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2%。创2010年10月以来14个月新低。其中,城市上涨4.2%,农村上涨4.3%;食品价格上涨8.8%,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消费品价格上涨5.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4%。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0.8%,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3%。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5.5%。
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7%,环比下降0.7%。
业内预计,随着GDP、CPI的温和下降,物价拐点即将出现,“预调微调”窗口也将开启,经济增速放缓。宏观政策微调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决策层将面临着如何运用经济杠杆,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的难题。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统计局公布11月CPI同比上涨4.2%,创年内新低,不仅同比出现了比较大幅的回落,重要的是环比也出现回落,价格上涨势头初步得到控制,给货币政策的调整带来的操作空间,也利好于股票市场。
第一创业证券分析师陈中平表示,CPI数据降幅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对政策高压态势的担忧将有所减轻。预计CPI在4%以下时,将看到新一轮政策放松。
外围市场跌多涨少对A股市场带来一定不利因素。总体而言,市场目前的惨淡气氛,在没有重大利好刺激下将难以改变,可关注2300点重要支撑位。价值型投资者在此位置不应过分紧张,一些成长性股票已经跌至估值洼地。可积极关注蓝筹和成长性小盘股投资机会。
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孙卫党表示,11月CPI同比增速降幅大于市场预期,主要由于食品价格显著下降等原因。由于翘尾因素减弱以及春节临近,未来几个月CPI增速的降幅会有所收窄。预计政策方面不会有明显变化,明年一季度应该还会见到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
众多专家认为,未来存款准备金率还将继续下调。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12月,信贷额度会继续有大幅提升。预计未来几个月准备金率将继续下调,明年上半年,下调频率可能会一月一次。”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