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住在沙坪坝杨公桥阳光水城的周小姐致电本网称:最近买了件衣服,花了850元,穿了一次送到洗衣店去洗,结果黑色装饰部分掉色,把本来一件浅色衣服染花了。后来才发现,这件衣服干洗水洗都会掉色,和买了件一次性衣服差不多。
周小姐买的衣服是连体的,下面有一条短裤连在一起。周小姐说,当时闲逛沙坪坝步行街,在一家小店买的。衣服有两层,表层是浅灰色真丝,里层是深灰色纯棉,肩上、腿上还有袖口有黑色的真皮包条。虽然主打色是灰色,但因为局部有黑色点缀,并不显得呆板。
850块钱买了件“外贸尾单” 一洗就掉色
“店老板说这是外贸尾单,850块,很划算。”周小姐说她也挺喜欢这件衣服,曾经在网上看到过类似的一件,要一千多块。
穿过一次后,周小姐将衣服送到小区里一家洗衣店,因为是老顾客,连票都没拿就走了。前两天,周小姐回家时顺便去取了衣服,这时才知道,衣服被染色了。“才穿了一次的衣服,花了我800多大洋哦,就这么洗白了。”
洗衣店说,洗衣前他们查看了衣服标签,上面有可水洗的图案,考虑到衣服大部分材料是棉和丝,以手洗为好,最后洗衣店选择水洗,结果黑色的真皮包条掉色,将衣服给染花了。
标签写可水洗可干洗 但其实怎么洗都掉色
“这件衣服有3种面料,有棉、有真丝、还有真皮,还是深浅颜色搭配着的。”洗衣店工作人员说,按照洗衣店的规矩,这种情况,一般事先就会告诉顾客,衣服洗后可能互染,顾客如果同意,他们才会接单,否则他们接都不敢接。但当天周小姐送衣服时店员是新人,确实没尽到告知义务。
“其实上面还有一个图案,圆圈里面有个D,图案下面写有Dry cleaning(记者注:干洗),可能是想表达可以干洗的意思,但正规的可干洗图案,应该是圆圈里面一个P,绝不是D。”这也是干洗店最后选择水洗的原因之一。(记者注:我们也在网上查询了,的确没有圈里一个D的洗涤图案)
如果用干洗的话,干洗剂同样含水,接触到黑色皮革,始终都是要掉色。“所以不管是干洗还是水洗,这件衣服都不可避免要掉色。”干洗店的员工告诉周小姐,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周小姐买的衣服质量有问题。
为了这个,周小姐跑了几次,找店家商量解决,最后,店家赔偿了周小姐500块钱,干洗店也赔了周小姐300块钱。
干洗店一个月遇到五六起 都是知名品牌
布兰奇的代女士告诉我们,她的店一个月都会遇到五六起这样的情况,而且几乎都是知名品牌。
“像周小姐这种情况还很多。”布兰奇洗衣店工作人员把店里一件女式西装挑出来,告诉我们,“像这件,还是商场买的牌子货,黑白配,但黑色的领子是混纺的,要掉色。之前顾客洗的时候就已经互染了,只是不算严重,后来拿到我们这里做了一些处理。”
我们看了周小姐衣服的标签,发现这个标签本身就有一些问题。一是全英文和图案,没有中文;二是,英文标注的主要成分为100%的棉,这也能说明不正规。
“有不少的衣服洗涤标签并不可信,选择以哪种方式清洗,不仅与衣服的面料有关,还与衣服的辅料和装饰相关。”洗衣店工作人员说,有些服装只注重服装面料,忽视辅料的选择,“譬如衣服的装饰物、纽扣、易掉色材料使用,可能与衣服的面料在材质上不匹配,在色牢度上也有差异,所以洗涤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果按标签上的洗,就容易出现饰物损坏、串色这些问题。”
●相关新闻
6000多元买的衣服 标签注明不能干洗不能水洗?
关于衣服标签的问题,大渡口国瑞城的李女士也遇到过。今年3月,李女士曾给我们打来电话,自己花了6000多块钱在一家大卖场买了件衣服,只穿过一次,送到洗衣店时才发现有问题,“干洗店的工人说,衣服标签上的图案显示,这件衣服既不能水洗,也不能干洗。”李女士说,人家说不知道怎么洗,不敢接,“但总不可能买件衣服,一直穿又不洗吧。”李女士本想拿着衣服去商场找这个牌子的柜台,但这个牌子已经撤柜了。
“平常买衣服时,哪里会注意衣服的标签都写了些什么嘛,而且,关键就算是看,我也看不懂衣服上图案表示什么意思,全是英文,我也不懂。”李女士说,最后她找到西部奥特莱斯,刚好也有这个品牌“人家说,标签虽然这样标的,但可以干洗。如果干洗之后真的造成变形之类的话,专柜愿意负责。”
●作为大多数市民,不一定有专业的洗涤知识,所以能做的就是:第一,把小票留到。第二,第一次洗涤一定要按照标签上的说明洗,即使是洗了有问题也要按那么洗。出了问题就可以找卖家,维护自己的权益。
来源: