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管理力度与管理能力欠缺 造成温州鞋企“死伤”无数

管理力度与管理能力欠缺 造成温州鞋企“死伤”无数

温州作为中国鞋产品制作的重镇。在国内市场上,温州的中、高档皮鞋市场基本集中在二三线市场,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阵势必然带来大量的“死伤”。由于市场细分不够,直接导致大家在同一层面上进行贴身肉搏战。

   鞋革工业是温州的传统工业,历史悠久,素以生产皮鞋文明。不久前,中国皮革协会对大众商场的鞋类产品做了一次不完全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温州皮鞋已经占据国内市场鞋类市场的30%-40%,这还不包括康奈、奥康、红蜻蜓等遍布全国的各个专店。如此之高的市场占有率,是国内任何一个皮鞋产地都比不上的。然而,潮起之后注定有潮落,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辉煌与荣誉之后,温州鞋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的“发展瓶颈”。


  1、产品、经营模式“同质化”过度竞争现象明显


  鞋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消费者基本上无法确定某品牌的产品风格。同时,皮鞋行业的中高级市场经营人才严重缺乏,多数企业市场经营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见识面不广、经营思路僵化(通常是同一个人在不同企业中不断跳槽,用同一种思路、模式在不同企业经营),严重的影响了企业树立品牌。


  另外,历史形成的为国际知名品牌进行“贴牌”生产、赚取加工费用的运营模式在日益突出的国际贸易壁垒下弊端逐步显现,一些企业为了争抢出口市场不惜互相杀价,从而导致产业集群内部存在过度竞争现象。


  2、缺科技人才设计研究机构落后


  温州鞋业的设计研究机构落后,缺少科技人才,设计水平亟待提高。在海外,温州鞋基本是地摊货、超市货,以减价占领市场,价格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这种低层的加工贸易依靠的是廉价的劳动力、生产数量和生产规模来取胜。依靠的是一般的质量、加工工艺、款式和来样复制获得效益,出口鞋很少有自己的品牌。过去十年中,温州鞋业外销业务多数是加工单型,其中以来样模仿、来样加工、复制仿冒为主。部分有技术实力的企业,来样后再根据客户要求加以改进,客户确认后再下单生产。很少有企业通过专业设计,主动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因此,温州鞋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不可能得到根本提高。而内销企业多数以模仿、抄袭国外产品款式为主。


  3、战线过长、管理力度与管理能力欠缺


  温州的多数品牌是“全国一盘棋”、“撒豆成兵”,一味强调“占领全国”。结果本身的力量被分散,从而不能真正有效地占领市场。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其中告诉我们的道理却经常被我们遗忘,只要集中起来的力量才是有效的。温州企业缺乏对代理商的能力考核和对代理商缺乏有效管理,对终端零售商和营业人员的管理更是不闻不问。鞋类厂商的合作方式还停留在给钱拿货的原始阶段,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探讨厂商新型的合作关系将显得更为重要,过分强调眼前利益,忽视对于市场占有质量和效率的长久打算。


  4、国外区域性保护经济严重


  世界上形成的一些区域性经济保护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温州鞋业的出口,在走向国际市场时直接遭受关税和技术两重贸易壁垒。


  近几年,温州鞋不断遭受打击,如在俄罗斯被没收、在西班牙被火烧,最近,欧盟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决定对中国皮鞋征收一定的反倾销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这类区域经济的实力越来越大,温州鞋业的出口被置于不平等的贸易地位,特别是在后配额时代的今天,环保问题和其他形式的非关税壁垒也将使温州鞋业出口面临新的挑战。


  5、企业缺乏品牌文化


  一个真正的品牌应当有相对稳定的忠诚顾客群作支撑,而忠诚的顾客最终将是对品牌文化的认同,温州鞋业二三线品牌目前基本企业文化盲区,很少有对企业文化引起真正重视的,他们大都认为企业文化是高雅的附庸。殊不知,企业发展带一定阶段,能够支撑企业继续发展最重的因素之一,就是这个企业有没有自己的核心文化,文化就是价值,文化就是品牌。


  6、家族式弊病管理体制


  温州家族制鞋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温州民营经济不可忽视的部分。而家族式管理体制的弊端随着鞋业不断发展日益凸显。


  家族式管理体制,是指企业以家庭或是亿家庭为经营主体,企业主要领导核心是以家庭成员为主组成的经营管理方式,企业中重要职位由家族的成员来担任。重大的经营决策和方案往往是以家长的意志和伦理的思维来代替经营的规范化行为,这是私营企业管理的一些主要特征。


  家族式管理不利于企业人才竞争、管理等机制的完善,将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温州制鞋企业由传统的家族式管理走向现代企业管理已十分紧迫。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