市级以上奖励、102件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我镇创作的计划生育宣传动漫作品荣获全国优秀作品奖。
整治文化市场。建立了打击非法出版活动和出版物长效机制。加强网络执法,查处非法网站、软件侵权案件、各式下载店案件一批,坚决防止“黑网吧”死灰复燃。
四、着力拓展市场,不断扩大内需
优化商圈建设。通过东引运河虎门城区段的改造,改善了富民商圈的购物环境。在阿里巴巴网站开辟了虎门服装网上贸易专区和大莹电子商务区,升级传统服装销售方式。与江苏盛泽面料产业基地、浙江省海宁(马桥)经编产业园合作,引进了一批高端面辅料商家,完善了布料辅料商圈。引进了服装产业创意中心等项目,规划了民营经济总部大厦、会展场馆、虎门客运总站等项目建设,充实了高速公路出入口周边地区创新经济商圈。虎门国际服装机械城成功开业,丰富和完善了服装产业链。促进群众消费。大力开展家电下乡及家电以旧换新等活动,累计销售总额达2亿元,市镇累计发放补贴金1635万元。加大了消费维权力度,引导群众积极理性消费,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8亿元,增长了20.2%,位居全市前列。兴办展览展销。积极扩大内销市场。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及2010虎门服装与电子信息产品(郑州)展贸会,意向成交额分别达46亿元和38.3亿元。组织部分企业参加(东莞)品牌服装服饰合肥展销会及第六届新疆“喀交会”、北京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加强市场监管。对社会消费商品加强监测,维护供需稳定和物价平稳。累计投入1248万元加强农贸市场软硬件建设。大力开展食品和水产品卫生安全监测和整治,集中整治清理无证照经营和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专项行动,查处食品案件158宗,清理无证照经营2500多户,营造了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创建了怀德等5个食品安全样板市场。{page_break}
五、强力抓好管理,优化人居环境
狠抓维稳综治。建成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并投入运作,形成了“大综治、大调解”的工作格局。
六、全力普惠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巩固教育强镇地位。投入3550多万元用于奖教奖学、公办校舍补强加固和完善消防设施及配套设备。制定了《东莞市虎门镇中长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全面部署了全镇未来五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实施“快乐教育”,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整体教育质量高位提升,高考、中考再创历史新高。积极配合市政府做好与香港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合作办学工作。
七、聚力社区管理,壮大集体经济
增强社区经济实力。加强对社区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有效实施各项帮扶政策,促进了社区发展。全镇社区集体两级总资产达99.9亿元,增长2.8%;净资产70.6亿元,增长2.1%;总收入13.78亿元,增长3%;纯收入7.3亿元,增长3.3%。有14个社区可支配常规收入超3000万元,有12个社区村组两级净资产超亿元。
八、合力抓好廉政,提高机关效能
切实加强厉行节约工作,加大对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的监督检查力度,杜绝了公款出国参观旅游活动。把全镇102个部门预算单位、17个镇属企业全部纳入镇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对财政供养人员首次实行财政统发工资,纳入财政监管。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落实好四项监督制度。
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始终保持高昂斗志,提振精神,在危机中加快了转型步伐,在困难中保持了平稳发展。这离不开上级和镇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体虎门人民的共同努力,离不开虎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民主党派的监督支持,离不开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关心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虎门经济总量虽然排在全市的前列,但人均生产总值、人均税收、人均可支配财政收入与先进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各社区发展也很不平衡,贫富差别较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还有不少困难和障碍;规划的审批与项目落地开工制约因素较多,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工程进度较慢;劳动力资源出现短缺,企业招工难,用工成本加大;城市交通运输秩序、环境卫生状况还不尽人意;机关作风有待继续改进,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努力破解。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镇推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建设滨海国际商城的攻坚之年,意义重大。今年政府的工作总体思路和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虎门”为核心,以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和省、市“十二五”规划为指引,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优环境、重管理、惠民生、强队伍,全力推进滨海国际商城建设,当好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排头兵。综合各方面的因素,201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5%;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增长15%;单位GDP能耗下降2.6%,其它指标力争位居全市前列,各项事业健康平稳发展。
当前,虎门正站在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十二五”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虎门”的重要机遇时期,也是建设滨海国际商城的非常关键时期。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新跨越,为建设幸福虎门而努力奋斗!
来源: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