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初,联合国为菲律宾女婴丹妮卡送上象征“70亿宝宝”的蛋糕,这意味着世界人口总量已达到70亿。目前,中国有近3亿儿童,每年还将增加1000万以上的新生儿,随着国内二胎生育政策的逐步松绑,在未来几年内迎来生育高峰已是大势所趋。那么在这样一个背景条件下国内童装市场将何去何从?童装加盟网就此带你解析未来国内童装市场的竞争态势。
一:强势遭遇国际硬实力
随着以NIKE、阿迪达斯等国际大品牌的陆续进入中国童装市场,以及其它资本对于童装市场的虎视眈眈,国内的童装企业所面临的将不再是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国内企业,更多的将面临国外具有成熟市场操作经验和强大资源支撑的新一轮竞争。这绝不单纯体现在价格或生产制造能力的竞争上,更多的体现在品牌的全面竞争。
细分童装群体市场。市场还是那个市场,所不同的是市场需要针对性的细分,只有群体界定清楚,才有利于企业。童装市场,从市场具体来说可以分为0岁婴儿装、1-3岁幼儿装、4-6岁小童装、7-9岁中童装、10-12岁大童装、13-16岁少年装6个细分市场。做好童装品牌这样细分是因为儿童在0-16岁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以及成长特征都是存在差异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细分,因此做童装品牌无论从服装款式还是颜色上来说可以用“肆无忌惮”四个字来形容。这就是婴幼儿期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典型特征。
定位童装品牌受众。做好童装品牌童装市场和做好成人市场最大的差异在于,童装市场的消费者由两种人组成,其一是童装的使用者即儿童,另外一个就是购买童装的决策者和参谋者即儿童的父母。做好童装品牌童装产品的这种特殊性就为品牌提升带来了难题,是锁定使用者儿童还是儿童的父母?毕竟这二者的判断决策力可是有天壤之别的。
定位品牌价格。做好童装品牌价格定位关键点:在童装市场中有两大类产品,一类是泛滥的低价货,这些产品无品牌意识,大量充斥市场;另外一类是高端货,走品牌路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儿童这个群体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其心理和生理都处于高速变化时期,这就导致产品的周期比成人市场的产品周期更为短暂,甚至父母们在决策购买的时候,会因为孩子的身体每年都在成长变化而产生临时性凑合的想法。这种情况的大量存在,导致消费者在采购产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那些性价比高的产品作为首选,因为这样的衣装即使丢弃了也没什么值得可惜的。
国内童装市场被一片看好,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服装业,如果说还有最后一块“金矿”尚未开发的话,那非童装领域莫属。国际知名品牌童装系列产品的强势入华,有弊也有利,国内童装企业除了加强自身的产品建设外还要加强针对国内市场,生产符合国情的童装产品。
二:狠斗国内空白市场
今时不同往日,国内童装品牌素来在行业就存在不小的市场份额,以广派、浙派为代表的企业从十年前便已崭露头角,国内童装品牌发展至今却始终没有诞生如同运动、男装一样令人侧目的大牌。
国内童装形态。中国童装行业有广东、浙江、福建、湖北四省的生产基地,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就整体而言,广东板块以产品设计、生产优势取胜。此外,上海、北京、深圳也有一些童装品牌,主要以品牌输出、品牌化运营为主。国内活跃的童装品牌主要有:小猪班纳、巴布豆、叮当猫、兔仔唛、巴拉巴拉、杉杉童装、红黄蓝、红蜻蜓、贝贝依依、贝因美、ABC、红孩儿、嗒嘀嗒、安踏KIDS、特步KIDS、西瓜太郎、淘帝、小玩皮、皇家宝贝、海崴、派克兰帝、加菲猫、鄂尔多斯童装、芭比娃娃、好孩子、丽婴房、JEEP童装安奈儿、JOJO、噜噜贝儿、黑猫警长等。
国内童装竞争力。国产童装品牌力整体偏弱,批发占到了70%有余的市场份额,国内童装品牌打出品牌旗帜的童装企业仅占10%左右,而且具备能与洋品牌抗衡实力的更是凤毛麟角。国内童装品牌行业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哑铃型”竞争势态。一头是洋品牌占据了大量的高端国内童装品牌市场资源,另一头则是国内企业以低附加值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童装品牌大众市场,国内童装品牌声音极弱,期待强势品牌的出现。
现如今中国童装行业市场竟争非常激烈,中国童装消费均呈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童装行业成了服装业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中国将进入第三次生育高峰期,将形成一个庞大的儿童消费市场。童装行业市场成为了服装业的竞争焦点和新的蓝海。童装行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给我国的童装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是相当大的挑战。
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小编认为,对比国内外童装行业,品牌形象塑造的差距只不过是意识上的差距,而这在童装行业里并没有太高的壁垒,国内文化是完全可以打开童装设计的思路去迎合儿童心理的,只是国内童装行业在这方面还欠考虑。国际品牌较为注重直营与加盟店的营销形式,国内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具备此势力,只是还没有意识到此形式在品牌形象塑造与维护中的真正意义。
无论品牌价格还是品牌形象亦或是品牌定位,都是现如今国内儿童市场发展的需要。只要认真分析市场,认真做好品牌定位和走向,那么这样的品牌终究会赢得童装市场的青睐。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