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多鞋企还在甘于接单做代工时,他已将自己的公司实现了全供应链管理的转型升级,全球排名前50位的中高档女鞋国际知名品牌中有30多个品牌的女鞋在他的工厂生产;当鞋企同行们还仅仅在制造环节赚取微薄的利润时,他已着手谋划建立从设计到生产到销售的世界鞋业总部基地,他的工厂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曾得到温家宝总理的参观指导;当制鞋产业正在遭遇全球经济变局的振荡时,他已悄悄地将中国的工厂开到远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外资企业之一……他是全球中高档真皮女鞋规模最大的制造企业之一——广东省东莞市华坚集团华宝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亚洲鞋业协会主席张华荣。正当包括鞋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再次遭遇低迷期时,在此间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鞋业论坛上,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听听这位全国劳动模范眼中的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路。
中国市场具有强劲的生机,内外兼修攻坚克难
当前,全球经济环境持续低迷,中国制鞋业等制造业屡屡传出不少企业倒闭等信息,在重重困境中如何破冰突围、提振行业信心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张华荣对包括鞋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充满信心。“不管经济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但有人就需要穿鞋子,要穿鞋子就要有人做鞋子,经济再不好也不会不穿鞋,消费者最多是买少一些,买便宜一些,但对鞋业等的需求是刚性的。”
张华荣分析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鞋是生活必需品,低端市场的变化不会太大,对高端市场而言,具有较强购买力的富人也不会对价格过于敏感,因而变化也不会太大,而中高端市场则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综合起来看,欧美经济低迷会拉低5%左右的订单份额,但在国内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制鞋行业则还会保持20%-30%的递增,特别是在国内更会保持更高的增长速度。因而我们大可不必因全球经济的低迷担忧鞋业等中国制造业的未来与出路,我们所需要考虑和付出的是如何做好鞋。”
“中国鞋企应内外兼修,国外与国内市场两手抓,特别是开拓内销市场上要努力克服由外销转内销的水土不服,尤其应克服内销起步期时的种种不适与困难,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张华荣建议。
中国制造业永远拥有春天,关键在专注与创新
张华荣一直坚信“中国制造业永远拥有春天”,因而十几年来,他一直坚守着制鞋这份他认为“可永续经营的事业”。而正是由于这份坚守,他成为全球中高档真皮女鞋的最大生产基地之一,众多的世界品牌鞋从他的工厂走向全球市场。{page_break}
“虽然投资或转行做其他行业会得到更大的获利,但我们还是坚持只做一件事,不断地生产鞋,只在本行业内部进行多元化拓展。专注是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最为宝贵的经验,之所以坚守专注还因为一种责任感,如果我们不做制鞋了,去挑赚钱的事干,我照样可以生活得很好,但工厂里2万多人的就业、这些工人家庭中涉及的几十万人的生计怎么办?因而,虽然我们赚钱不算多,但我们实实在在地为社会解决劳动就业,为国家创造税收,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一份事业。”张华荣说。
当然,中国制造业要拥有春天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创新。张华荣认为,“即使是一个新型企业如果长期坚持不变,保守不前也会变成传统产业;一个传统产业总在寻求创新也可以成就为一个新型企业。”他的梦想是,自己的工厂要从代工生产到发展全球贸易再到打造自主品牌,不断创新长远发展,建百年企业。
虽然近年来,国内鞋企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多次遭遇振荡,但张华荣依然按照自己的跨越式发展的梦想,大胆地做起了自主品牌,创立COLCO、阿兰德隆、成龙等品牌。今年又在东莞厚街开工建设一个超大规模的世界鞋业总部基地,用他的话说,要将世界鞋业(亚洲)总部基地打造成为世界鞋业科技走向中国的承接平台,世界鞋业科工贸、产供销高速运转的服务平台,他将基地定位为研发、贸易、品牌孵化、物流的亚洲总部,成为制鞋企业的订单中心。他计划引入很多新材料、新产品、新市场应用的专家,免费为入驻的企业提供服务,带动行业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不仅指发展方式,更重在价值观提升
从几十个人的作坊小企业到2万人的出口企业,张华荣的华坚集团一路发展壮大最重要的法宝就是坚持转型升级。早在2004年,华坚集团就调整市场战略,由单一的国际品牌代工转为品牌代工与自主品牌相结合,由生产环节向设计与销售的链条延伸,由制造环节实现向全供应链的转变,这种具有先见之明的转型升级让他的企业历尽市场风云变幻却都能逆势飞扬。
在张华荣看来,企业的转型升级是由原来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化、信息化、精益化的管理方式,发展方式的更新是转型升级的根本,而企业转型升级更为重要的则是价值观的提升。
如企业应创造良好的待遇和氛围帮助员工自身的转型升级,企业和社会才能得到更高效的发展,这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应有之义。“原来的产业工人是被动地用时间换取工作,用打工仔的心态去干活,看工资多少工作,但如将这种打工转变为自己的职业,则有了职业道德和使命感,就会迸发出对企业热爱、忠诚与奉献,这也是企业应该在转型升级路上着力思考的问题。”张华荣认为。
“我一直提倡‘有效乐业、和谐安居’,如果我们的企业在转型升级给员工提供的工资待遇不能让他们尊严的生活,所赚的工资只能养活自己,养不起家、买不起房,这种转型升级因为缺乏人的积极参与,则也不会获得最终的成功。因而,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员工乐业、安居、和谐、快乐,这才能使企业转型升级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据悉,张华荣一直在努力向政府争取土地为员工解决住房用地问题,就是为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后的企业,能够让员工找到一份职业归宿感和使命感。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