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市场紧缩,国际市场不景气,中国轻纺城的纺织品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面对即将到来的年底淡季,柯桥一些布商又遇到了没单子做、即使有单子利润也不高的尴尬局面。记者日前了解到,有布商为了留住客户,不得不硬着头皮,重新做赊账生意了。
轻纺产品赊账生意增多
蒋先生是柯桥一家纺织品公司的采购员。他告诉记者,进入10月份以后,不断有来自山东、河南等地的纺织厂推销员跑上门来推销原料。其中,江苏、绍兴本地的坯布厂也总是来电推销坯布。蒋先生说,这些业务员都说只要单子,货款欠段时间,也没关系。
“要是在三四月份,棉纱厂和坯布厂主动上门推销,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蒋先生说,去年棉花等轻纺原料价格暴涨,许多面料公司都是提着现金去买面料或棉纱,但是现在棉纱厂、坯布厂业务员口气都软下来,欠账生意又可以做了。
柯桥一家倍捻机厂负责人陈先生也告诉记者,10月份后,工厂生意明显清淡起来了。目前,工厂已经放松了工作节奏,以免机器空起来,到时候停产后再次启动,又要增加成本。
同样,中国轻纺城里的布商欠账生意也在增多。北区一位灯芯绒面料经营户陈女士告诉记者,如今很多老客户下单子,都是做欠账生意。原来1个月就能支付的货款,现在要3个月或者半年才能付清。陈女士说,这样的生意其实有很大的风险,但是眼下经济不景气,为了留住客户也只能先欠着,总比没单子要好。
柯桥创意产品依然有话语权
外贸出口市场也不容易。曹先生是华舍一家珊瑚绒生产企业的老总。他说,前段时间,他去了一趟迪拜,发现那边相关产品价格又乱得不行了。同样的产品报价一个比一个低,产品几乎没有利润可言。另外,外商也经常在拖延支付货款的时间,加上人民币升值和利息损失,本来可以赚钱的生意很可能突然亏了。
不过,面对当前的淡季,也有产品依然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曹先生的公司生产设备较先进,产品也不同于一般的大路货。他说,现在公司在严格控制“大路货”的产量,尽量把赊账贸易控制在100万元以内,扩大创意产品的生产份额。他说,卖有创意的产品,还可以和顾客加价,也能及时收款,没有赊账的后顾之忧。
有关人士认为,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特别是国外轻纺产品的消费能力不再像过去那么强劲,但是赊账生意潜在风险巨大,由此引发的坏账已经困扰轻纺城布商许多年了。他因此认为,大家应该摈弃过去落后的经营模式,不断开发创意产品,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