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成人品牌进军童装市场 童装市场需走品牌之路

成人品牌进军童装市场 童装市场需走品牌之路

近年来,随着成人服装消费趋于饱和,国内外成人品牌纷纷将触角延伸至童装领域。面对成人品牌进军童装市场,童装市场将探寻发展新模式,走品牌之路。

  成人服装品牌进军童装市场面面观


  近年来,随着成人服装消费趋于饱和,国内外成人品牌纷纷将触角延伸至童装领域。国际大牌如NIKE、ADIDAS、BabyDior、D&Gbaby、ARMANI Junior等,国内品牌如杉杉、森马、美特斯邦威、报喜鸟、七匹狼、波司登、江南布衣、李宁、361°、安踏等,以及一些外贸企业,如宁波百慕,或推出自主品牌,或通过代理、收购国内外童装品牌进入童装领域。


  还有服装B2C网购公司也将童装作为其目前主要业务之一,凡客与优扬共同推出了“小羊肖恩”、“花园宝宝”系列童装。另外,家电巨头海尔也挺进童装市场,矢志将“海尔兄弟”打造成中国儿童用品第一品牌……


  成人品牌进军童装市场利与弊


  成人装品牌或单品品牌延伸到童装行业,具有成熟的品牌运营思路和市场经验。同时,外贸企业的进入,亦有着国外先进的运营模式和雄厚的设计力量。这些参与者,足可以使国内童装品牌经营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同时也将促使国内童装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升级。


  然而,一边是新进入者的雄心勃勃,另一边是先入者的步步为营。他们中或有艰难为继者,或有推翻重来者。童装这块蛋糕“看上去很美”,实则存在多处硬伤,“啃下来”并非想象中容易。


  “以前是局部战争,现在是全面战争。”季季乐童装总经理吴凯乐把如今的童装市场竞争形容成一场“战争”,并认为一触即发,“如果用以前的传统思想去发展眼下的童装市场,必死无疑”他说道。


  童装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童装现有的开发力度和诱人的发展前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先看数量。就全国服装市场而言,童装占据的比例仅为1%。就童装市场本身而言,国外品牌的童装又占据了50%的销售额。国内童装企业虽然有4000多家,也占领半壁江山,可70%的童装处于无品牌状态,每年生产的服装总量分摊到每个儿童也不过2.5件到3件。专家估算,全国童装年消费额至少可达500亿元,而目前的实际消费额远低于这个数字。


  再看品质和价格。国外品牌是高档童装市场的领导者,该类品牌进入国内市场的时间早,品牌风格国际化、时尚化,质量过硬,成熟的文化底蕴容易得到顾客的认知与垂青。而国内,品牌形象比较好的国内童装生产企业仅有200来家,专职童装设计师不多,童装整体设计水平与国外还有差距。与国外童装相比,国内童装款式单调,装饰繁琐花哨,在产品的设计上缺乏本土意识和创新,设计、推销手段如出一辙,体现不出产品特色。


  由此可见,国产童装从数量到品质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童装市场探寻发展新模式:必须走品牌之路


  纵观中国童装,众多国内童装企业大都处于低档市场,品牌童装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占领,并有进一步被垄断的趋势。其实,这些国外品牌的童装有相当多是由国内企业生产加工的,国内企业的技术实力已达到了较高水准。


  服装界专家指出,如果我国童装总是在低档次中相互竞争,会使自身水平与先进国家的距离越拉越大。提高我国童装的品牌效应,增强与国外品牌的竞争力,在高档产品中争夺市场份额,已成为童装发展的当务之急。

来源:本网原创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