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的爱马仕皮带在微博上被疯狂热议。细心的网友将代表委员们的照片放大,发现“名牌缠身”的大有人在。事实上,这只是国人对奢侈品疯狂痴迷的一个缩影。
一位担任航空公司高管的政协委员,对国人赴海外“血拼”奢侈品深有体会。他谈到,近年来不少国内居民从海外带回奢侈品时,常常因为数量超过海关限制而引起纠纷。
据了解,国外奢侈品价格常常比国内便宜两到三成甚至更多,这无疑是国人批量采购的主要动因。对此,有政协委员建议,中国可以考虑降低关税,将一部分奢侈品购物需求引导回归境内。不过,对奢侈品设置较高关税既可增加税收,又可保护民族产业,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全面降低关税显然不太现实。
境外奢侈品之所以与境内销售的奢侈品存在不小的价差,除了进口产品的关税原因外,税制不同也是造成价差的重要原因。国内商品的销售价格隐含较高的税,而许多国家和地区销售的商品价格是不含税的,这就不难理解国内生产的商品为什么在境外销售的价格常常低于境内。国内商品出口时已通过出口退税的形式退回给企业一部分税。销往境外后,不同国家税制的差异导致了价差的存在。
因此,不少政协委员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建议适当减税尤其是减少层层增值税,以提高居民的购买力。正如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所说,联想电脑在国内没有办法卖得不贵,有17%的增值税必须加到价格里面,但产品的毛利率其实只有15%。
不独是奢侈品存在价格剪刀差,紧邻香港的深圳居民早已发现两地生活用品的较大价差,每天排着长队通关去香港购买生活用品的内地居民成为香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于免税的原因,除了蔬菜瓜果等外,大部分香港商品都比深圳便宜,原本面积只有深圳一半左右的香港被内地疯狂购物的游客挤得人满为患。
有专家建议,与其让内地居民远赴香港甚至国外掀起购物潮,不如在境内增加免税区范围,譬如在海南离岛免税的基础上,将深圳也划为免税区,同时提高免税限额,如此便可将赴境外购物的需求留在境内,同时也缓解了香港购物潮涌的压力。对于境内生产和销售的产品,适当减少增值税,那么企业往消费者身上转嫁的增值税成本就少了,价格自然也就便宜了。境内外价差缩小后,赴境外购物的需求自然降下来,对于纷争之中的香港内地来说,真正可以实现“他好,我也好”。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