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个中国名牌产品,158个国家免检产品,307项福建名牌产品,5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28件,名牌产品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这个骄人的成绩,正是泉州近年来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结下的累累硕果。 坚持质量兴市,高唱品牌之歌。从1996年至2006年,泉州地区生产总值由588.28亿元增长到1900.76亿元,去年全市生产总值预计上升到2276亿元,增长15.7%,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首位。泉州以质量铸就品牌,以品牌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次飞跃 提升质量兴市内涵 从“质量立市”到“质量强市”再到“品牌强市”,泉州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经历三次大的飞跃,一切都围绕着质量这个圆心展开。 早在“九五”期间,泉州就作出实施“质量立市”战略决策;“十五”期间,把实施“质量立市”战略提升到实现“品牌发展”战略决策上来,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培育和壮大“泉州品牌”,塑造“泉州品牌”形象;“十一五”期间,泉州又适时作出“争创世界名牌”的战略决策,提出致力于提升泉州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品牌、企业集团和大公司。如今,泉州正向着打造“泉州品牌的国际板块”的方向高歌前进。 泉州从各方面逐步完善了质量兴市这一系统工程,相继成立了整规打假、争创名牌、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等领导小组,健全联席、联动、激励等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坚持把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纳入普法教育规划,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质量意识。 抓好管理 从源头把好质量关 以抓质量为主线,以创名牌为核心,市委、市政府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全面推动质量的提升。 针对家庭小作坊和个体私营经济规模小、生产能力弱、产品质量不高的状况,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质量、标准、计量等技术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加快质量、环境、安全等领域的认证步伐,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水平逐年上升,基本保持稳定在84%%左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打假办”是泉州市民耳熟能详的名字。由24个政府部门组成的打假办公室,建立了打假治劣的长效机制,集中力量打击假烟、假冒运动鞋服等,开展对集贸市场、加油站、旅游市场商品质量的专项整治活动,解决了“黑心棉”、“土炼油”、“吊白块”、“地条钢”、“土锅炉”,基本遏制区域性、行业性制假制劣现象,令广大市民拍手称快。 几年来,泉州坚持不懈实行推进名牌发展、技术标准战略,制定出台了财政、信贷、税收等奖励和扶持政策,为企业创名牌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积极构建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创名牌提供技术支撑。全市累计已有350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479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48家企业通过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同时,还有不少企业参与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以质取胜品牌经济效益凸显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只有品牌企业,才能产生更大的冲力,占据更大的市场。围绕全市25个产业板块的经济结构特点,泉州有关职能部门重点推荐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大、效益好的产品录入中国名牌、国家免检、福建省名牌产品评价范围,指导其真正成长为名牌产品。 七匹狼、安踏、特步、361度、安乐、虎都、九牧王、柒牌、达利、雅客、惠泉、……一大批著名品牌如同雨后春笋,迅速成长壮大,企业和泉州的“品牌蛋糕”都在不断膨胀。全市的鞋业、服装业、伞业、食品业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形成名牌优势,全国旅游鞋“中国名牌”16个,我市占有11个,全国仅有的2个获得“中国名牌”的蛋黄派产品均出自泉州,这些都表明了“品牌泉州”已凸显强劲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全市旅游鞋、陶瓷、水暖器材、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国内外市场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较强影响力,拥有“中国鞋都”、“中国纺织工业基地”、“中国食品工业强县”等10多个“国”字号特色产业基地,支柱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从“品牌企业”到“品牌泉州”,品牌经济的效益正逐步显现,2003年至2006年,全市中国名牌产品的市场销售额从324.7亿元增长到600多亿元,出口交货值从6.9亿美元增长到11亿美元,为泉州经济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源: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