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利润率相对较高 “新华都”试水鞋类市场机会不小

利润率相对较高 “新华都”试水鞋类市场机会不小

  虽然体育用品整体增长率放缓,但行业毛利率仍旧相对较高,“卖一双运动鞋的利润有时候会超过一台电视机的利润”,尽管并非体育用品零售的科班出身,但新华都的确机会不小。

  中国政法大学特许经营研究中心李维华博士向记者表示,尽管并非体育用品零售的科班出身,但新华都的确机会不小。


  “如果这个市场能像欧洲、韩国那样做起来,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现在自己主业的总销售额了。”龚严冰丝毫没有掩饰对新业务的期待。而根据最新财报显示,新华都2011年共实现营业收入59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到94.88%。以此推算,足见新华都于该业务之“野心”。


  前途未知


  “体育市场会越来越大,但这个业态是不是也会越来越大,我想还是有一些未知数的。”尽管对新业务充满期待,但这并没有冲昏龚严冰的理智。


  最为鲜活的例子当数国美体育的溃败。


  2010年,国内运动用品制造和销售业所创造的收益达到了1600亿元。在这一背景下,2011年1月,国美高调进军体育用品零售领域,由黄光裕胞妹黄秀红掌舵,成立国美体育,宣布在“未来5年内,在全国建立100家大型门店,把国美体育逐步打造成与国美电器同具影响力的大型专业连锁企业。”不幸的是,口号喊出不足一年,国美体育以仅有两家门店全部关闭的方式败走麦城。


  至于个中原因,自是众说纷纭。抛开各种人为因素,至少有两点教训值得今日的新华都吸取:如何协调好终端网点资源优势和体育用品渠道资源劣势的现状;如何实现对体育用品零售行业本质的理解与认识。


  事实上,困难并不止如此。尽管IIC手握阿迪达斯、彪马、耐克等国际巨头的资源优势,但进军中国市场后,其缺乏安踏、361度等国内品牌资源便是其短板之一;况且,百丽国际旗下滔博体育,以及宝胜国际、深圳领跑、四川劲浪、沈阳鹏达和上海锐力,为目前国内体育用品的主要代理商,控制在这些巨头手中的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著名运动品牌的市场份额高达70%,新华都若想扬名立万,必先设法逾越这道屏障。


  除此之外,新华都集团当下面临的困难,同样也将传导至新业务上:劳动力成本和租金成本的持续上升,对公司的营业利润形成较大的压力;新开及收购的门店较多,门店的培育和整合需要一定的时间;优质的商业网点拓展不易、开发成本不断提高;中高端人才相对短缺,不能完全满足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跨区域发展刚起步,在采购、物流配送、人员配备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需完善解决的问题。


  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大环境并不足够乐观。北京奥运会前后,集中上市的本土运动品牌企业新增门店数超过2万家,疯狂扩张的背后,却暴露出规模增速下滑、市场集中度偏高、存货量高等问题。自去年以来,不少体育用品企业出现了单店利润下滑、库存居高不下等负面信号,更有多家上市企业调低2012年销售预期,甚至通过裁员来降低成本。


  “第一,我们不关注单一品牌,而是关注整个市场;第二,虽然国美体育失败了,但是也有迪卡侬这样的成功案例。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