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新股发行改革知易行难 朱从玖话锋暗露“杀机”

新股发行改革知易行难 朱从玖话锋暗露“杀机”

目前新股发行价格还是太高,接下来,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提高市场运行的透明度,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有关要求,让发行人、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各个方面都发挥作用,推进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牵一发而动全身!迫在眉睫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在证监会的频频关注下,迅速在整个市场掀起了一轮热烈大讨论。


  在南都记者先后听取了上交所理事长耿亮、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三人对于股市改革以及市场诸多认知和看法之后。非常深刻的感受是,市场上的言论其实他们多数都已经注意到,并且推进改革的意愿度非常之高,不过新股改革知易行难,在实操中尚需全面权衡和考量。


  监管层的深度思考与矛盾


  事实上,对于这些监管层人士而言,在资本市场沉浸多年,不仅熟悉行业生态、通晓运作模式,知晓个中利益症结,且深谙高层思路。日常拘囿于在位身份和言论杀伤力,言语谨慎。而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和生态,使得整个制度千头万绪,目前阶段的试图解剖根本无法达到庖丁解牛般的游刃有余。


  从三位监管者的沟通中,可以窥探到,在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推动下,证监会内部正在加速运转,逐渐推开一系列的改革。大戏的序幕早就拉开,市场不断期待的是每一片段的剧情推进。


  沟通会上,准备充分的耿亮照和盘托出一系列“宝贵”数据,不过对于敏感问题均选择了回避。满面笑容、调侃不断的陈东征则直接冲上顶层设计的角度,力图在更高思想境界和政治高度上与旁听者达到“神交”境界,然而在具体事情上的隐晦迂回表达只能让记者去揣度。而朱从玖作为新股发行改革的实操者,详细讲述中其中不少改革环节的利弊,以及其所处身份的权衡判断纠结。特别是其面对记者逼问究竟从哪个环节切入突破时,坦诚回应暂无明晰的文件,但是相关的工作其实已经先行推进了,并请在场记者给出一些好的思路,并无推脱和打太极之姿态。


  从朱从玖陈述的诸多细节可以印证,监管层正处于深度思考和矛盾之中。


  如对于市场呼吁的存量发行,他坦言有利的是解决了股份的流通性问题,不足的是,是否会帮助大股东套现,助长PE腐败?


  依据其掌握的数据显示,多数股票价格还是由于散户的热捧而推高的,二级市场过于频繁的交易节奏和热情,对价格的非理性自然容易传导到一级市场中去。二级市场没有清晰合理机制,一级市场自身完善比较困难。


  同时他也看到,整个市场基础价格还受到很多管制,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够,使得上市公司的经营业务也受到一些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从软件方面看,会计制度,上市公司治理,虽然听咋一听起来略显空泛,但是综述起来多少和上述总结的状况密切相连。


  不止于此,经过1999年、2005年两度修改证券法后,目前证券法又到了需要调整的阶段。


  朱从玖话锋暗露“杀机”


  在其看来,提建议、谈方案都要考虑现在的发展阶段,不可能一步迈入理想阶段,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已经22年了,我们有独特的交易特点,跟成熟的市场有非常大的差异,即便成熟市场的方案放到到中国都很有可能走样。即便有时候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是出现了不大理想的结果,是坚持还是改变也考量智慧。


  凡此种种,朱从玖给出的总体思路是,分步实施,综合治理。


  于旁观者而言,多数市场人士对改革的解剖着力点均在其自身所处点以及利益关注点,很少会去全盘考虑。即便如此,朱从玖依然表示,证监会对市场的广泛讨论很受鼓舞,很高兴看到这样一个局面。


  朱从玖坦言,改革步入深层次阶段,任何一个措施都是利弊参半。理论上可以想的很周全,但是如何操作需要判断,什么时候做合适,却直接影响到最终效果。


  而在南都记者观察看来,横亘在改革面前的最大难题不仅在于找到一条合适的方式,更在于如何强力推进。很显然,此轮改革如果彻底,必将触动既得利益集体利益,而背后错综复杂程度必定超出我们所看到的表象。


  不过敦实稳重,被评价为思想开放却行事谨慎的朱从玖亦在无意中暗露“杀机”。南都记者注意到,在讲话中其曾经非常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应该惩治下那些在新股发行中报高价的人,我们得想办法去试一试。


  尽管在现场只是稍显无意的一句话,但足以令相关市场人士震慑,让市场普通投资者充满期待。


  对于市场此轮大讨论,市场屡有一厢情愿期待证券市场“顶层设计”的颠覆性改革。然而,综合多方信息来看,局部大动,而整体上依然只会是一次改良或者对原有制度的修补概率更大。


  无论如何改革,普通投资者只愿综合调理和治疗之后,市场众多的“发烧”现象能够退却,市场恢复正常理性的健康状况。

来源:上海证券报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