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价格飞涨、用工、资金成本急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叠加影响,中小鞋企的日子越来越难过,长三角和珠三角中小鞋企“倒闭潮”再现的舆论甚嚣尘上。然而,当前中小鞋企经营遇到的难题是“如何保证供给”,而不是“如何找到需求”。这些企业是主动停工,而非被动破产。
这次不是“二次探底”,是2008年金融危机前企业转型压力的继续与延伸。转行、转移、研发、“逃离”……这些本应两年前出现的种种在今天变得越来越清晰。
随之而来的,一场区域经济的“保卫战”与“争夺战”正在悄然而生。他们有的靠政策,有的靠资源,还有的正在转换思想,依靠服务。
主动停工而非破产
殴江下游南岸,双屿镇,属温州市鹿城区管辖。温州80%-90%的制鞋厂都集中在这个镇。
“这个月份,80%的鞋厂都处于停工状态。”双屿镇的区长姜峰如实地说了目前的状况。他又强调:“我说的是停工,不是破产,实际上真正破产的没有几家。这两者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停工,产能还是都摆在那里的。”
虽然5-8月份是鞋厂的淡季,但是今年的情况还是特殊了许多。康业是这里较大的一家制鞋厂。
“去年一天的制鞋量是7.5万双,今年下降到5.5万双,一下子一天就少了2万双。”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说。“今年鞋子的市场大家都看不好,资金这么紧,我们不可能压货。”他说,“倒不是没有单子,但是生意人总要讲利润,只有看得到利润的单子我们才会接。”
“企业现在都调整了接单的结构,以前接外销单是以销定产,内销很多都是在赌,因为怕哪一款卖得好了临时做来不及了。现在企业接内销单也基本上都是以销定产了,没那么多钱压在这里,没多少利润,也不想赌在这上面。”温州市经贸委经济运行处的一位官员说。
今年1-5月份的数据显示,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比为97.11%,比去年同期和一季度分别提高了0.37和0.15个百分点。“其实这也反映出企业不太敢接长单,基本上都是接些小单子和短单。”上述经济运行处的官员说。
姜峰说:“现在开工的做的基本都是外单,内销单这里基本停了。很多鞋企是主动停工。”
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飙升、用工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的上升,鞋企的利润空间被一再压缩,尤其是传统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所剩无几。
{page_break}
停工背后的“区域战”
长三角和珠三角中小鞋企在这个夏天选择集体“过冬”,也是身处这些区域的无奈之举。
上述康业集团的负责人分析:“以前做鞋的市场就是广东、福建和温州,现在又多出来东北、四川、成都和台州等”。“市场多了,竞争也就多了。各项成本都上涨,利润极低的传统行业,东部真的没有什么优势了。”他说。
对此,温州市经贸委中小企业处的副处长吴兆光说:“很多温州的鞋企都不愿意在这儿呆着了,事实上,整个浙江省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他说:“现在很多鞋企主都拿着资金去外面的省市做生意,有些人是把这些利润低的工厂先这么放着,做也还是做,但是没有那么多的投入了;还有一些人是拿这边的厂房等实体当做一个融资平台,然后去发展别的,在温州融资还是相对容易些,民间借贷很发达,也是拿着这些钱到外面做生意了。”
鞋业的整个生存状态在变得艰难的时候,地方上的政策会成为企业向那个区域流动的动力。“现在很多鞋企向中西部转移,那边的政府也很积极,出了许多的优惠政策,土地免费和税收的减免,招商的力度非常大。这些东西都不是我们所能给的。”吴兆光说。
林先生(化名)是温州一家大型制鞋企业的董事长,他说:“去年下半年开始,就频频有一些中西部地方政府的官员过来找我,只要投资在2个亿以上,那边的土地白给。现在做生意这么难,我也在考虑了。”“目前是企业转型的‘中间过渡地带’,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帮助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再上台阶。”温州市科技局局长徐顺东说,“现在区域竞争很厉害,外部环境必须要政府来打造,才能给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专家分析,转型的鞋企在面临产业“空心化”时,并没有形成有效产业替代机制。转型仍然需要各种前提条件。只要一如既往地推动转型,经济总是向上的。利润的短期下滑是转型的代价,如果转型成功,利润自然回升。与2008年相比,中小鞋企不存在需求约束。转型的烦恼是可以接受的,不会形成恶性后果。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