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家定价潜规则
1.提高定价迎合促销
“一条JEEP的裤子,我去年在琶洲打折时买的才300多元,友谊打完折后,同品牌类似的裤子原价1400元,折后还要800多元。都说友谊打5-6折很便宜,但人家也是打折,友谊也是打折,为何差别就那么大呢?”市民王先生向新快报记者反映称。
记者日前前往友谊商店看到,JEEP品牌的裤子标价在980元-1400元不等,按上周末的六折计算,价格在588元-800元之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品牌在友谊商店的专柜只参加一年两度友谊折扣活动,其余时间均不打折。“上周末没赶上,再想打折就要等明年了。”
同时,消费者也不难发现,近年来,服装定价也有越来越贵的趋势,超过4000元一件的棉衣,超过2000元一件的大衣。事实上,服装、鞋类品牌企业也有苦难言。在商场的促销之中,为使自己的产品在促销后仍有利润,企业不得不提高定价来迎合商场。
美国一女鞋品牌的工作人员就对记者透露,公司近三年来,每双鞋每年的标价都会提高约100元,一方面是因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商场日渐凶猛的促销也是标价提高的原因。
记者上周末在摩登百货看到,商场人流熙熙攘攘,但未参与促销活动的品牌,如veromoda、only、ochirly等就门可罗雀。“对商场来说,你不促销别人都在做,就会死掉;对厂家来说,不参加活动,只能眼睁睁看着客人在周边柜台流动而不光顾。”
近些年来,直接参与促销大军的服装鞋类品牌日渐增加。一不具名的黄金珠宝首饰公司负责人张先生就告诉新快报记者:“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最好别想着跟百货公司合作。”
张先生称,与百货公司合作最大的好处就是人气旺、信任度高,而黄金珠宝销售又是最需要人气和信任的一行。但张先生坦承,在与百货公司合作时,自己所处的位置较为劣势,多数利润被商场拿走。
2.就让你“差1块钱”
不少消费者在购物时发现,商品越来越多以“8”或“9”为尾数的定价,以“0”为尾数的整数价格已基本消失。
记者看到,如CNE、STAC-CATO 等女鞋品牌,艾格、淑女屋等女装品牌,其定价尾数均为“9”;莱尔斯丹品牌鞋的定价则以“8”为尾数。
差1元就是整数的定价十分微妙。对消费者来说,由800元到799元,似乎低一个阶梯,心理上接受程度高。对商家来说,如此定价在促销大战也能派上用场。
上周末,天河城百货莱尔斯丹品牌鞋专柜单独推出满300元减60元的促销活动,消费者刘小姐看中了一双价格为1198元的女鞋,“1198元只能减3个60元,我宁愿多支付2块钱,这样就可以满足第四个扣减60元的条件了。”刘小姐对商家如此定价大为不满。在商场做整体促销时同样如此,很多消费者深有感触,为何返券消费,每次都偏偏差1元、2元钱就能再度返券。消费者也因此陷入“循环购物陷阱”中,要凑够返券额度就得再加钱,形同“数学游戏”。
“商场也没有1元的东西可买,每次都用袜子充数。”上述刘小姐说:“你算来算去,你总算不过商家。”
3.同牌同款差价巨大
上周末天河路沿线的几家百货中,摩登百货、友谊商店均有促销活动,同期天河城、广百百货则未出台活动。由此影响下,同一品牌在不同的商场出现了异店异价的情况;甚至在同一家店,也受活动影响,出现了促销价格一天一变的情况。
有消费者发现,一双百丽原价为839元的同款单鞋,上周末在天河城的价格是八折,约671元,在摩登折后价为439元。昨日,摩登百货该鞋的价格又回归至八折。事实上,该消费者半个月前在摩登看到的平日价是原价直接六折,当时天河城和广百中怡店平日价是七折和八折。“摩登现在的平日价没有之前实惠了,也许这是为了圣诞期间的商场促销做准备吧。”但让该消费者不解的是,这价格一天一变,究竟何时才是最优惠的呢?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