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巨头的NPE之毒,近年来每每遭遇环保组织发难
继半年前撰写报告指阿迪达斯、耐克、李宁、H& M等品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近日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再次发布调查报告《时尚之毒》,矛头仍指向上述企业,焦点则是这些品牌服装上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在洗涤过程中会大量释放出来,洗涤水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会极大地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去年11月,被绿色和平点名的李宁、阿迪达斯等品牌曾联合发布报告并诚恳表态,称2020年将实现有害化学物品的零排放。但在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主任李一方看来,这些企业确实在“往前走”,但到2020年还有整整8年,进度太慢。
N PE污染下的毒水链条
据了解,此次绿色和平发布的调查报告仍针对众多国际国内品牌服装生产过程中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N PE(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并聚焦由此转化成而成的“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N P(壬基酚)。
和半年前的报告不同,此次绿色和平的报告是建立在研究人员模拟标准家庭衣物洗涤的环境,对包括阿迪达斯、耐克、李宁和H & M等品牌的14份样品的洗涤效果进行了检测,对纺织产品洗涤前后N PE含量进行的对比研究,证实纺织业造成的污染不仅限于生产地,还会延伸污染到消费地,造成有毒有害物质在全球的循环链条。即普通消费者在日常洗涤衣物的过程中,会被动将这些物质排放到水系统中。
“N PE通过两个渠道危害人类,其一是通过食物链,其二是通过喝受到N PE污染的水。”李一方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强调,N P E会累积在人体之中,且持久性很强。
这是绿色和平针对知名服装品牌产品残留有害物质发布的第三份报告。去年,该组织曾先后发布两份相关报告,第一篇对中国纺织业生产中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第二篇则证实了包括上述企业在内的15大知名服装品牌的产品中有N PE残留。
涉毒企业曾表示8年内解决问题
实际上,在去年8月绿色和平第二份报告公布时,李宁公司曾明确表示将在当年年底公布应对措施。李宁并没有食言,三个月后的2011年11月,李宁官网发表声明称:“经过一代或者更短的时间的努力,以系统性的变化在供应链及产品生命周期内实现有害化学物质的零排放的目标。李宁承诺到2020年时间有害化学物质零排放。”
除此之外,阿迪达斯、H & M、C &A、耐克、彪马则与李宁一起,在2011年11月联手发布了“供应链体系有害化学物质零排放的联合路线图”,该路线图承诺共同向所有供应商沟通有害化学物质零排放的使命;提出2012年底建立成衣制造业使用化学物质清单;公开披露试点项目和调研结果等。这些企业还公开了具体负责部门的联系方式,摆出“欢迎监督”的积极态度。
对于这些企业的态度,李一方给予了肯定。据她介绍,自去年第一份报告公开后,绿色和平和涉事的企业就有沟通,包括彪马、耐克和李宁等企业都有回应,经历反复的过程,目前这些企业企业成立了几个项目调查,其中之一就包括调查N PE的来源和适用范围。她还特别指出,李宁公司的声明至少是“迈出了”对产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上“从无到有”的一步。{page_break}
8年太长,排毒应“只争朝夕”
不过在李一方看来,这还远远不够。她先是指出了李宁列举有害物质清单的不足,“对于大部分物质的管控只是照搬了法律规定,对于实现在供应链和产品中彻底淘汰这些有毒有害物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对于这些企业提出的“2020年实现有害化学物质零排放”,她认为动作太慢了。“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到2020年中国的江河湖泊的污染将会非常严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任何国家都会被证明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李一方特别提到了40多年前的“日本重金属污染”,事后即使花费了8000多亿日元进行治理,污染带来的“伤痛”仍然挥之不去。
至于采用N PE是我国服装制造行业的共性,还是只有报告提到的大品牌会使用。李一方回答称,过去绿色和平曾面向一些非知名企业进行调查,后来再转向知名企业,目的是希望这些企业身上的高关注度,能引发更多人的重视,也希望他们能起到榜样作用。
据悉,NPE作为一种印染助剂并非无可替代,欧美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使用替代品。如此一来,李宁等企业是否真的需要花费8年才能“解决”这些有害物质?亦或2020年,只是个时间上的说法而已。对此,南都记者尝试联系李宁公关部,但至发稿为止相关负责人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观点
NPE不会直接危害穿着者的健康
阿迪达斯给南都记者的书面回复称:绿色和平组织报告称,“没有证据表明衣物中发现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 PE )会直接危害穿着者的健康。”我们所有产品都是经过国际著名检测机构检测的。我们全球销售的产品都是安全的,并符合所有规定和法令。
我们自1998年起就开始实施“有害物质限制政策”,明确把改善我们供应链对环境的影响作为目标。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检测结果表明,我们的N PE浓度远远低于指标值,从而证明我们所实施的政策是有效的。在超过15年的时间里,我们不断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数量,并将继续在供应链体系中进一步减少使用有害化学物质。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