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国画中的古代服饰形象

国画中的古代服饰形象

这是一幅绢本淡设色的《伏羲像》。伏羲是传说中上古的一名部落酋长,由于传说年代久远,作者只能根据想像描绘出心目中伏羲的形象。

  《伏羲像》中的兽皮装


  这是一幅绢本淡设色的《伏羲像》。伏羲是传说中上古的一名部落酋长,由于传说年代久远,作者只能根据想像描绘出心目中伏羲的形象。伏羲氏,姓风氏,是“三皇”之一。传说神农教会人们耕作,燧人给人们带来了火种,伏羲指导臣民制造工具,结网打鱼,投矛狩猎,并且还教会了人们用猎获的兽皮缝制衣服,抵御寒冷。画面中的伏羲身披兽皮,这就是早期人类的服装。



 


  这种服装形式的产生,应该是在人类狩猎经济的繁盛时期。狩猎经济的发展,不仅使人类在食物上丰富了许多,同时也为服装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人类服饰文化学中,这个时期被称为“兽皮披时代”。从人类考古和文字记载中,我们都能够发现那一时期人类披裹兽皮的痕迹。


  兽皮装的产生,表明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只有用工具把兽皮简单地缝制在一起,才能披裹在身上。而简单的原料加工,对人类服装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人类所有的服装加工,都是从这最原始的缝制开始的。看似简单的原始服装,可以说是人类服装的重要发端。{page_break}


  《烈女图》中的杂裾垂髯


  《列女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346 -407)的名作。他的绘画讲求生动传神,其人物形象可以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形容,这种画风也正体现在这幅画卷中。


 



 


  图中妇女服装有多重的农领、宽大的衣袂,基本上沿袭了前代深衣的服装样式,但同前代相比更具有装饰性。其变化主要在下摆处裁剪出若干三角形,上宽下窄,层层相叠,富于层次感,走起路来随风飘曳。这种形式的裙摆称为杂裾,由汉魏时期的燕裾发展演变而来。杂裾的形状形似锦旗.故称为髯(旌旗上垂挂的羽毛)。除了下摆的变化装饰外,从包裹住腰到小腹部的抱腰中。还系有细长的飘带,称为髯。片片垂髯摆动,加上丝丝飘带轻舞,女子如仙人在云中游走一般,轻盈而飘逸,故此景象有“华带飞髯”之说。具有三角形垂髯裙摆的衣裙叫做“杂裙垂髯”,“杂裾垂髯”看似繁杂,却具有整体的律动感觉。魏晋时期的服装讲求“褒衣裙带”,追求轻盈飘逸之美,可谓“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这幅《列女图》中的服饰形象就是个鲜明的代表。


  顾恺之的画卷为我留下了魏晋时期服饰的视觉形象,从中也反映出魏詈时期求虚幻轻逸,又不失奢华之风的审美情趣。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